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園藝園林專業是一門有著很強應用性特點的學科,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掌握專業操作技能的可行方法。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中職學校必須加快園藝園林專業教學改革步伐,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將專業特色優勢最大限度體現出來,培養更多素質高、能力強的綜合應用型人才。本文首先簡述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教學改革的意義,然后分析了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教學的現狀,最后提出了新農村建設背景下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教學改革的策略。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F326.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4-014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4.070
  Thinking and Practice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Horticulture and Garde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XIAO Qiang
 ?。⊿anming Agricultural School Fujian Province, Sanming Fujian 365500, China)
  【Abstract】Horticulture and gardening  is a discipline with strong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It emphasiz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is a viable way to develop students’hands-on skills and master professional skil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must accelerate the pace of teaching reform in horticultural gardening ,play a due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Maximize the advantages of professional features.Cultivate more comprehensive and talented people with high quality and strong ability.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teaching reform of horticultural garden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hen,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orticultural  gardening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teaching reform of secondary horticultural garde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
  【Key words】New rural construc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Horticulture and gardening; Teaching reform
  在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教學中,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在園林規劃與設計方面的能力,確保學生能夠滿足城市園林建設與都市園藝等需求,也掌握更多園林植物與花卉應用等知識。這樣才能學生在完成學習以后,才能更好的開展園藝生產技術指導工作,將所學知識充分應用于實踐中,也為我國新農村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1 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教學改革的意義
  園藝園林專業具備科學性、技術性和藝術性特點,是一門綜合性專業,涵蓋了自然科學、藝術美學和工程技術等學科內容,表現出學科交叉與跨學科特點。園藝園林專業也是一門應用型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占據的課時比例較大,目的在于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達到專業技能提升的目的,同時也為社會培養更多技術型人才。當然園藝園林專業也是一門藝術性專業,在學生科學研究與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可以逐步形成創新思維,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加快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這是因為中職學校承擔著一定教育責任,即為學生終身學習打牢基礎,為學生傳授專業知識與基本技能,更好的適應今后的社會工作與生活[1]。中職學校在開設園藝園林專業時,應該充分考慮到社會經濟發展需求,這需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加快專業改革步伐,遵循教育規律與人才培養規律,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技能型人才,為新農村建設輸送更多新鮮的血液。
  對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教學內容來說,需要讓學生掌握花卉種類、花卉與環境的關系、花卉栽培與繁殖方法、花卉的應用等知識,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時候,也能實現實踐能力的提升。但是長期以來在園藝園林專業教學中,很多教師基本上采取傳統教學模式,對實踐教學環節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學生只能對教材中的內容死記硬背,與實踐能力培養聯系不夠密切,學生很難有效將書本知識應用到實踐之中。因此我們要根據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教學的現狀,有針對性采取改革措施,在為學生傳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也能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而保證教學質量與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2 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教學的現狀
  中職園藝園林專業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有較高的要求,以園藝植物栽培學、園藝植物研究法、觀賞園藝學以及設施蔬菜栽培等內容為例,重點都是讓學生掌握植物學、園藝學等方面的知識,具備適應園藝園林工作的基本技能,通過教育教學能夠為農業、工業等領域輸送更多園藝園林方面的專業人才[2]。但是從當前實際教學情況來看,中職園藝園林專業學生基本上只是簡單的學習書本只是,很少進行實踐,這樣只能是紙上談兵,不能既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學生很難實現動手實踐能力的提升,無法滿足新農村建設對園藝園林專業人才的需求。
  園藝園林專業具備實踐性、跨學科以及綜合性應用型等特點,教學目標是培養園林規劃、設計、管理與建設方面的專業人才,在教學中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將理論知識用于現實生活中,達到實踐能力提升的目的。對大多數中職園藝園林專業學生來說,他們的基礎理論知識學得非常扎實,但是動手能力不強,這需要適當增加實踐教學課時比例,打造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新農村建設也進一步深入,對園藝園林專業人才需求量逐步增大。這需要我們從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教學現狀入手,加快教學改革步伐,逐步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促使學生實踐能力都獲得提升,畢業后才能真正滿足實際崗位需求。
  3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教學改革的策略
  3.1 完善課程體系
  在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教學改革過程中,應該先將人才培養目標合理確定下來。鑒于初中生文化知識薄弱、學習能力不強的現狀,在專業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實際情況,重點是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讓學生成為適應生產一線的技能型人才。因此需要對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教學進行改革,針對學生掌握的技只能用于園林設計、園林植物生產與園林施工等情況,且教學內容比較狹窄,需要教師轉變思想觀念,在園藝園林專業教學中關注研究對象與審美要求,重點加強對學生綜合性專業能力的培養[3]。要讓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涵蓋植物栽培、園林設計、園林施工與養護等內容,同時在特定項目課程中融入新的理論、理念與實踐操作技術。唯有如此才能促使學生既牢固掌握理論知識,也能在專業學習中獲取更多的實踐經驗。
  3.2 現場教學,增加直觀性
  為了提升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教學效果,教師可以結合實際課程內容,指導學生在實踐基地、野外等完成學習任務。例如:為了讓學生掌握植物生產土壤環境方面的知識,教師應該將園林土壤這部分內容放在首位,其包括城市綠地土壤、保護地土壤以及盆栽培樣養土等。教師可以結合施工中的園林工程,引導學生對工地土壤進行改良,并分析與對比改良前后土壤理化性質、園林樹木生長狀況變化等,確保學生都意識到土壤改良在園林工程中的意義。又如:在植物生產營養環境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花卉基地無土栽培設施,人為設置缺素營養環境產生植物缺素癥狀。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將明白為了保證植物正常生長發育,需要有必需的營養元素,并懂得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都有著同等重要的位置。當然在實訓基地的氣象、大棚和溫室等條件,教師可以開展水分環境、溫度環境和氣候環境等現場教學,讓學生在學習與掌握豐富理論知識的基礎上,也能與實際加強聯系,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保證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教學質量的提升。
  3.3 加強實踐環節教學
  在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教學改革中,應該重視實踐教學,增加實驗實訓課時量,確保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課時各占一半。以往園藝園林專業教學只是簡單的做實驗,與實際生產相脫離,現在要與企業加強協作與聯系,讓實驗、實習課與生產能夠充分結合在一起。中職學校可以與當地花卉公司進行協商,共同開展如“盆栽培養土配制與營養液的配制”等實驗,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也為公司提供了培養土與營養液。也可以根據風的觀測,調查學校果樹基地不同樹高果園防風林的放風效果,根據“濕度計的使用與濕度的測定”,準確測定花卉基地溫室大棚內溫濕度。學生在實驗實習的過程中,可以保證園藝園林專業教學任務順利完成,也讓企業獲得了第一手資料,實現了雙贏。
  3.4 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要想提升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教學效果,需要師生之間加強互動,將學生的主導作用發揮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4]。例如:在園林樹木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學生學習認知活動的指導者,確保學生能夠采取科學研究方式解決各類樹木問題。在以往園林樹木學教學中,教師只是根據科、屬、種的分類展開教學,現在可以采取季節與傳統分類并行的方式,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促使學生對學科知識產生深刻記憶。學生在探究樹木知識的時候,也能逐步實現觀察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提升。要以“研究性與引導式學習”為導向,學習建構主義教學模式組織教學活動,讓其成為學生主題研究、開放性研究活動的新空間。此外,在園藝園林專業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典故、文化等引出樹木名稱,如“含笑”得名于“花開不張口、含笑又低頭,擬似玉人笑,深情暗自流”,為專業課添加了文學色彩,這樣理論課學習不再枯燥、無聊,也能夠讓學生對學習保持更濃厚的興趣。
  3.5 建立科學評價體系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中職園藝園林專業主要考察學生對書本知識掌握情況,并采取閉卷考試的方式,考核內容非常局限,未脫離于教材基本知識,主要讓學生死記硬背。由于很少通過演示考試、操作考試等技能考核方式,學生忙于應付考試,能力將難以實現提升。在考核過程中應該以問卷、問答題和選擇題型等方式為主,理論考核內容要增加事例分析題,減少概念性考試,檢驗學生綜合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中職園藝園林專業實踐考核中,應該加強對學生技能的考核,關注學生完成工作任務的情況。要想進一步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凸顯出來,中職學校要構建以能力為中心的新型技能考核體系,既要對學生知識進行考核,也要加強能力考核。對平日成績的評定來說,教師可以結合各章節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根據問題預習,并在之后的課堂上回答問題。學生先結合實際生產與生活經驗談應用,教師則適當補充與完善,從學生回答情況為學生打分。這樣就轉變了以往教師“一言堂”做法,實現了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并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作出科學合理的評價。
  4 結語
  總之,中職學校開設園藝園林專業,能夠為新農村建設輸送更多園藝園林方面的專業人才,也促使我國園林化與生活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因此為了提升中職園藝園林教學質量,應該明確課程目標,建立完善的教學體系,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同時還要結合當前中職園藝園林專業教學中的問題,積極采取有效應對措施,這樣才能滿足我國新農村建設對人才的需求,也為學生今后就業打牢了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長征.高職院校園林園藝專業實訓室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19):132-133.
  [2]王崑,羅垚,張璐,丁晨旸,朱春福.基于提高風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工程實踐[J].山西建筑,2018,44(05):234-236.
  [3]王美軍,何長征,黃科,蔣輝,龐立.省級園藝園林實踐教學中心的建設與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13):5-8.
  [4]魯燕琴,袁龍義.關于園藝園林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7(14):37-3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0756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