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小學生榮辱觀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據中新網報道:在上海社科院青少所的一次調查中,16%的上海小學生被訪者認同在馬路上撿到1000元錢后私占、私分,46.1%的小學生甚至贊同“誠實就是吃虧”的觀點,還有一成多小學生對一些違背傳統美德的行為持認可的態度。傳統美德似乎正面臨喪失危機。
  我縣某一經商家庭,父母在暑假期間為自己參加完高考的女兒雇傭了兩個保姆,一個負責打掃衛生,一個負責燒菜做飯。
  ……
  在這樣的現實面前,如何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培育他們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念,以凈化與熏陶他們的心靈世界,端正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如何使他們明辨是非、善惡、美丑等等,成了擺在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頭等大事。
  一、小學生榮辱觀偏差的原因
  古語說:“不知榮辱乃不能成人”。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無論歷經多少淪桑巨變,我們的民族總是堅守著一份對于真理美德的祟高而純粹的追求。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總是把個人的榮辱融入到捍國為民的利益,實現民族振興之中,前仆后繼,舍生取義。這種民族精神和美德是我們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榮昌盛的精神支柱,可幾千年后的當今小學生為何會不以恥為恥,不以榮為榮呢?
  1、家教不當
  現在家庭的孩子,大都是獨苗中的獨苗,長輩們既把他們當作寶貝,同時又讓他們承載了過高的期望值。孩子從小就是家庭的中心,家長們在物質上有求必應,從不讓他們吃苦,寧可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孩子,以致一些孩子從小就私心很重,霸氣十足,認為自己是“小皇帝”,長輩們的付出和自己的接受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事。
  在家里,孩子們所承擔的家務是少之又少,很多家長為了孩子專心學習而不讓他們參與一切家務勞動,這使孩子們覺得做家務是父母理所應當的事,與自己無關。對父母的辛勤勞動也根本不當一回事,高消費、攀比之風盛行,不以驕橫奢侈為恥。同時,很多的家長在事業、生活上春風得意,可在教育子女上卻束手無策,把一切責任都推卸給學校和老師。
  2、重智輕德
  當前,由于考試制度的存在,學校、家庭過于注重智育而輕視德育,一切以考試分數為準。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的強烈沖擊下,社會評價學校,學校評價教師,老師評價學生,都是以抽測、競賽、排名次、升學率為標尺,重育輕德的現象十分嚴重。學校的德育更多的是政治教育,灌輸給孩子的是滿腦子的他們所無法理解的抽象的東西,如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思想品德課在學生眼中也始終是副科,學好學壞無所謂。
  3、環境影響
  隨著外來思想的大量涌入,社會環境的急劇轉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在沖擊著我們優秀的傳統道德和高尚的價值觀念,也使廣大小學生的道德價值觀在某種程度上出現了模糊,一小部分人表現出美丑莫辨,善惡不分,是非混淆的傾向,小學生犯罪率持續上升,孩子們比吃、比穿、比誰的父母官大錢多,卻對父母、對周圍的朋友漠不關心。不講科學,祟尚網絡預測的現象普遍存在。
  二、培養小學生榮辱觀的措施
  回顧歷史,從恥食用粟的伯夷、叔齊,到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的項羽;從恥為亡國奴的文天祥,到拒絕美國救濟面粉的朱自清……無數錚錚傲骨的人物,在中華歷史上演繹了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跡。張思德、董存瑞、黃繼光、雷鋒、張海迪、洪戰輝……一個個平凡而閃光的名字,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一段感人的故事。他們公而忘私,助人為樂,敬老沿賢,自強不息,無私奉獻,張揚著道德的大旗,聳立著一座座人格的豐碑,也為青少年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在物質生活日益優越的今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應成為廣大小學生的行為準則。
  1、運用恰當的方法
  在小學生中開展榮辱觀教育要講究技巧和方法,過多宣講大道理,孩子們聽不懂也不愿意聽。因此,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們應緊貼學生生活,采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的方法,用他們身邊的事例讓他們知道榮辱觀就是實實在在的對生活的態度,從而使榮辱觀深深地印入孩子的心中。比如教育學生“以熱愛祖國為榮”,可以從詩歌《游子吟》入手,讓學生懂得從小應尊敬長輩,關心父母,繼而上升到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教育學生“以辛勤勞動為榮”,可以從學生平時的值日工作入手,從小培養他們“熱愛勞動,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
  2、家校密切配合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和諧的全面發展: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以同樣的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可以說,沒有家長與學校的配合,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要成材是十分困難的。然而當今社會上有很多的家庭與學校教育是背道而馳的。比如在教育學生“熱愛勞動”上,學校要求學生要盡量幫助父母完成力所能及的事,而在家庭中父母卻不讓孩子參與任何的家務,還冠免堂皇地聲稱是為了孩子專心學習,其后果是孩子即使參與了家務勞動也不會以之為榮,而會向父母要報酬。試問,在如此狀況下,孩子又怎能懂得“辛勤勞動是榮,好逸惡榮為恥”呢?
  學??梢酝ㄟ^召開家長會,請專家講座的方式,用現代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理念來指導家庭教育。老師可以利用家校聯系冊或“家教熱線電話”(告訴家長自家的電話號碼),與家庭保持密切聯系,使家庭教育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進行,使家長會與孩子交流,學會引導和激勵孩子,培養孩子對生活和學習的積極態度。
  3、營造良好的環境
  小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生理和心理方面都還未成熟。他們好奇心強,喜歡模仿身邊事物,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因此,我們的社會要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知理守法、懲惡揚善、是非分明的大環境。所謂“蓬中生麻,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痹浀糜衅獔蟮勒f,某地有個以“行乞”為生的村子,不去行乞之人不僅不會受到尊重,反而會遭到其他人的歧視和嘲笑。當一個群體把“行乞”作為生存觀乃至價值觀來奉行的時候,當卑鄙成為卑鄙者的通行證時,應該受到譴責的不應該僅僅是這個群體,而是頒發這個“通行證”的社會。
  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記之于心,踐之以行,才能使學生的思想道德達到一個新的境界,才能使美好的思想道德在小學生中蔚然成風,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才能薪火相繼,代代流傳下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能順利實現。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87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