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區域性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共享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眾化”的轉變,高等教育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快車道”,高校體育教育也迎來快速發展的新機遇,與此同時,高校體育教育資源短缺,區域性體育教育資源失衡等問題也凸顯出來。高校體育資源是支持高校體育課程的一項重要條件,是高校開展體育教育和體育活動所利用或可利用的各類條件及要素,包括有形和無形的人、財、物、信息等資源。在日益增長的高等學校人數與高校體育資源匱乏的趨勢下,高校的體育資源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每所高校都有其體育資源中的優勢和劣勢,在高?,F有體育資源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區域間高校之間的相互合作,合理組織、利用、開發有限的人力、財力、物力資源,實現各高校之間體育課程資源的共享,使其發揮最大效率,可以很好的解決資源不足和資源有效性的問題,達到高校之間體育教育的互贏,滿足了大學生的體育需求,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切實提高高校體育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區域性;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共享
引言:
本文通過區域性高校體育資源共享的重要性分析,提出了堅持“相對獨立、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的資源整合原則,實現區域內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優化整合、融合共享,旨在為加快區域內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共享與進程,實現高校體育資源優化整合。
1、區域性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共享的必要性
1.1有效提高高校體育資源的利用率
在區域內實現體育資源共享,有效地加強了各所高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增進了合作的可能性,還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和開發高校內的人力、物力等教學資源,縮減了各個高校之間的不足之處,達到資源互補、互用的良性循環。與此同時,在區域內進行高校體育教育資源的共享可以為各個高校的體育教師提供交流教學經驗的平臺,還可以有效地減少維護場館的費用、發放教師工資費用、聘請輔導教師費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體育教育資源的利用率。
1.2引導學生個性的良性發展
實現區域內體育教育資源的共享,學生的選課范圍不再受到限制,可以在不同的學校內進行選課,滿足學生之間不同的興趣和愛好;其次,可以在體育課上鍛煉學生的體能素質。與此同時,在跨校區的選課中,學生會結識不同專業的朋友。在平時的課程中,通過溝通與合作可以增強自身的團隊合作能力,可以加深對于不同學科的不同認識,引導學生的個性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在彼此的交流和溝通中,學生還可以鍛煉自己的能力,為今后進入社會奠定夯實的基礎。
1.3優化配置高校體育教育資源
在區域內實現體育教育資源的共享,可以優化配置體育教育中的資源,統一集中各種分散的優質資源。將教育資源整合統一,一方面可以緩解各個高校教育資源緊缺的問題,減少單一高校配置資源所造成的資源損失,將體育教育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另一方面,統一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可以有效地提升各個高校的辦學效益,在最大限度上提高我國高等院校的辦學質量,用更高水平的教育為社會的各個崗位提供更加優質的體育型人才。
1.4促進區域內各個高校之間關
于體育教學的溝通與合作各個高校的體育教學水平在類型和層次上參差不齊,多少存在著一些差異,通過在區域內實行體育教育資源的共享可以促進區域內各個高校之間關于體育教學的溝通與合作,優化各個高校之間的體育教育資源,彌補彼此之間的劣勢,從根本上提高各個高校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實現學生跨校區選課,可以打破高校原來的辦學狀態,為學生創造更多交流與合作的機會,在日常的體育課程中,學生和教師就可以進行零障礙的“學”與“教”。
2、區域性高校體育教育資源整合的對策
2.1構建區域高校體育教學資源共享的管理機構
高校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高校體育資源也各有所長,有些高校雖然同處相同的區域,但隸屬不同的辦學主體,在體育教學的模式和管理理念上也各自不同。
若要實現區域內校際間體育資源的共享,必須打破高校原有的運行模式,建立與之適應的新的管理機構,只有建立一個區域內高校體育資源協調管理機構,協調區域內高校體育資源共享的具體操作,制定資源共享的相關政策,保障區域內體育資源共享科學、有序地進行。可以成立一個高校區域體育教學聯盟(合作體)委員會,通過這個委員會協調各高校間的溝通、配合、規劃,明確各自的權利、職責和義務,發揮資源的整體優勢,促進區域內高校體育資源共享的長期發展。
2.2構建區域體育教學信息平臺
為了更好地實現區域性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共享,建設與之相適應的體育教學資源共享和科教互動的區域性高校體育教育信息平臺至關重要。通過區域性體育教育信息平臺,實現區域內高校間體育教育信息的交互、共享、分析和統計,可以實現區域內體育教育管理部門間業務與信息的有機融合,加強了體育教學聯盟(合作體)內體育教學管理手段的現代化和教學質量監控。在信息平臺中可發布教學聯盟(合作體)內各校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信息及公布共享資源項目、申請流程等。學生通過信息平臺可查詢校際選修課信息、網上注冊、在線選課,并可以接受網上答疑。通過體育教學聯盟(合作體)內學分互認系統,參加跨校選修,修滿相應的學分。
2.3加強區域內體育教師和學生在體育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加強校際間體育教師和學生在體育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既可以提高已有體育教育資源的利用率,提高辦學效益,還可以幫助教師提高自我認識,完善人格,彌補缺陷,積蓄能量,利于教師個人事業的成功。通過共同組織學術交流、研討及互派體育教師任課、共同承攬完成科研課題等教研活,促進教師之間相互學習,提高體育教學和科研的質量與水平。校際間經常舉行小型體育運動競賽和體育論壇,拓寬了大學生的體育知識面,學生在體育運動項目上能獲得較大的提升空間。
2.4加強網絡體育精品課程建設
目前,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在高校體育教育領域到了廣泛應用,網絡教學作極大地豐富了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構建基于校園網條件下的體育精品課程網絡互動教學系統,使高校體育課程實行網上教師掛牌選課,學生自主選課,實現了區域內高校間的體育課程資源共享,豐富了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最終實現了優質體育教學資源共享,提高了高等學校體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3、結束語
高校區域體育教育資源的共享不但適應了現代高教育大眾化、社會化的進程,也是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優化了高等教育結構,提升了等教育的競爭力。各高校應當轉變思想觀念,加強區域內校際合作,借鑒北京、上海等地區共享的先進經驗,堅持“相對獨立、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的原則實現區域內體育教育資源優化整合、融合共享。同時,打破校際的門戶之見,突破了校際間的限制,大力推進體育資源的網絡化管理,加快區域內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共享與進程,實現高校體育資源優化整合。
參考文獻:
[1]唐朔.長株潭高校區域性體育教育資源整合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7).
[2]劉成;司虎克;莫蘭加.衡陽市高校體育教育資源優化整合發展戰略研究[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8,(12).
[3]郭鼎文,許斌,蓋洋.廣州大學城體育資源的共享和開發[J].體育學刊,2017,(4).
[4]姜同仁.我國大學園區體育資源共享現狀調查分析[J].體育學刊,2017,(5).
黑龍江大學新世紀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項目名稱:地域性高校體育教學聯盟可行性分析,項目編號:2018C02。
作者簡介:張旭,1981年6月,男,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黑龍江大學體育部,講師,碩士,體育教育訓練學。
(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1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