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的“奇妙之旅”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偶遇南瓜。
秋天不僅是個多彩的季節,更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在幼兒園的小農場里,孩子們找到了好多秋天豐收的果實,其中最讓他們欣喜的是躺在金黃色藤脈下的大南瓜,哇!好大的南瓜啊!它的皮是黃黃的,這是一個老南瓜,有人說:“這跟我們吃的南瓜顏色不一樣,我吃的南瓜是綠色的。”廖家暉說:“我家的南瓜有四只腳的?!?
有四只腳的南瓜,還是第一次聽說,孩子們都十分的好奇,都說廖家暉是騙人的,孩子們一致要求他把有角的南瓜帶來給我們看。
二、原來是真的——認識各種各樣的南瓜
先來一次大調查,下發調查表,引導家長和孩子一起查找資料,記錄下你找到的南瓜圖片和名稱。并且介紹給小朋友。讓孩子們對南瓜有個簡單的了解。
廖家暉帶著那個有腳的南瓜來給大家介紹了。孩子們好奇的盯著他手中的南瓜,咋眼看沒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圓圓的身體、橘紅色的外表,哪里有腳???只見廖家暉把手中的南瓜翻了過來,咦!真的有腳??!太神奇啦!
原來這個被稱為有腳的南瓜名叫北瓜,北瓜和南瓜只有一字之差,但它們的外觀和營養價值都是不同的。北瓜中含有一種干擾素,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新陳代謝,達到減肥、抗病毒等功效。南瓜也被稱為吊瓜和矮瓜,有橘黃色和青色兩種,也就是我們平時叫的“老南瓜”、“青南瓜”,老南瓜多用來蒸煮食用、青南瓜則是炒著吃。
三、家庭總動員——了解南瓜的各種吃法
每個家庭都提前預設了烹飪方案,有的做南瓜餅、有的煮南瓜粥,還有的是蒸南瓜等等。我們的家長也是特別的配合,當天晚上,我們的微信群里紛紛迎來了每戶家庭中的南瓜大餐照片、制作的視頻,隔著屏幕都能聞到香味,孩子們親自動手參與制作美食,體驗親子制作美食的快樂。第二天孩子們來到學校,我給他們欣賞了在家制作南瓜美食的照片和視頻,并且請孩子們來介紹自己做的是什么?制作的過程。他們搶著述說著自己的“光輝歲月”。
四、小廚房里香氣撲鼻——我們炒南瓜嘍
炒南瓜,用的是什么南瓜?怎樣讓我們的炒南瓜更香呢?
依依:炒南瓜要用綠色的青南瓜炒。
鑫鑫:蔥很香的,一起炒一下,南瓜也會變香的。
浩浩:洋蔥、大蒜也可以?。∷鼈円彩窍愕?。
樂樂:那還有韭菜類,而且我們的小農場里也有的,我看見過的。
于是乎,大家決定用韭菜炒南瓜。
(一)取材——韭菜
孩子們拿著小籃子,帶上小剪刀,向韭菜地進軍。韭菜剪哪個部位呢?剪上面的部分還是直接用拔的呢?遇到困難,孩子們詢問了經驗豐富的門衛爺爺,爺爺耐心地給孩子們講解。得到了爺爺的真傳,孩子們干起活來也是勁頭十足,咔咔咔,沿著泥土面把韭菜都剪下來,帶回了小廚房,整理,去掉那些變黃的韭菜,清洗干凈,切段放在盆里備用。
(二)取材——南瓜
南瓜圓圓的怎么切呢?有的說:橫切。有的說:豎切。那就都試一試唄,橫切的南瓜里面看起來像朵花,豎切的南瓜里面看起來是蘋果的形狀。原來橫切面和豎切面的花紋是不一樣的。
南瓜皮可以吃嗎?經過孩子們的已有經驗,肯定的說可以吃的,那怎么切呢?先切皮、再切瓤、還是皮和瓤連在一起切片呢?老師進行了示范講解,皮和瓤連著切片最合適,因為炒的時候瓤比較容易糊,帶皮的話可以使瓤不容易糊、破。
?。ㄈ┡腼儭茨瞎?
炒南瓜的大廚是我們的王老師,只見她先放入油,過一會兒將南瓜倒入油鍋中,次次擦擦的聲音傳入耳中,隨后香味就悄悄地鉆入了每位孩子的鼻子中,最后迎來了孩子們的贊嘆聲,哇!好香啊,王老師果然是大廚。韭菜什么時候放呢?王老師說:韭菜等南瓜快熟的時候再放,因為韭菜燒的時間不宜過長,而且煮的時間長了,也就不好吃了。
?。ㄋ模┢穱L——南瓜
終于吃到美味的炒南瓜了,我們特意準備了兩種不同的炒南瓜,一種是有韭菜的炒南瓜,還有一種是沒有韭菜的炒南瓜,引導孩子們兩種都嘗一嘗,說說你最愛吃哪一種。平時特討厭吃韭菜的孩子,在這時也都接受了這種有著特殊香味的韭菜,表示有韭菜的炒南瓜太好吃啦!
五、開動腦筋、發揮想象——南瓜大變身
各種形狀、大小、顏色不同的南瓜可以變成什么呢?我們給孩子們欣賞了各種南瓜的工藝品,造型奇特的雕刻工藝瞬間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激發了孩子們創作的欲望,孩子們的想象是多么的富有創意,要做:南瓜馬車、南瓜機器人、南瓜船、南瓜燈、南瓜花瓶等等,趁著這股熱乎勁兒,利用雙休日,引導家長和孩子們一起來讓南瓜大變身。
周一的時候,孩子們都帶來了自己的得意之作。述說著屬于他自己的想法和制作方法。
六、南瓜燈——萬圣節
10月的最后一天就是萬圣節,有些孩子在校外參加了一些培訓機構的萬圣節活動,他們帶著自己的南瓜燈進行了各種好玩的活動,最讓他們印象深刻的就是不給糖吃就搗蛋。這個萬圣節活動我們簡單的了解了一下來歷,在英語教學中認識了一些單詞,畢竟大部分的孩子對這個萬圣節還是不了解的,所以我們也沒有再深入下去。
南瓜的“奇妙之旅”讓孩子們大開眼界,認識了一些長相奇特的南瓜,感嘆大自然的奇妙,在親自制作中不僅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感情,更讓我們感受到了家長對于我們教學工作的肯定和積極配合的態度。我們的孩子遇到困難不退縮,敢于尋求爺爺的幫助,我們的孩子奇思妙想,并賦予行動,用南瓜制作了各種各樣造型不一的“工藝品”,作為老師,我愿做他們堅強而有力的后盾,在他們需要我的時候,能夠及時給與幫助和鼓勵。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0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