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對幼師高專院校課程建設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幼師高專院校在課程建設中存在對課程建設的長期系統性缺乏認識、教學內容與人才培養目標脫節、教師隊伍的整體教學能力與課程建設要求不匹配、忽視對學生進行應用性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等問題。幼師高專院校應重視課程建設,以人才培養目標指導課程建設,以高水平師資為基礎開展課程建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并加強課程實施監控,完善課程建設操作體系,以切實提升課程建設的質量和效果,培養合格的學前教育師資。
  關鍵詞:幼兒教育;課程建設; 培養目標;課程理念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9)12-0053-03
  一、引言
  課程教學是學校為實現教育目的所開展的基本教學組織形式,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主要載體。學校的教學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課程教學的水平所決定,進而決定人才培養的質量。各高校應積極開展課程建設的研究,不斷潛心探索課程建設的理論和實踐,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隨著學前教育和學前教師教育的發展,幼師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逐漸成為我國目前幼兒園及早教機構教師隊伍的主要來源。課程建設直接影響著幼師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幼師高專類院校要把課程建設當作一項長期的、基礎性的工作來對待。
  二、課程及課程建設的內涵
  課程涉及的內容廣泛,其概念迄今尚無統一界定。此處使用如下概念:“課程既包括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等顯性課程,又包括教育的物質環境、精神氛圍等隱性課程?!闭n程建設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不斷修正和完善的動態過程。課程所包含的內容是課程建設中需要關注的內容,從管理的角度看,有學校整體的課程建設,也有針對具體專業的課程建設。因此,宏觀而言,學校課程建設包括六項任務:專業的師資隊伍、完善的教學內容、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豐富的教學資源、配套的實驗教學和一流的教學管理。具體而言,針對某門課程的建設任務主要包括制定課程目標、選擇課程內容和教材、進行課程設計和講授、完善課程評價體系等。
  三、幼師高專院校課程建設中的問題
 ?。ㄒ唬φn程建設的長期系統性缺乏認識
  首先,幼師高專類院校一般由中專升格而來,本身在課程建設方面存在經驗先天不足的缺陷。教學管理部門和普通教師均認為課程建設是對方的任務,教管部門認為自己只需完成制定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等任務,教師認為自己只需按照計劃和大綱完成授課任務。這種認識上的偏差,導致課程建設責任劃分不清,缺乏有效的推動力。其次,對課程建設的目的和意義認識不到位。很多院校的領導和教師認為課程建設是應對上級要求或評估而進行的“形象工程”,因此在落實課程建設時,所做的僅僅是整理教學文件、組織幾堂公開課、統一規范教案格式等。課程建設缺乏系統規劃和長期性。
  (二)教學內容與人才培養目標相脫節
  教師專業化發展需要以培養合格、實用、專業的幼兒教師為目的。但部分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對合格、實用的幼兒教師界定不清,所選擇的教學內容與人才培養目標不相符。有些院校盲目照搬本科類高校的做法,制定的是研究型人才培養目標,設計的是與研究型人才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其結果往往是受生源水平及學校自身教學條件的限制,課程實施困難重重,培養的人才不符合社會需求。有些院校在課程實施中忽略了學前教師應有的基本專業素質結構,不注重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對學前教育相關理論不加重視,致使課程結構出現偏差,影響了學生的專業終身成長。有些院校只是在原有中專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教學科目或加大了部分課程的課時量,片面地實施課程建設。
 ?。ㄈ┙處熽犖榈恼w教學能力與課程建設要求不匹配
  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建設者,而且是課程的實施者,教師的數量、教學能力都要與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相適應。在教學過程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能夠全面、深入地理解專業培養目標,科學地選擇教學內容,理性地選取合適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并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目前,大多數幼師高專院校的教師隊伍存在著些許不足,有些院校教師數量不足,教師授課任務繁重,沒有多余時間和精力進行課程建設,對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目標研究不夠深入,對課程質量的提高無實際作用。有些院校的教師雖然時間充裕,但教師專業能力水平有限,課程建設質量不高。有些院校的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從事課程建設的教師多是剛參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師,教學經驗不足,教學能力不高,在進行課程建設時理論內容多于實踐,所建設的課程與學校教學實際存在差距。
  (四)忽視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
  幼師高專院校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雖然在院校的培養目標中有“具有很強的社會實踐能力”等表述,但缺乏具體要求,對教學的指導性明顯不足,導致課程內容、課程體系與培養目標相脫節。由于長期以來的教育指導思想與現實相背離,在學前課程建設中存在著明顯的“重理論知識傳授,輕實踐能力培養”的現象。雖然部分院校已經開始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但還沒有將其提到一個應有的高度,實踐教學僅處于從屬地位。
 ?。ㄎ澹┱n程建設經費嚴重浪費流失
  為推動課程建設,教育部對幼師高專院校課程建設給予了一定額度的經費支持。但高專院校在升格過程中,由于領導班子的調整、部分院校領導非專業出身、教師的自主能動性沒有被重視等多種因素,致使一些出版社或幼教集團趁虛而入。這些企業以“幫助院校做課程建設”的名義,伺機推銷自己出版的教材,致使本應用于課程建設、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的經費流失。
  四、加強幼師高專課程建設的建議
 ?。ㄒ唬┲匾曊n程建設,深刻理解課程建設的內涵
  課程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是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需要院校各級領導、教師的高度重視。課程建設既有整體目標,也有課程建設的分目標,因此,幼師高專院校要確定科學、合理的課程建設目標和規劃。課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明確職責,分配任務,各部門分工協作。課程建設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院校持續不斷地總結、改革和建設。  ?。ǘ┮哉_的人才培養目標為指導
  人才培養目標是對畢業生規格質量的具體要求,是檢驗學校辦學質量的依據。幼師高專院校以培養合格的應用型幼兒教師為目的,因此,學校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時要符合這個總體要求。在課程建設中,首先要把人才培養目標放在突出的、指導性的地位上,所做的任何工作都要與人才培養目標相符合,例如在對課程內容建設時,學校要根據目標中知識、能力和技能間的關系,合理劃分理論知識教學、實踐能力培養和技能技巧訓練之間的比例。
 ?。ㄈ┮愿咚綆熧Y為基礎開展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的主體是廣大教師,所建設的課程質量的高低與教師隊伍的整體教學水平是直接相關的,因此,教師隊伍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要強化教師隊伍的實踐能力,只有教師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才能指導學生進行實踐。為此,院校應立足本校實際組織教師到幼兒園一線參加調研、頂崗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為本校教師成長為“雙師型”教師助力;二要加強對教師的業務指導,通過說課、聽課、從教基本功大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引領教師加強課程微觀層面的建設;三要培養一支能力突出的專任實踐教學教師,以加強對學生實踐課程的指導。
 ?。ㄋ模┌l揮教師能動性,加強課程資源建設
  在課程建設過程中,學校既要利用好外部資源,也要重視學校自身的教師資源。教師是課程的組織實施者,因此,教師更需關注課程建設。在幼師高專院校課程建設中,教師的自主能動性是不能忽視的。相同學科教師之間、跨學科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在指導實習或頂崗中與幼兒園之間、教師與專家之間的對話和交往,都會促使教師對課程建設產生思考。因此,幼師高專院校要重視教師自主能動性的發揮,促使教師成為課程建設的主體,激發教師課程建設的自覺性,推動課程建設的順利實施。
 ?。ㄎ澹┘訌娬n程實施監控,完善課程建設操作體系
  為保證課程建設的順利開展,作為課程建設的組織者和管理者,院校應設立專門的校級課程建設委員會,對課程建設的實施進行監控,以保證達到預期目的。在課程建設初期,院校要開展課程評估,對開設課程的意義、任課教師的能力、課程教學內容、教學安排等要素進行審查,以決定課程是否開設,或如何對現有的課程進行整改。在課程建設過程中,院校要對課程進行發展性評價、多元性評價,以促進課程建設工作的推進。在課程建設的中后期,要注意對課程建設進行總結和評估,以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
 ?。┤R槐P棋,促進課程建設各要素系統運作
  全校上下各系統要有效運轉,子系統要服從母系統,各部門協同工作,在課程建設中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關心師生,尊重師生,在課程建設中調動所有人員的積極性,提高教師專業能力,提升課程品質,達到培養合格學前師資的目標。
  課程建設既關乎幼師高專院校的生存、發展,又關乎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這是一項基礎、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常抓不懈。院校的各級領導、教師和管理人員需要靜下心來,從我國學前教育發展的實際需求出發,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善于發現問題、總結經驗,以切實提升課程建設的質量和效果,培養合格的學前教育師資。
  參考文獻:
  [1]王迎蘭.當前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目標設置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11,(11).
  [2]范   潔.三本院校課程建設的現狀及對策[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004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