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生的教育也一度成為我國焦點話題,核心素養對于學生來說是最本質的學習,而且,核心素養對學生有著不可代替的意義,對小學生的未來起著非常大的作用。站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角度來說,核心素質是最基本的通過學習和思考積極主動的去解決數學實際問題的思維能力。這樣那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學老師需要具有極高的素質教育資源以及全方位的發展,在教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注意教育的各種靈活性針對性,還要考慮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質。本文主要闡述了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在教育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同事又能把學生的素質教育提高。
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生;策略;數學
隨著課程的不斷改變,各種各樣的課程也漸漸滲透到學校教育里面,人們不在注重學生的理論只是的發展,而是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各種素質教育的培養以及思維和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小學數學教育一直是人們口中的一項熱門話題,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作為最基本的運算,小學數學教育為以后更高難度的數學問題奠定基礎。對于此,本篇文章中將展開具體研究,旨在為相關領域教學人員提供工作指導意見。
一、創設各種問題情景,全面培養學生各項發展
小學數學教育重點在于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最基本的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比如元換算為角,加減乘除法之類的,教師要做到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從而鍛煉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主動探索能力,這樣在能從根本上去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某件知識內容時,要給予學生時間。不要急于告訴答案。讓學生的思緒飛一會兒,如果學生很難理解。可以稍作提示幫助學生去學習。教師不能總提問一些帶有答案的問題。應該多去提問一些懸疑性的,比如今天學習完加減運算,今天我們學習了加減,那么你們還知道生活中那些時候可以用到加減呢?”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去解決實際問題,或者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同學們,今天學習了四則運算,大家回家了可以幫幫爸爸媽媽做一些最基本的運算,快去動動你們的聰明的小腦袋吧!”從而讓學生知道學習的內容不止是為了考試,不止在課堂有用,在實際生活中也能發現很多。教師也可以創設各種問題清靜組建多種教學活動,來鍛煉兒童的思維發展能力,在第一時間接受學生的最真實的反饋,并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問題。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索的興趣
數學是一門靈活性極高的學科,鍛煉人的思維跳躍能力,可以說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可以用數學來衡量,長寬高,重量等等。教師在教授課程內容時,要有意識的去培養學生的可以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去引導學生更深層次的學習,鼓勵學生多提問題,這樣才能讓教師知道他們哪里有錯誤和缺少,鼓勵學生的自信心,分層去教導學生。而且教室要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給予回到,不論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好是壞,與課堂有沒有直接關系,都要給予一定的回到,還有口頭鼓勵,以此曾加學生的自信心。教師要給學生留一點自己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去擴充學習范圍。讓他們自己去主動探索學習內容,引導他們一步一步走入正軌,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在小學教育課堂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已成為當今時代較為重要的的一大研究課題。
三、聯系生活實際,在實際生活中鞏固學生的知識
為了可以更好的鞏固學生學習的知識,教師可以經常聯系實際,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自己所學習的各種知識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各種不同的教學活動來鞏固學生的知識。以達到最初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讓學生買水果,一斤水果三毛錢,買兩斤多少錢或者買一斤三兩多少錢?這樣不僅是考察學生的斤與兩之間的換算,同樣可以考察學生四則運算的能力。教師不能過于死板,局限于學生的課本知識,要學會發掘生活中潛在的數學問題,及時將這些問題反饋給學生,讓他們去積極主動的去解決,動腦思考。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要鼓勵學生多問問題,并且對提出問題的學生給予一定的表揚,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去解決并且發現問題。教師可以經常開展一些數學競答之類的活動,比如在學習《加法交換律》一節中,教師可以通過知識競答來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以及思維跳躍的靈活性。教師可讓學生自由結組,然后出示問題,隨著問題的不斷深入,讓學生自己去發現交換律的規律。
四、深入挖掘教材,基于表面知識點繼續擴大知識面
教師在教授知識時,不能刻板只看中理論知識,不能只看到表面的內容,要深層挖掘知識點,以知識點內容為中心,往周圍擴大知識點,幫助學生練習發散性思維,比如,2+3=5教師應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到3+2同樣也等于5。要學會逆向思維,要正的過去也反的過來。教授內容時也不要一口氣全部教授,要懂得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例如,在學習“正方形的面積”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會面積公式以及面積公式,還可以擴散知識點,讓學生思考,長方形的面積求法,或者讓學生求一個正方體表面積,以此來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主動探索能力。因此,在對教材內容,圖片進行分析解讀時,要讓學生頭腦中可以形成一個邏輯思維網。幫助學生更好的去吸收新知識,并極好的去運用。
五、課后知道學生深層次理解并思考數學問題
傳統“填鴨式”的死記硬背教學模式已經無法與當前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相符。數學學科更是如此。因此,小學數學老師要在實際展開數學課堂教學期間,要重視教學質量,并在課后重視學生持續進行學習的個人能力,要從小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意識。因此,在課堂之外的時間,小學數學老師也要指導學生對課堂之上所學的知識進行深層次理解,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進度布置相應的課后任務,使得學生在日常生活期間學會使用發散式思維,思考課堂上沒有解決的相關數學問題,由此不但有利于學生突破傳統思維的思考模式,進而得出不一樣的題目理解,也可以使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實現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結束語:
綜合上述所言,可以看出小學是小學生學習生涯的墊腳石,同樣小學生也正處于人生思維發展的頂峰階段,學習各種知識較為快速,思維較為活躍,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認知思維等。數學,是一門可以鍛煉學生思維跳躍的學科,教師應當把培養學生的素質教育放在最高處,促使小學生全方面能力的發展。這樣才能使得小學生可以通過數學知識以及實踐更好的應對生活中發生的各種問題,面對問題時可以臨危不懼的能力。且核心素養是學生未來發展立足的資本、品質和能力。
參考文獻:
[1]高麗.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及核心價值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23):167-168.
[2]李星云.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師課程體系建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36(11):45-48.
[3]劉曉萍,陳六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分析[J].課程教學研究,2016(04):42-45+48.
[4]馬云鵬.關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幾個問題[J].課程.教材.教法,2015,35(09):36-3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