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在留學生《系統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翻轉課堂將傳統的學習過程翻轉過來,課前完成知識傳授,課堂完成知識內化,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輔導”的新型的現代醫學教學模式,本文從教學實踐、教學設計、教學總結及教學反思等方面將“翻轉課堂”在安徽醫科大學留學生《系統解剖學》教學中應用的經驗進行了總結,為進一步提高留學生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翻轉課堂 留學生 人體解剖學
中圖分類號:R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3(c)-0207-02
隨著中國國際化程度逐年提高,留學生教育已成為高等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留學生教學的研究也成為各高等院校的一個嶄新課題[1-3]?!断到y解剖學》是研究人體正常形態結構的科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醫學基礎課,作為留學生入校后首先接觸的主要醫學專業基礎課,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名詞多、要求的目標也多,不容易記憶,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同時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填鴨式的滿堂灌,讓教與學雙方都感到疲憊,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胺D課堂”(flipped classroom)將傳統的學習過程翻轉過來,課前完成知識傳授,課堂完成知識內化,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輔導”的新型的現代醫學教學模式[4]。2015年起我們嘗試將“翻轉課堂”應用于安徽醫科大學留學生《系統解剖學》的教學中,經過4年的探索和教學實踐,積累了一些經驗,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教學體系。
1 教學實踐
1.1 學生概況與師資配備
我校自2010年開始招收留學生,主要來自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伊朗等周邊發展中國家,英語是其官方語言,授課采用全英文授課。經過8年的努力,我教研室建立了一支年齡、職稱和知識層次配布合理的英文教學團隊(團隊中2位教授,5位副教授,3位講師,其中6位博士/博士在讀)。
1.2 教學模式
2010—2014級留學生《系統解剖學》教學主要采用教師講、學生聽,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在2015—2018級MBBS學生中逐漸將 “翻轉課堂”應用于《系統解剖學》教學中。
1.3 翻轉課堂的實施
翻轉課堂的實施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1)集體備課:為更好地把握教學環節,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在留學生《系統解剖學》授課時我教研室組織了集體備課。課前認真研讀教材、大綱,思考教學思路,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明確教學目的。以“脊髓”章節為例,教學大綱要求在3個學時內,講授脊髓的外形、內部結構、功能及損傷后臨床表現。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討論后,授課老師最終決定對內容進行一定的取舍,重點講授脊髓的外形及功能,內部結構和損傷后癥狀只做簡單介紹。(2)教學設計、實施:課前一周,授課教師與留學生進行了一次溝通,目的是將需要課前學習和準備的內容告訴學生。根據集體備課討論的課堂設計,將學生分為3組,通過課前學習,課堂上每組分別以PPT的形式講解,時間為10min。為了避免學生講解時抓不到重點,授課老師為每組學生提供了一些關鍵詞和圖片。同時為了保證課堂質量,我們在課前2天要求每組學生將學習情況和所做的PPT反饋回來。經過課前的精心準備,每組同學都能把授課內容講得很清楚,并且都有自己的理解。對于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先讓同學討論嘗試去回答,不能回答的,由授課老師再講解。通過翻轉課堂授課,所有學生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更好地完成了教學大綱的內容,達到了更好的教學效果。(3)成績管理:嚴格考核和考勤,將平時考勤、階段性測驗、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同時采用 QQ、E-mail加強課后與留學生交流。
2 教學效果總結
留學生《系統解剖學》考試平均成績2010年60.13分,2011年74.33分,2012年74.89分,2013年73.78分,2014年75.12分,成績有所提升,但從2015實施“翻轉課堂”教學后,考試成績大幅度提高(2015年76.28分,2016年79.33分,2017年80.89分,2018年81.35分),教學效果好。
3 教學反思
3.1 對學生及授課教師的要求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與學策略,雖然實施程序不復雜,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強,但對學生和授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1)學生要求:翻轉課堂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知識的學習,所以對于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學生,需要進行恰當的引導。通過分組講解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教師要求: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要求教師不僅要精通系統解剖學的專業知識,還要時刻關注學科領域前沿發展的最新動態,將新知識、新技術及時加入到教學中。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根據學生知識水平、專業特色和臨床需求,對課堂內容進行重新整合,巧妙地進行課堂設計,設計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從注重教轉變為注重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知識建構,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營造和諧互動、教學相長的氛圍。對教師的專業知識、外語水平和應變能力也要求更高。
3.2 課堂設計的調整
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大多數教學實踐均以教師錄制視頻,讓學生課前觀看視頻的方式完成課前學習。我們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利用教材、圖片和關鍵詞,引導學生進行課前分組討論學習,將課堂上寶貴的時間用來討論和答疑,同樣遵循了翻轉課堂的核心思想。
在留學生《系統解剖學》教學中,我們利用“翻轉課堂”來進行教學,是一次大膽的嘗試,通過充分的準備,最終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我們將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以新的觀念,豐富的教學手段,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的需求,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孟慶玲,龐剛,張媛媛.提高醫學留學生人體解剖學教學質量方法初探[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6,24(4):56-57.
[2] 李慧,楊春,羅英瑾,等.提高留學生系統解剖學實驗課全英文教學質量的方法探索育[J].基礎醫學教, 2015,17(4):346-349.
[3] 賀桂瓊,孫善全,冉建華,等.醫學留學生解剖學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2,21(2):221-2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