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環境下的中職數學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下,傳統的教學策略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我們必須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對中職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創新。信息技術是現代化發展中較為普遍的一種技術類型,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數學課堂中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從而培養更加優秀的現代化技術型人才。隨著網絡科技的全面覆蓋,信息化技術深入人們的生活之中。在中職教學工作中也引入了信息化技術。中職課堂信息化,提升了中職學校教學課堂質量的同時還提升中職學校對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信息化技術滿足了中職數學教學中的現代化需要,將數學教學與信息化相結合,因為結合信息化技術,使數學的學習不再枯燥,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職數學;實用性
1導言
隨著我國信息化的發展,教育系統中也引入了信息化的技術。根據信息化課堂,教師應該一改曾經傳統的教育模式,充分發揮信息媒體在教育中的作用。實現中職數學教學的優化作用,從而帶動中職學??傮w教學水平的發展。
2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技術的積極作用
中職數學課堂信息技術運用主要是講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有效的結合起來,它們之間的融合,絕非是簡單的相加,而是如何以課程為出發點,讓信息技術服務于課程,讓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以達到最優化融合。信息教學的應用有助于提高中職數學教學水平,轉變傳統教學中固有的填鴨式教學理念,符合新課改下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其次,信息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中職學學生來講具有很好的吸引力,作為一種現代化學習工具,其中所蘊含的教學資源是非常龐大的,在這種環境下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讓數學教學更加的高效化、有趣化。
3信息化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實用性
3.1多媒體的應用
中職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學模型都是抽象的難以描述的,在數學教學過程用,黑板板書消耗的時間長且所表達的效果較差,對學生理解模型的概念性較差。有些學生對于抽象的數學模型的想象力較差,導致學生對數學模型的理解程度較低,長久的積累會使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產生抗拒心理。信息化媒體技術的應用后,教師可以通過媒體向學生展示所需構建的數學模型,讓學生直觀的觀察并記憶所需學習的模型,產生直觀的概念思想。教師可以使用PPT、幾何畫板、視頻等信息化媒體對學生進行教育,以新穎的形式和良好的互動效果。充分利用信息化資源,讓學生更好參與到數學教學課堂中,為學生積極學習數學知識打好基礎。因為信息媒體化的視覺效果好,在進行幾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對幾何體進行建立,并利用媒體屏幕顯示給學生,讓學生在立體感中提升對于數學模型的構建思維,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促使學生對于數學模型的構建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將數學模型構造的信息化軟件教授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后進行數學模型的自我構建,學生自助的研究設計數學模型可以更加直觀有效的提高學生對數學模型的認識,促使學生更好的學習中職數學知識。
3.2信息化網絡資源的豐富性
信息化的應用引入了網絡的龐大資源。網絡是一個龐大的資源庫,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在網絡中搜索自己所想學習的知識類型和題目。教師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將網絡上的熱門題型,經典題型進行提煉分析,講授給學生,并根據題目類型在網絡上尋找相似題型,讓學生對同一題目類型進行反復訓練,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在網絡中,學生可以尋找到自己在課堂所學的難點重點,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不同的題目類型進行學習。網絡上許多教學視頻以中職學生的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清晰明確使學生對于中職數學的學習簡單化,這些視頻貼近學生的思想和生活。語言豐富有趣,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突破自己的數學難題。許多數學模型是數學史中根據數學家一步一步的推算演繹出來的,歷史中許多數學家所發生的故事引發的對數學模型的推算。教師可以利用閑暇時間通過網絡尋找這些故事的視頻或者音頻,通過信息化多媒體軟件向學生播放展示這些數學故事。這些數學故事的引用不但可以引起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讓學生看到數學的歷史性,開拓學生思維,為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打下基礎,做好鋪墊。信息化網絡的利用,讓學生尋找到優秀的教學資源,為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提供便利條件。
4信息技術環境下的中職數學教學策略
4.1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前準備和設計
課前,教師需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所學專業和教材設計好一節課。哪部分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需要用粉筆和黑板的講解和演示更合適;哪部分需要運用信息化教學方式,才能讓學生更生動、形象地感受數學內容、理解數學內容,要把握好度。課前要備課充分,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借鑒名校名師講課的“亮”點,豐富教學內容和提升授課方式,還可以將要學習的新課主要知識點制作成簡短的微課,設計配套的學習任務等上傳到校園App平臺上,供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充分利用幾何畫板或者插入短暫的動畫畫面,將抽象的知識變成形象的動畫,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比如,在講《函數的奇偶性》的時候,可以結合生活中各種對稱性的美圖,運用幾何畫板進行動畫演示,也可利用Flash動畫給學生更直觀地展示曲線的變化,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通過網絡學習平臺,及時定期檢查學生學習進度及學習效果,同時對于學生在平臺上提出的疑問進行及時解答,保證學生都能達成預設的學習目標;通過建立資源庫的方式為學生隨時隨地查找所需學習資料提供便利,比如,建立一個試題庫,由易到難進行分類編制,提供多樣化選擇,這樣學生可以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復習內容,既不會因太容易而達不到效果,也不會因過難而打擊自信心。
4.2指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學習
課前,教師可以布置好需要在線觀看的微課視頻和學習任務單,讓學生通過數字化平臺或校園App網絡平臺結合課本知識自主預習。學生們的零碎時間得到充分利用,從而引發其學習興趣,為課堂上的高效學習打下基礎。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引導學生完成自主學習與探究,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并有效突破難點。如在講《對數函數》這一課時,先在課前上傳本節課所需要理解的重要知識點——對數函數的圖象和性質的微課和配套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反復觀看并完成課前練習。上課時讓學生在機房通過實際操作親身感受,在計算機上自主完成對數函數圖象的繪制和所提出的問題,歸納總結出對數函數圖象特征和性質,使其在無形中加深了對課本知識點的理解,使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加直觀、易懂。課后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學習,強化知識重點,同時拓寬學生數學學習的知識面。 4.3豐富教學資源
中職數學教材內容的局限性比較大,老師在備課的時候如果只注重教材內容很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信息的優勢,搜集各種與教材有關的信息資料在,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對各方面知識的滲透,擴寬學生知識面,以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活躍學生思維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面對龐大的資源信息,教師必須要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選擇適合學生的資料,避免在資料收集過程中偏離了數學課堂的本質。難度一定要拿捏好,在原有的基礎上稍微增加難度,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能夠為實際教學提供良好的理論基礎,通過完善數學知識內容,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4.4數學教學軟件的實際應用
中職學校具有一定的職業性特征,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情景教學法以一個適當的課堂學習情景,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識與興趣,在感受、體驗數學樂趣的同時收貨知識。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下,為情景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教學條件和實踐機會,數學教師針對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教學任務,將教材中的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比如:圓錐體積公式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感受生變的圓錐體,并動手測量。以信息技術為載體,通過可視化的形式,更為直觀的剖析圓錐體的具體結構,營造良好的教學情景,提高學會對物體的感官認識。
4.5在技能的培養方面
數學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其主要體現在數學試驗等方面。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試驗不如其他學科那樣更為直接,很多實驗情景學生難以理解和想象,由于沒有完善的教學設備,很多實驗無法完成,雖然部分實驗能夠實現但往往消耗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生在一個漫長的實驗過程中,不明所以,不利于數學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那么信息技術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利用多媒體技術就可以模擬實驗過程制作逼真的課件,幫助學生來解決這些認知障礙。引導學生經歷概念、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讓學生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過程與方法作為新課程的目標之一,強調的是“經歷(感受)、體會、探索”的過程,應把它視為學生思維的助推器,是豐富學生的思維品質,發展學生學習數學能力的重要途徑。
4.6改善課堂的環境
新課程改革下,信息技術的融入逐漸受到各方面的廣泛關注,應用多媒體與互聯網技術能夠改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數學課程的熱愛。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以口頭教學為主,通過大量的習題對知識點進行鞏固,從而讓學生掌握知識點內容。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學習壓力大、枯燥無味,還會產生負面影響,長此以往,學生對數學課程逐漸失去了興趣。通過多媒體與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學生能通過更為直觀的感受,增強對數學的熱愛。比如,對“三角函數”教學中,通過軟件將函數以動態效果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原本抽象的內容變得形象具體,能夠十分清楚的理解函數概念。
4.7網絡教研,促進教師提高專業能力
教研活動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活動,也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的常規活動。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網絡教研已發展成為一種常態,就其對教師業務成長的幫助,總結如下: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自己學習,也可以通過網絡與專家進行交流,及時了解和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更新自己,使自己的知識結構更為豐富,教學理念和方法更具時代性與開放性;通過信息技術,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習可以不用局限于時空的限制,各個地方的教師都可以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運用信息技術集體備課,可以提高備課的有效性,備課是課堂教學的精心預設,利用信息技術,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進行集體備課,可以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與共享,使備課與教學更高效;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還為師生、家?;犹峁┝吮憷钠脚_,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微信、QQ、微博、校園App平臺等可以促進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大家在相互交流探討中深化對知識點的認識與理解,也讓教師了解了學生的實際情況,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并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和方法,讓教學更加貼切學生的實際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同時,保持與家長的聯系的常態化,做到家校共同教育。
5依據信息技術進行中職教學轉型
中職教學在信息技術中進行轉型,改變傳統的教師一味教授學生知識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學生自己自主的索求知識。教師從領導轉變為引導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將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放在教學的第一要位。為了更好的使用信息化的數學教學模式,學校應對教師進行信息化技術的培訓。讓數學教師完全掌握數學軟件的應用,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幾何模型的演示等信息化媒體操作。在教師掌握信息化技術操作流程的過程中,提升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促進中職教師全面發展。在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要保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信息化教學模式讓許多復雜問題簡單化,在依靠信息化教學的同時,也要保證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會受到信息技術的影響。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在信息化教學中也要得到保持和發展。根據視頻教學,讓學生參與實際教學中數學模型的動手搭建,實際教學中的數學題目的解決等需要持續的發展。將信息化滲透入日常教學中,但也要督促學生不能過度的依賴信息技術。要保持對數學問題的自我思考能力。信息技術是數學教學中的一種輔助手段,但不是萬能的,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應意識到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要趨利避害,使用得當,否則會帶來許多不利的影響。信息技術和中職數學教學的結合,使得中職數學教學課堂變得更加形象化、多樣化,具有更多的創造性,在增加學生對數學教學興趣的同時推動了中職數學教育與時代的接軌,促進了中職學校的發展和建設。
6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是教學深入改革的必然趨勢,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操作過程,而是需要經歷復雜與漫長的實踐,通過各方面的努力配合形成現代化的教學模式。信息環境下,中職數學教師應該不斷的學習,能夠掌握信息化知識,通過現代化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提高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數學課堂信息化、趣味化的發展,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中職數學課堂中的作用,推動中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于莉萍.信息化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4):29~30.
[2]王英.中職數學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技術的運用[J].亞太教育,2015(25):130.
[3]林文飛.中職數學與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效融合探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5,14.
[4]黃實.信息化手段在中職數學與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6,3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3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