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預習導之以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边@句話告訴我們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養成好的習慣,會使人受益終身。學習也是如此,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古今中外在學術上有所建樹者,無一不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實踐證明,預習正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很長時間以來,教師們一直都做著讓學生預習這件事,但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研究得如此深入。我想,教師們關注預習,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實現課堂教學改革的需要
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實現接受式學習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需要學生具備獨立學習能力,而預習也是課上合作探究達到有效的前提和基礎。
2.培養新型人才的需要
知識的加速增長與時代的飛速發展對人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預習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能有效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3.語文特點決定的
一篇課文承載的教學任務非常多,從語文知識的角度說有字、詞、句、段、篇,從能力訓練的角度說有聽、說、讀、寫,雖然每一學段有每一學段的重點,每篇課文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但每一方面都有所涉及。只有學生在課前對課文進行了充分的預習,為課堂學習做好了思想、知識上的準備,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有充足的時間突破重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那么怎樣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呢?通過實踐,總結出以下幾點做法。
一、根據年段特點,由淺入深,由易漸難,逐漸提高學生預習能力
在不同年段,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不同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由淺入深,由易漸難地教給學生預習方法。對于一年級學生,要求他們在預習中標出自然段序號,圈畫出生字和帶生字的詞語。二年級要求在做好一年級這兩項任務的同時要查詞典解決不理解的詞語,把課文讀流利。三年級增加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理清作者寫作思路,嘗試劃分意義段。四年級根據課文內容教師設計統領全篇的大問題引導學生讀文思考,嘗試解決。如教科版四年級上冊《豐碑》一課,我設計的問題是:“‘豐碑’是什么意思?文中所指的‘豐碑’是什么?為什么說軍需處長‘變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這個問題直指文章的中心,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五年級對預習方法進行總結,明確語文預習有五大步驟,每一步驟做些什么。第一步是默讀課文,標自然段序號,圈畫生字新詞,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第二步是通過查字、詞典,掌握生字的讀音,生詞的解釋,然后大聲朗讀課文,對特別長的課文可選片段朗讀。第三步是帶著課后習題或老師布置的問題再次默讀課文,在書上勾畫出或在書旁批注出對問題的思考。第四步是琢磨作者的寫作方法,想一想作者寫了什么,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哪些地方寫得好,對自己寫作文有什么啟發,有哪些好詞好句可以積累等。最后記下不懂的問題,到課堂上尋求解答。因為每一年級有各自的訓練重點,這樣步步為營,循環往復,到五年級學生就會形成比較強的預習能力。
二、精心設計預習題目,讓學生學有所依
?。ㄒ唬└鶕n文特點設計預習題目
讀文、識字、解詞是預習時要做的常規項目,教師還要根據每篇課文的特點精心設計思考問題,促進學生與文本的深層對話。設計問題可從理解文章中心的角度入手,也可以從文章最突出的寫作特點入手,還可以從文章的文體入手。教師要研究每一文體的學習方法,根據文體特點設計預習題。這樣做能使學生在自主預習幾篇同一類型的課文后,再遇到相同文體的文章知道如何去學習。
?。ǘ└鶕n文特點設計預習題
重在教給學生方法,教師還要注意創新預習方法,不斷給學生以新面孔,將知識性與趣味性融合起來,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預習興趣,也能提高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對語句優美的文章可以摘抄、美讀,對內容淺顯的文章可以編列提綱,對常識性的文章可以列表,名家名篇可以搜集資料,科學性的文章可以動手實驗……只要教師深入挖掘文本內涵,透徹了解學習需求,就一定能創造出許多實用的預習方法來。
三、為了提高預習效果,教師還應做到以下幾點
?。ㄒ唬┙⒓顧C制激發預習興趣
可以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建立各種激勵機制,讓學生不斷有成就感。如可以給預習做得好的同學加星,完成一次預習任務加一顆星,預習充分、做得出色的再加一顆星,根據每個人的得星數,定期評選小組內預習之星,授予榮譽稱號。也可以采用加分的方法。
?。ǘ╊A習要求不搞“一刀切”
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高有低,教師不要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學生。教師布置預習題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決定完成哪些題目,學習能力弱的可以只完成基礎性的預習題,如圈畫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等。能力強的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預習題后還可以有發揮和創造。無論學生完成多少預習任務,教師都要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在尊重與信任下,學生才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ㄈ┙處熂词乖倜σ惨獧z查預習作業
小學生學習缺乏自制力和持久性,需要教師不斷督促和指導。檢查中教師幫助學生解疑釋難,肯定學生做得好的地方,指出需要注意和改進的地方,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每一良好習慣的養成和能力的提升都是不斷強化和累積的結果,只有堅持不懈,日久天長,才能內化成習慣和能力。
?。ㄋ模╊A習作業要減少書寫量,給足學生反復讀文、用心思考的時間
如果預習作業寫的東西很多,學生為了應付檢查,就會借助參考資料急于書寫,沒有心思再去讀文思考了。
(五)爭取家長配合,共同培養孩子的預習能力
預習是在家庭中完成的,有了家長的參與,預習質量才能得到保證。教師可以通過開家長會、家訪、電話溝通等方式向家長宣傳預習的好處,介紹預習的方法,強調預習要求,讓家長在孩子預習時遇到困難幫一幫,朗讀課文聽一聽,認真思考夸一夸,只抄資料不思考攔一攔,預習效果就能更好。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70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