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當今裝幀設計形式下的傳統線裝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時下紙質書籍以鎖線訂、無線膠裝等裝幀形式居多,傳統線裝裝訂形式在市面上較少。通過梳理線裝方式的形制結構和對當下優秀線裝書籍作品的分析研究,探索在工藝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該如何在裝幀設計中探索符合現代審美價值的線裝方式,來帶動線裝方式的現代化的多元發展。
  關鍵詞:裝幀工藝;裝訂形式;線裝;裝幀設計
  我國古代的冊頁裝幀形式主要包括蝴蝶裝、包背裝和線裝三種。雖然都屬于冊頁的范疇,但其實三種裝幀形式在外部形態、裝訂方法、內頁結構和版式特征上都有共性和差異。線裝這種裝幀方式,是其中最為合理的一種。
  我國古代的書籍裝幀形式從最初的簡策、卷軸到經折裝再到旋風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經歷了漫長的時間長河。傳統線裝書起源于五代,明代中期發展較快,在清代達到頂峰。傳統線裝是中國古代書籍裝幀發展的最后一種形態,也是最成熟的裝幀形式。傳統線裝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己在人們腦海中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印象,它具有鮮明的中國傳統特色,形式古樸,格調高雅,韻味十足,被譽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深受國人的認同和推崇??梢哉f,線裝書是中華文明的集大成之作,是繼承了傳統的造紙工藝、裝訂工藝之后的突破,是傳統書籍文化一個很好的體現方式。
  一、傳統線裝書的裝訂工藝
  線裝書之所以稱為線裝書,是要打孔穿線,一般的書是四眼訂法,較大的也有六眼訂和八眼訂。其中四眼訂法具備中國傳統線裝方式的典型特征,是古代線裝書中最簡單、最常見的款式。確定四眼訂法訂眼的位置的方法也較為容易,先以書本大小來決定“天地角”的位置,天地兩角的針眼位置明確后,將中段部分均分為三份。一般天地角之長寬比為1:2,也可根據書本幅面寬度稍加調整。如果頁數較多,在四眼訂法的基礎上于“天地角”內各多打一或兩眼,此法可同時兼顧強化堅固書角和美觀兩方面,這稱為 “堅角四目式”,依照針眼數量也稱其為六針眼法和八針眼法。堅角四目式大都用于開本較大、頁數較多的圖書,若用基本的四眼訂法裝訂,則會顯得單薄。
  二、線裝書裝訂形式的發展與創新
  線裝書是我國所特有的一種傳統書籍形態,這里的“傳統”不僅僅是歷史上的定義,它還應具有一種傳承延續的概念。在書籍設計發展的過程中,傳統線裝書為研究現代書籍裝幀設計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來源和理論依據。中國傳統線裝書是在裝訂工藝逐漸發展和成熟的過程中產生的,因其造型與風格的古樸與高雅充分體現了傳統書籍文化的魅力,具有很強的符號性、獨特的藝術韻味,從古至今都深受人們的喜愛。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審美觀念和閱讀習慣發生了變化,我們進行傳統的書籍設計時,不能一成不變地采用傳統的鎖線方法和技巧,應該在傳統線裝視覺語言運用方面進行設計的突破和創新。如傳統的線裝書都是從左往右翻頁,所以打眼都是在書的右側,而現在的書則大都從右向左翻頁,所以我們現在的線裝書打眼就要與之前不同,以符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
  電子時代的到來與互聯網的普及帶來的深刻影響也為現代書籍裝幀設計的領域帶來改變。人們不僅注重書的實用功能,也開始重視它的審美價值。這就更加要求書籍設計師具備更具時代感和前瞻性的設計觀,對書籍的整體設計有更加高的評判標準。新型電子閱讀書籍、智能閱讀書籍的出現,使設計師在應對書籍數字化、智能化挑戰的同時仍需肩負本土傳統意識的延伸拓展重任,以表現傳統紙質書籍實體質感和現實感的優勢。
  由于古代裝幀技術的限制,無論是線裝書的基礎四眼訂法,為了書籍更加牢固形成的堅角四目式訂法,還是之后具有麻葉紋樣和龜甲紋樣的麻葉式和龜甲式,其主要都是為了固定書籍內頁服務的。線裝方式裝訂的書冊不僅形式美觀,而且彌補了包背裝易受到翻書拉力的影響而斷開使書頁散落的缺陷。
  線裝方式的本質功能是讓書頁之間的裝訂更為牢固,隨著印刷材料的更新變化,人們的審美眼光提高,線裝方式的使用可以促成更有趣的閱讀體驗,讓線裝散發獨有的魅力。重新認識線裝方式,感受一針一線里的文化血液,并善用傳統線裝方式所擁有的“文化符碼”,在今后的創作里為線裝方式打開更開闊的發展道路。
  書籍是一項時間與空間、動與靜相結合的綜合構成藝術??v觀中國書籍裝訂發展史,書籍裝幀形態種類眾多,特別是機械印刷術傳入后現代裝幀形態的出現,印刷材料和制作工藝的豐富,為線裝方式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選擇。在對一本書冊進行裝幀設計的時候,為迎合文本的內容需要找到一些讓人眼前發光的表現方式,線裝方式也不再受制于形式單一的固定功能,也可以實現信息傳達的功能。
  現代線裝書在設計的時候需要顛覆傳統線裝方式原始的裝訂原則,使其具有開放性。例如,傳統的線裝方式走線時要求線頭要隱藏在孔內,書籍的正反兩面都看不出打結的線頭,使書籍呈現出神龍不見首尾的裝訂效果,這種版面簡潔的線裝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達到裝飾的作用。
  現今多數書籍在裝訂時喜歡采用平裝或精裝的裝訂方式,設計師對書籍進行裝幀設計的時候也經常會采用現今常見的裝訂方式與傳統線裝方式結合的形式,把線裝方式作為書籍本身附屬的具有裝飾性的表現是展現裝幀設計個性的一種手段。線裝書籍中的裝訂方式逐步弱化,使裝飾功能逐漸成為一種較常見的功能,也逐漸使具有裝飾性的線裝方式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
  傳統的裝訂方式因受到當時社會生產力的制約,主要功能在于固定書籍內頁上,無論線裝方式的樣式如何改動完善也始終都無法突破裝訂方式的固有功能,致使每每提到線裝書都會先入為主的認定這就是“中國書”。線裝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名詞之一是好事,中國傳統的線裝方式是繼造紙工藝、裝訂工藝之后的一大成就,是中華文明的集大成之作,是在數百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漸積累而成的,在一定程度上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但這也可能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在迫切需要發展線裝方式的今天,雖說已經對線裝方式進行創新思考,但還是有許多人固步在對傳統線裝方式傳統的思想觀念中,牽絆了線裝方式創新發展的腳步。   線裝書象征功能的強大作用力,無法磨滅,也無法忽視。線裝方式的使用沒有被限定題材的范圍,對待線裝方式的使用范疇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線裝書的象征功能性其實就是時代功能性,這是由線裝方式出現和發展的時代所決定的。當今線裝方式的發展就要打破原有的指代性和象征性,打破題材限制跳出我們曾經為自己畫的“牢”,為線裝方式的新時代功能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譬如,西方也有西方的線裝方式,但也可以在進行裝訂設計的時候為外文書籍嘗試使用中式線裝方式,現今就有不少外文書籍采用中式線裝的裝訂方式。國外設計師選擇線裝形式裝訂并不是因為線裝方式是中國書的象征,而只是出于對中式線裝的好奇和敬佩,而嘗試一下中式線裝形式和外文文本的中西文化碰撞會帶來怎樣的設計效果?,F今許多國內的書籍設計師在裝幀書籍的時候也會嘗試線裝方式與西方文化的搭配設計。
  線裝方式中應用新材料和新工藝是傳統線裝方式必然要經歷的道路之一。設計師在進行裝幀設計時應與時倶進,不要認為線裝方式是傳統的裝幀方式,不要認為現代的產物與線裝方式毫無關系。設計師要時刻關注技術和藝術的結合趨勢,深入了解不同種類的紙張有哪些不一樣的特性、不同的印刷工藝之間有哪些不一樣的區別,裝訂工藝及裝幀材料的表現力是怎樣的。當然,在嘗試線裝方式與新材料新工藝的藝術碰撞時,除必須掌握相關領域的相關理論知識,同時也需保證所使用的新工藝和材料與書籍的內容是相吻合匹配的,這樣設計出來的線裝作品才是具有美感的。現今,線裝方式應用在現代裝幀設計中時,無論是裝訂材料還是承印物材料都有了更多的選擇。
  三、結 語
  傳統線裝書籍本身就是一枚別致的中國特色符號,自身的文化價值極高。書籍的線裝方式時至今日一代一代的設計師嘔心瀝血,在原有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的工藝和技術,使之在各個維度符合現代審美需求。在大工業機械生產的千萬本同樣形態的書籍中,線裝方式的手工穿線隱含著一種人性的溫暖,裝訂形式是至善至美的。但隨著書籍承載信息功能的轉化,線裝書作為一種文化藝術品,需要引起現代人情感的共鳴,裝訂形式也應該結合時代的需求,運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進行發展和創新,把具有傳統人文氣息的裝訂方式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不慕古卻飽浸東方品位,不崇洋又煥發時代精神,讓古典味道與時尚氣息并存。
  參考文獻:
  [1]王曼蓓.中國古代冊頁裝幀形式的類比[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7(1).
  [2]謝晉業.關于書籍設計教學的手工鎖線裝訂工藝研究[J].美術大觀,2014(11).
  [3]劉軍.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書籍裝幀中的運用[J].美術觀點,2018(11).
  作者簡介:
   馬月,男,伊犁師范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數民族藝術文化研究美術。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027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