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從“2019年IPTV 4K新春音樂會”來看當今音樂會轉播形式的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電視平臺轉播音樂會的習慣由來已久,早在1987年,奧地利維也納就與中央電視臺達成了相關的合作協議,開啟了電視臺轉播音樂會的先河。從此,更多的觀眾在電視上能夠足不出戶地感受交響樂團的氛圍。隨著時代科技的進步,對于在音樂會演奏內容完整轉播的基礎上,如何豐富音樂會的視聽內容、加大觀眾的感官體驗,并挖掘出更深層次的意義,音樂會的轉播團隊都在進行不斷的革新和嘗試。
  關鍵詞 音樂會;轉播;科技進步;形式創新;內容豐富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36-0068-02
  隨著傳播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時代環境的變化,在當今的傳播環境中,觀眾對于傳播內容的豐富性與互動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這種需求,負責音樂會轉播的團隊開始摸索新的拍攝思路,在音樂會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的內容元素,采取更豐富的轉播方法,在加大觀眾的沉浸式體驗中更費心力。正如學者王瑞芳所言:“電視文化是對多元文化的綜合與兼容,是對各種思維方式創造性地開掘和互動?!倍剿鬓D播手段的創新之法,既是一種轉播思維的革新,也是電視文化的體現。本文以2019年IPTV網絡電視4K新春音樂會的轉播為例,對音樂會轉播形式的創新,進行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
  1 音樂會轉播主題化,引入節目制作思維
  在這次4K新春音樂會中,音樂會的制作團隊將此次音樂會的主題定義為“5G真視界,樂享新生活”,分別從“科技發展和生活變化”這兩個角度出發,利用當下最新的4K技術進行音樂會轉播,抒發對即將到來的5G時代的展望。
  這種在音樂會的轉播中添加主題、進行觀點表達的方式,與國外的音樂會有很大不同。國外轉播的音樂會大多以節日慶典的形式為主,帶有濃厚的節慶意味,除非出于政治考量,一般不會過多地設定其他主題。但在國內舉辦的音樂會,許多平臺端轉播的音樂會都會在原有的音樂內容的基礎上賦予一些特定的含義。例如央視2019年新年音樂會中,制作團隊在音樂會本身的內容上添加了大量主持人串詞的部分,串詞的內容大多與中國過去一年的重大事件相關。因此,弘揚國力,凸顯國家進步,成為了央視2019年新年音樂會的主題。為了響應這一主題,央視音樂會演奏的音樂也與串詞內容、主題思想息息相關。但是,這些音樂會即便含有主旋律的表達,制作團隊卻也并未將之具體化、形象化地呈現出來,僅僅停留在表演層面。而在IPTV新春音樂會中,制作團隊便定下了“5G真視界,樂享新生活”這一基本主題,同時這也是團隊策劃的一個制作動機。于是如何引導觀眾理解主題、深入理解“5G”時代,便是團隊進行音樂會各方面策劃籌備的一個內在驅動力。在這一制作動機的驅動下,制作團隊以音樂會的轉播技術的革新為切入點,通過增設演播室嘉賓談話環節、室外街采等環節,將這些訪談內容穿插在音樂會的內容之中,在豐富音樂會內容的基礎上,完善音樂會的主題表達,不再浮于表面,帶領觀眾切身了解到科技進步給生活帶來的種種變化。這種策劃方式與制作真人秀節目的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一般來說,節目團隊在制作真人秀的時候,通常會在節目開篇提出“制作動機/邏輯動機”這一概念,然后通過嘉賓訪談或者各種節目設置來告訴觀眾“為什么我們制作這一檔節目”,引導觀眾理解節目主題。音樂會的制作團隊利用相同的制作思路,從音樂會轉播為切入口,將此次音樂會的轉播主題化,更好地引導觀眾理解“5G時代”,完善主題表達。
  2 轉播技術和方式革新,營造“身臨其境”的全民音樂盛宴
  這次的音樂會在轉播技術上,也有所創新。本次音樂會的轉播全面采用最高清的4K轉播技術,布置多個機位,分別從多個不同的角度,配合交響樂的不同聲部全程進行轉播。正如轉播團隊的4K技術轉播工程師石家瑞所言:“4K超高清電視,分辨率更高,清晰度更高,更加逼真?!笔褂?K技術,高音質、高畫質,為觀眾在聽覺和視覺上帶去身臨其境之感。
  而且,為了能給觀眾在觀看音樂會時提供更好地視聽體驗,制作團隊還采用了當下十分流行的“觀看掃碼”方式,并在掃碼的視頻內容中采用了VR交互裝置的技術,讓觀眾能自由選擇不同的機位,隨意切換視角,幫助觀眾能從更多不同的拍攝角度全方位地欣賞音樂會的演奏情況,營造不在現場卻勝似現場之感。
  另外,為了體現IPTV作為網絡電視的互聯網傳播性能,也為了能更好地展現當下網絡信息通訊技術的發展對音樂轉播的影響,制作團隊還將演播室、音樂會表演場地分別設置在北京、天津兩地,利用當下最先進的互聯網通訊技術實現了北京天津兩地的實時互聯、大劇院和演播廳的緊密互動,跨越兩大時空,更好地體現了音樂藝術與科技進步的彼此融合和相互碰撞。
  同樣,也是基于IPTV的網絡交互性,制作團隊還決定在音樂會轉播過程中與觀眾進行線上互動,觀眾們可以在各地IPTV的微博頁上進行互動,發表看法。音樂會的這個轉播思路緊密貼合了互聯網受眾的思維習慣,讓觀眾能夠真正參與到音樂會中去。這樣既能使網絡上的年輕觀眾能更好地接受和欣賞古典音樂的藝術之美,也使原本歷史沉淀已久的古典音樂顯得更為年輕化、更具時代特色,整場音樂會也愈加大眾化和接地氣。
  制作團隊的這種創新,一方面有利于為觀眾帶去更好地觀看體驗,緊跟社會潮流,讓觀眾真正參與到音樂會中,實現了較小眾的古典音樂的大眾化傳播,體現大眾傳播的思維。另一方面則依靠科技的進步,將最新科技運用到藝術傳播中,體現科技進步的深層次含義。
  3 增設多個板塊,多線敘事豐富視聽內容
  1)演播室環節。這個演播室便是制作團隊設置的第二現場,又稱虛擬演播室。邀請了一個主持人和兩個名人嘉賓,他們將以“音樂會的轉播手段”為切入點,共同盤點這幾十年來的科技進步并暢想5G的到來對人們生活的改變。演播室邀請的主持人是清華大學中素有“才子”之稱的梁植,兩位名人嘉賓分別是臺灣“名嘴”陳文茜和“科技狂人”薛來。從這三位嘉賓的組合來看,制作團隊在選取嘉賓方面用意頗深。首先,這三位嘉賓都是高知背景,學歷高,思維廣博,平時留給社會大眾都是社會精英、知識分子的形象,因此由他們來負責演播室中闡述科技發展的任務,觀眾會更有信服度。其次,這三位嘉賓的年齡跨度也比較大。陳文茜作為50年代末生人,代表的是六七十年代的生活方式,而梁植和薛來分別作為“80后”和“90后”,代表的是他們那個年代的生活?;诖耍患钨e談論的話題內容也更加全面,例如,談論到音樂體驗方式的更新,既有黑膠唱片又有手機;談論到國民通訊手段的變革,能從2G談到5G等。三個嘉賓分別從不同的年代,以不同的身份和角度出發,來討論5G技術革新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才能更為全面、客觀地表達出這幾十年來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化。
  另外,演播室內還采用了科技感十足的設計,將嘉賓置身其中,使整個虛擬演播廳頗有未來世界的意味,呼應了主題。而且,在演播室中,制作團隊還將音樂會中的演奏樂曲視覺化呈現,將樂曲可視化,拓寬了音樂空間,為觀眾植入了真實情景,讓觀眾能更好地理解與感受音樂,給觀眾帶去更好的視聽體驗。
  2)幕后采訪板塊。在許多音樂會中,都有幕后采訪這一環節,主要安排在音樂會開場前后及中場休息階段,由專業的外景主持人去探訪交響樂團的表演團隊,為觀眾展現音樂會的幕后花絮。但是,這次的4K新春音樂會,除了探訪表演團隊這些基本內容外,還加入了對4K轉播團隊中的技術專家、電子通信行業專家等科技專家的采訪。制作團隊將這些采訪內容有機地嵌入兩大現場、實現內容聯動的同時,讓觀眾能更好地通過音樂會轉播這一契機,了解科技進步的意義。
  3)街采板塊。為了突出新春氣氛,營造全民聯歡的氛圍,音樂會的制作團隊還深入到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隨機對路人進行特定的話題采訪。在采訪中,受訪者緊扣音樂會主題,從個人生活回顧、科技的進步、跨地過年等話題出發,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發表想法。
  4 結論
  科技進步與藝術發展是相輔相成、緊密相連的,科技進步不僅能為藝術傳播創造更好的文化環境、提供更好的傳播手段,也能促使技術與藝術,科學與美學的相互結合、相互轉化,為欣賞者們帶去更好地審美體驗。IPTV的4K音樂會,便是一場緊緊圍繞著科技進步而展開的藝術盛典,在形式創新上有很多的借鑒意義。當然,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認為這種做法,給予原本純粹的一場音樂會太多的含義,顧此失彼,反而超出了音樂本身,失去了音樂藝術的本身意義。因此,如何平衡創新和藝術本身的關系,咱們國內的音樂會轉播團隊還有很多需要思考的地方。
  參考文獻
  [1]王瑞芳.電視—音樂傳播的雙刃劍——以“奧地利新年音樂會”轉播為例[J].現代傳播,2008(3).
  [2]冷眼君.真人秀的制作動機到底重不重要[J/OL].冷眼看電視,2019-4-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7396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