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融和教育教學中伙伴與搭檔的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未來的教育教學中,所要提高的不僅是教學的質量和硬件設施而是教學的觀念,因此融合教育是未來教育探索的方向。融合教育體現了平等和尊重,同時融合教育教學對于教師的能力以及如何踐行融合理念提出了挑戰。在融合教育中應積極發揮伙伴和搭檔的作用以實現全體學生更好的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融合教育;教學;伙伴;搭檔
引言:
在教育理念的不斷探索中針對特殊學生提出了融合教育的理念。通常這是指讓特殊學生進入普通班級,不對他們進行特別區分且讓特殊學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教學資源。融合教育對不同階段、不同特質的學生,提供適合特殊學生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方式,良好的教學環境創造和培養特殊學生在學習過程對于自身能力的探索和肯定,同時引導和關注特殊學生通過伙伴與搭檔的建立形成的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
一、融合教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融合教育在教學實踐中不僅僅是體現平等和尊重,它對于特殊學生有重要意義。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特殊學生的教學通常是需要花費較多資源和成本,融合教育可以使得教學的成本和資源在利用過程中實現最優化。融合教育顯示出教育系統對于特殊學生教育的關注,在最大限度上可以讓特殊學生融入正常的社交和社會關系中。融合教育能夠讓特殊學生接收到更高質量的普通教育,從自身的缺陷中跳脫出來,發現個人的優點和長處,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教師對每位同學進行多樣且富個性化的訓練和教學[1]。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且自身具有獨特的個性。學校通過積極開展融合教學,開設相應的適合融合教育課程,積累和發現在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改進,最終使得教學具有獨特個性和文化特色。融合教學促進教師、學生、學校和社會四者之間的關系良好發展,同時為特殊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每一位學生都具有信任感和歸屬感。
二、伙伴與搭檔在融合教育中的作用
學生是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處在核心位置的群體同時也是特殊教學中最佳的伙伴[2]。學生在教學中對于特殊群體的接受度,以及對特殊學生所能夠給予的幫助都是融合教育能否成功重要部分。學生的成長階段里“同伴”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重要影響,學生之間的交往可以使得雙方在行為、學習、認知以及態度等多個方面的改變,成為伙伴和搭檔的教學方式在融合教學中體現著社會化的因素和要求[3]。不可否認,融合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實現預想的理想化狀態,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仍舊存在一些阻礙和問題,因此良好的同伴選擇,獨立的人格塑造,友好學習交流環境都可以讓伙伴與搭檔成為融合教學朝理想化前進的部分。特殊學生對普通學生的模仿和學習通過一段時間都可以展現與之能力相適應的行為。打破最早因為過度保護對特殊學生造成的不利影響和社交障礙。融合教育中伙伴的建立旨在引導和促進特殊學生更好的發展,避免學生無法真正的融入學習和生活中去,提高融合教學的質量,使得特殊學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學習和生活的技能。
教師是融合教育環節的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在教學中施予學生雙方極大的信任感,在平等、尊重、包容的環境中開展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在融合教育教學的實踐探索中,教師要做到對每一位學生都有一定的觀察和了解,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當對教學計劃和質量有所保證,但因教學對象的特殊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極易存在和出現精力無法顧及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對伙伴和搭檔的培養可以相應的減輕教師的壓力,同時也學生通過成為伙伴或搭檔切身的感受到自身社交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伙伴與搭檔的出現,減少了融合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給予融合教學更多的探索和可能性。
學校為融合教育提供開展的環境。學校通過多種手段和方式來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關注融合教育。積極開展多種豐富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展示伙伴和搭檔對于融合教學的重要意義[4]。特殊學生更像是“上帝關上一扇門后打開的一扇窗戶”如果沒有通過學校的教學中普通學生的融合過程,特殊學生的“窗戶”被發現的可能性或許很小?;锇楹痛顧n不僅僅是給予學業上的幫助和陪伴也更有可能是成長過程中引導和發現特殊學生那扇窗戶的人。融合教育教學中伙伴和搭檔不僅僅只有學生,教師和學校同樣也可以成為他們良好的伙伴和搭檔給予他們強大的支持和幫助,善于去發現特殊學生的所長,例如:繪畫、歌曲、寫作等等方面展現的能力,有意識的培養和發掘,伙伴的互幫互助;對于普通學生來說除了品格上的培養還可以得到某種學習能力上的提高。
社會整體的環境應該給予融合教育中成為伙伴和搭檔的學生或個人更多的鼓勵。對于相關的學校和有帶表性的融合教學予以展示的平臺,關注和支持融合教育的不斷發展,為融合教育提出更多的幫助和指導。例如定期到學校開展生動有趣的演講,教授一些對特殊學生有利的生活技能,對伙伴和搭檔更好的相處方式提出意見,對于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出預見性的準備和措施。一般而言,特殊學生和同齡人更容易成為親密的伙伴,因為同齡人能夠及時的感受和明確特殊學生的需求和狀況。伙伴應當具備一定的耐心和責任感,在情緒應對上有良好的處理過程,對特殊學生的需求能夠及時的了解和反饋,伙伴和搭檔在學校中更多的應該采取自愿的方式,這樣也可以使得融合教育有更好的發展。同伴的指導除了課程之外的內容還可以涉及其他的方面,這是減輕學校教學壓力提高教學整體水平行之有效的辦法。
三、總結
融合教育強大的包容力可以讓特殊學生感受到自己在團體和伙伴之間的歸屬感,可以對自己的能力和行為有正確的判斷。多方面的保護和培養特殊學生對與同伴、教師、學校以及社會的認識,在學習和成長中獲取對社會的信任感,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可以進行學習的探索、情感的表達和技能的掌握。融合教育教學在實踐探索中還有眾多的方式方法可供特殊學生更好的學習成長,而伙伴與搭檔是從特殊學生的心理成長需求出發,有針對性的提供幫助。在面對不同的特殊學生提供不同的伙伴和搭檔或不同的幫助等等手段都可以使得融合教育教學中伙伴策略成為特殊教學中重要的環節。因此學校在開展特殊學生的教學時可以充分的伙伴和搭檔對學生帶來的有利影響,讓特殊學生更快更好的融入社會。
參考文獻:
[1]楊銀,趙斌.生態系統理論視域下我國特殊兒童融合教育發展路徑探析[J].教育評論,2019(02):30-34.
[2]熊琪,Terry Cumming,李澤慧.隨班就讀教師融合教育教學效能感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9(02):50-57.
[3]王瑜.基于校企融合下成人教育實踐環節的教學重點及實用途徑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 (04):43-44.
[4]張婷,余樂.教師同伴互助: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路徑[J].綏化學院學報,2018,38(10):103-106.
(山西省陽泉市北嶺小學 山西陽泉 0450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