做良師益友,與學生共同成長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與學生共成長,這既是對師生關系的一種改善,同時也是教師自我發展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社會對學生的關注遠遠高于對教師的關注,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我們教師也要與時俱進,在教學方法上追求創新,在與學生的溝通上要做他們心靈的導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為人師的幸福所在。
關鍵詞:共同成長;專業化發展;幸福
中圖分類號:G4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19)10-126-1
小時侯覺得老師很了不得,很羨慕,后來上了師專,也做了一名教師。才體會到教師工作的甘苦。自己不知不覺已經快三十年了,一直在鄉鎮工作。起初交通不便,后來調到齊陵二中,現在條件也好多了,回憶起來感慨頗多。在農村教育天地里坎坎坷坷,在只是的海洋里與學生共同成長,逐漸成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語文老師,在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道路上不斷提高,砥礪前行。2018年度我有幸被評為臨淄區優秀任課教師和鎮最美教師,從教以來雖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但最欣慰的是能在工作崗位上竭盡微薄之力幫助孩子,在教學中盡力輔導學生,眼中平等對待學生,建立不以成績為標準的全面育人觀。想想如果多年后學生會記得自己在困難和迷茫的時候及時得到老師的點撥和幫助,從而影響自己的人生路,我心中會莫感欣慰。
還記得我剛到敬仲中學當班主任時接的是初一,那時班上有一個家庭比較困難的學生,因為干值日生時不小心打壞了教室走廊的一塊大玻璃,而那時學校的規定是誰損壞了要自己賠償。這可難壞了這個學生,因為他家是一個組合家庭,莊稼人本來手頭就不是很寬裕,孩子的母親還查出患了癌癥。了解到這個情況,我利用班會的時候給同學們講了他家的情況,不僅給他墊付了買玻璃的錢,還動員學生們盡力捐助幫助他的生活。雖然杯水車薪改變不了他家的困難,但同學們那份友情卻深深地打動了他,在孩子心中種下了善良真誠友愛的種子。這樣的影響對學生的成長絕對是一生的深刻。前年班上一個叫張昭暄的學生,從小似乎有寫字記憶障礙,大多數字的筆畫總寫不全,我不厭其煩地教導他,鼓勵他,經過一年的輔導,有了很大變化,語文成績也提高到中等以上。
在齊陵二中,從朱臺鎮轉來的學生朱好玲,雖然基礎不是很好,但是品質很好,所以我抓住時機,表揚她的坐姿,讓同學們向她學習,并在課堂上多提問鼓勵她,使她樹立學習的信心,成績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她對老師也非常信賴。直到升了高一級班級,她由于忘了班車款,又急于結賬,還特意跑到小學辦公室來向我借錢,這都是師生關系良好的結果?!坝H其師、信其道”,教師人格的魅力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進步。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對于促進學生喜歡你的課也是一種潤物無聲勝有聲的育人境界。
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與學生共成長,這既是對師生關系的一種改善,同時也是教師自我發展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社會對學生的關注遠遠高于對教師的關注,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我們教師也要與時俱進,在教學方法上追求創新,在與學生的溝通上要做他們心靈的導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為人師的幸福所在。
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開拓進取,無私奉獻是教師的精神;熱愛學生,獻身教育是教師的靈魂。”這是一個優秀為人師者的自覺追求,也是干好一切教育工作的精神源泉。我在農村教育園地與三尺講臺上經年累月默默耕耘,努力以自己的人格去影響我的學生,感染我的學生,使自己成為學生心中的楷模,成為學生心中最值得信賴的人。當我用寬容諒解與娓娓要求與學生談心的時候,能取得學生的信任;當我用真誠動情說理教育學生奮進、面對挫折的時候,我能感受到學生心中鼓起生命的風帆;當我親切呵護關愛困難學生心中的困惑煩惱的時候,我看到了學生成長中的信心和對老師的感激的目光。為了熱愛的農村教育事業,扎根農村三尺講臺永無悔。我將用自己余生的精力和熱情,在這三尺講臺上,奉獻自己的微薄的能力和才華,盡力為家鄉農村教育事業添磚加瓦譜寫華章。
問題學生和學困生是最讓老師頭疼的課題,往往付出不少而見效甚微。若用心發現,大多學生總會有閃光點,這是很好的教育轉化契機。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可愛的,而且不在這方面就在那方面有發展的潛力。雖然個別的學習成績有點差,或者智商發展存在差距,但不代表哪一方面也不行。大多是因為學習習慣不好。他們也許會成為運動會上的冠軍,或是勞動中的能手;他們或許會主動送生病的同學回家,而且有些學習不好的同學往往很愿意與老師交往,幫老師干這干那。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真正體會到了教師最大的幸福就是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做他們的良師益友,與學生共同發展,在工作中才能不斷進步。比如我在教學過程中曾遇到過這樣一個男孩劉子銘,對語文特別感興趣,他的知識面和語感已經遠遠超出了課本的范圍,還特別有想象力,但在課堂上,往往會忍不住插話,有時候語出驚人。一開始,我也覺得他很煩,因為課上往往因他的問題而打破了原有的節奏,打亂了我的思路。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學生又能提高班級對學習的興趣,需要這樣的學生來提高課堂的活躍度和互動氛圍。于是我改變了溝通技巧,提前和他聊課上要學的內容,圍繞目標和疑難問題讓他進行預讀和思考。這樣,課堂上他也就沒有意外的插話了,同時回答問題能夠切合教材的內容和范圍,我上課的環節也更順暢了,在關鍵處引導同學們思考。從這位學生身上,我學會了因人施教,人盡其用的道理。同時,對我的做人和教學工作也是一種提升。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在與學生的學習生活互動中與學生共同成長,既是對師生關系的一種改善,同時也是教師自我發展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
社會對學生的關注遠遠高于對教師的關注,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我們教師也要與時俱進,不但在教學方法上力求創新,在與學生的溝通上要做他們心靈的導師。師生共進是如今校園的潮流,在教書育人中既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也能使自己不斷完善工作方法,豐富自己的生命閱歷,只有這樣,我們才真正體會到為人師的幸福快樂。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4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