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背景下,園林仿真實訓工場的建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在教育部推行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及推進工匠精神的建設背景下,我校通過建設園林工程校內仿真實訓場,利用信息化組織教學,形成了規?;膶嵱枅龅?,提高了校企合作的深度,推進了工匠精神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了校校合作交流的方式。
關鍵詞:實訓工場;工匠;仿真;園林工程技術
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是我校園林園藝學院重點建設專業,是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專業,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蘊及建設基礎。園林工程技術專業融合了設計與施工的內容,在高職的院校人才培養體系中,更傾向培養學生的園林工程實操技能。在教育部推行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及推進工匠精神的建設背景下,我校園林工程技術專業重點建設校內仿真實訓工場,為培養學生的實操技能提供良好的實操環境。
1、建設信息化的仿真實訓工場
在信息化時代,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組織教學活動,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探究性,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參與者,利用信息資源組織教學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產物,[1]信息化仿真實訓是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實訓與信息資源結合的結果,通過加大仿真實訓場地的建設,提高職業教育的實訓與信息資源融合的程度。我校先后投入上百萬資金建設園林仿真實訓工場,購入先進的測量儀器、電腦設備、信息展示屏、仿真模型及實訓工具,建成的實訓工場面積達到一千平方米,具有可供學生實訓的庭園方框場地50個,每個方框場地分別配備有相應的實訓工具一批(含括水準儀、水平尺、抹子、錘子、磚刀、磚塊、花崗巖汀步、木材、切割機、喬木、灌木、花卉、草坪等),滿足學生開展園林工程、園林規劃設計、園林測量、植物栽培等課程的仿真實訓實操,可同時容納100多位學生同時開展課程實操。
2、建設校企合作的實訓工場
職業教育以培養適應社會適應市場的應用型人才作為出發點,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因其專業的特殊性,更離不開企業和社會的實踐與歷練。通過聯合企業培養人才,構建以真實問題為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教育創新;同時,通過實施項目合作,充分發揮教育資源集聚的優勢,開展深度的研究合作等方式。[2]在此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我校聯合廣州山水環境建設有限公司、棕櫚生態城鎮發展有限公司等合作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的實訓模式。通過構建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企業師資,聘請企業專家為我校的專業帶頭人及實訓教師,為開展實訓實操提供實訓的設計方案、工程施工方案等手段,并在實訓課程中授課實操,為學生提供實訓技術支持及技術顧問,解決施工實操過程的問題。
3、建設“工匠精神”技能型人才的實訓工場
工匠泛指在生產一線操作或從事具體工藝的工作人員,他們多為應用技術型人才,對地方經濟建設貢獻卓著,這一類型人才需求量較大,是應用技術型高校主要培養的人才。工匠精神是工匠的靈魂,培養現代工匠應以具備工匠精神為主。[3]傳統工匠精神中蘊涵了精益求精、循物求美、勤學實干和以道馭術四個層面的基本價值取向。在新時代,傳統工匠精神既需弘揚與繼承,也需開拓與創新。弘揚和重塑新時代工匠精神,需要營造有利于工匠成長的社會環境,需要彰顯工匠的主體價值,需要堅守教育的本真性,需要企業師傅的引領與企業文化的熏陶,如此才能培養出一大批德藝雙馨的技術勞動者。[4]我校在實訓工場的條件基礎上,大力推進課程的實操技能培養,落實“工匠精神”的技能建設精神,采用全方位的培育手段,除了通過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打造創新創業教育、校企合作平臺等方式外,重視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踐行工匠精神,特別是在16級的人才培養及17級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加大學生的工場實操學時及實操的仿真案例,先后開展課程實操實訓800余人次,并完成工場環境改造“春華秋實”園的方案設計、施工等實操內容,充分體現了“工匠精神”的內涵。
4、建設省技能競賽施工實操的實訓工場
依托我校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實訓工場,聯合全省多家園林專業的高職院校,在實訓工場開展施工實操的園林工程施工模式,加強院校間教師的交流,加強學生技能的互助提升。同時依托我省技能競賽的背景,建設實操場地的設備、競賽圖庫資源、校企設計與施工的師資,使實訓工場成為全省高職院校園林專業學生競賽實操的場地,并在2017年成功舉辦省高職院校園林景觀設計與施工技能大賽。如此,一方面通過交流學習,提高了全省園林專業學生的實操技能,另一方面也為2018年全國職業院校的園林專業技能競賽選拔出實操技能選手。事實證明,經過建設省技能競賽實操場地,全方位提升了園林專業的綜合實力,推動了園林專業往工匠精神、實操能力的教育方向發展。
5、建設國家技能競賽集訓的實訓工場
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的背景下,為提高我省職業院校園林專業學生的實操競技水平,依托我校園林工程技術實訓工場,建設國家技能競賽集訓場地。通過聯合我省多所在2017年技能競賽中獲得一等獎的院校,開展2018年全國職業院校園林景觀設計與施工技能競賽的前期培訓、二次訓練及選拔。多所院校的園林專業教師、學生,在實訓工場開展了為期半個月的實操培訓,既提高了學生的競技水平,同時加強了校校的合作溝通,為我省在2018年全國職業院校園林景觀設計與施工技能競賽獲得良好的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
6、小結
通過建設我校園林工程校內實訓場,構建省級園林專業技能競賽場地及國家技能競賽的選拔實訓場地,形成了規?;膶嵱柇h境,提高了校企合作的深度,推進了工匠精神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了校校合作交流的方式,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楊正榮.試析信息化教學在汽車職業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J].汽車維護與修理,2018,20:17-18.
[2]陳藝璇. 廣西應用技術大學校企產學研深度融合途徑探索[J].輕工科技,2018,11(34):190-191.
[3]王慧卉.工匠精神的育人環境研究——以應用技術型高校大學生為中心[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18, 04:56-59.
[4]李蒙,陳明昆.探論工匠精神的時代意蘊[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18,04:51-55.
作者簡介:周羅軍,男,1979-,廣東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園林規劃設計的教學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0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