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醫學本科生診斷學教學中翻轉課堂的應用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重點強調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診斷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醫學學科,在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能夠為醫學本科生創造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基于此,本文結合診斷學的學科特點進行分析,根據其教學現狀,分析翻轉課堂在診斷學教學中的功能和作用,探討翻轉課堂模式下的診斷學教學方法。
  關鍵詞:醫學本科生;診斷學;翻轉課堂
  前言:診斷學是醫學本科教學重要課程,其教學目標教會學生掌握疾病診斷的方法,能夠將醫學基本理論轉變為技能,應用于臨床實踐當中。診斷學涉及到大量的基礎醫學理論知識,需要通過臨床實踐進行驗證,學生能夠從中鞏固其醫學理論基礎,同時掌握診斷技巧。在診斷學教學中,其教學內容顯然不能局限于理論教學,而需要與實踐相結合。翻轉課堂模式在醫學本科生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其鼓勵學習自主研究、探索和積累,并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參與臨床實踐的機會,其對于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有著積極的幫助作用。
  1.翻轉課堂在醫學本科生診斷學教學中的功能和作用
  1.1提高學生在教學中的自主性
  在傳統的診斷學教學中,課堂教學環節以“信息傳遞”為主,由教師講解診斷學理論知識,并向學生提問,在互動中進行交流和討論。課后復習階段則是以“消化吸收”為主,學生對于課堂所學知識進行回顧和總結。該過程中,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性較強,其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對于診斷學知識的“消化吸收”存在一定的困難,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其學習積極性,使其逐漸喪失興趣,影響著學習的積極性格主動性。翻轉課堂的應用,則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形成了課前“信息傳遞”、課堂上“消化吸收”以及課后“鞏固訓練”的學習流程。課前,圍繞著診斷學教學內容中的重要知識點,制作成微課視頻,介紹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內鏡檢查或影像學檢查等相關內容,將其發布在網上,學生可將其作為預習的參考材料,在課前完成“信息傳遞”,學生能夠在自主進行學習和探究。在課堂教學之上,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預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可以得到解答,加深其理解、記憶。課后,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微課視頻,對相關知識點進行鞏固[1]。
  1.2增加課堂上的互動
  翻轉課堂在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豐富了課堂教學的方式,增加了課堂上的互動,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在觀看微課視頻的過程中,學習能夠根據視頻中的演示,學習臨床診斷的相關技巧。在此基礎上,還需讓學生親身體驗,設置臨床模擬情境,由一名學生扮演醫生,由教師或其他學生扮演患者,此類課堂上的互動,能夠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同時讓學生得到實踐鍛煉。
  2.翻轉課堂模式下的醫學本科生診斷學教學方法
  2.1課前
  在“皮膚黏膜出血”的教學中,由教師向學生布置任務,結合皮膚黏膜出血癥狀知識,設計相關問題,如“皮膚黏膜出血的發生原因”、“皮膚黏膜出血有什么臨床表現和伴隨癥狀”等問題。學生可以上網查詢資料,尋找以上問題的答案。該過程中,學生可觀看圖片、視頻,能夠對皮膚黏膜出血癥狀有著直觀的認識和全面的了解。在了解皮膚黏膜出血的病因后,學生能夠深入的探究血管壁功能異常、血小板異常、飲食習慣。營養狀況對于該病癥的影響,進而明確疾病的問診要點,然后在課堂教學中,由教師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消化吸收”。
  2.2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由學生說明“皮膚黏膜出血”預習情況,向教師提出相關問題,并進行分組討論。該過程中,教師能夠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了解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有針對性的予以輔導。利用微課視頻進行實際病案的介紹,并對皮膚黏膜出血患者診斷方法、診斷依據和診療計劃進行詳細的說明,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掌握該病癥的問診技巧。然后進行模擬臨床情境,設計癥狀表現、伴發癥狀、癥狀嚴重程度以及個人史等資料,扮演醫生角色的學生,需要結合“患者”的基本資料,結合自身掌握的診斷學知識和技巧,梳理診斷思路,針對皮膚暗紅色斑、出血的癥狀表現,初步診斷為皮膚黏膜出血。然后觀察癥狀發生的部位、范圍及癥狀持續時間,問詢患者的飲食習慣、營養狀況、居住環境,將其作為診斷的參考依據。根據其關節痛、廣泛尋個出血或黃疸等伴隨癥狀,對疾病進行鑒別,對疾病予以確診,并提出診療計劃。完成病情重現后,有教師進行總結,指出診斷過程中的錯誤,給予相應的指導[2]。
  2.3課后
  在課后鞏固練習中,圍繞皮膚黏膜出血的問診技巧展開思考,收集相關病案進行具體分析。重復觀察微課視頻,用于差缺補漏。在此基礎上,參與臨床帶教見習,接觸皮膚黏膜出血患者,并實際參與到疾病問診、體格檢查等工作中,鍛煉其臨床實踐能力[3]。
  結論:綜上所述,翻轉課堂在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提高醫學本科生在教學中的自主性,同時增加課堂上的互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診斷學翻轉課堂上,學生能夠在課前完成“信息傳遞”,在課堂上更好的“消化吸收”知識,課后加強對診斷學知識和技巧的“鞏固訓練”,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清,魏華,王婧,狄貴娟.案例教學法在診斷學臨床思維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1): 159+182.
  [2]李慶鈺,楊春麗,李穎.思維導圖在臨床醫學概論——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18,32(10):15-16.
  [3]李璐,邊琪,郭志勇,徐茂錦.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醫學本科生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8,34 (16):2582-2584.
  作者簡介:姜楊(1978.04-15),女,漢,湖南長沙人,湖南廣播電視大學益陽分校護理大專畢業,主管護師?,F任益陽市中心醫院科教科臨床教學管理專干,負責本科生臨床教學和研究生培養環節管理、電子圖書采編等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29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