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傳統年畫“五色”在裝飾畫中的應用與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傳統年畫中的“五色”是中國傳統色彩的代表顏色,與中國哲學的“五行說”相聯系,形成了中國傳統的五色觀,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蘊含著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底蘊。對于當代設計來說,傳統“五色”本身的民族性色彩,不僅為現代裝飾畫設計帶來了濃厚的歷史韻味和豐富的視覺感受,更擴大了現代裝飾畫設計的發展空間。因此,文章通過對傳統年畫中“五色”的分析,聯系現代裝飾畫設計,將民族傳統與現代技術相結合,讓現代裝飾畫設計充分傳承民族文化,將民族文化的精髓傳播開來,使中國設計在世界舞臺上獨樹一幟。
  關鍵詞:“五色”;現代裝飾畫;傳統年畫
  基金項目:本文系鄭州信息工程職業學院課題“傳統年畫‘五色’在裝飾畫中的應用與創新”(ZZ2018-0908)研究成果。
  一、簡述傳統年畫之“五色”
  經過千年的文化的沉淀與演變,以及傳統哲學思想的影響,最終形成了以年畫為代表的傳統色彩體系“五色觀”。通過對傳統年畫色彩中“五色”即“白、青、紅、黃、黑”的了解,更好地抓住傳統色彩特征,為其在現代裝飾畫設計中的應用與發展打基礎。
  (一)傳統“五色”的民族特點
  純色在年畫中運用廣泛,這是我國民間藝術的特點,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效果,然而這種強烈的視覺追求,是源于一套指代和象征作用的用色規范。
  中國傳統“五色”產生較早,萌芽于原始社會時期,但真正意義的確立卻得益于“五行說”?!拔逍姓f”是我國傳統文化哲學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內容之一,“五色”與“五行”有著密切的互相連接的關系?!鞍?、青、黑、紅、黃”分別與“金、木、水、火、土”相對應,以五為基數,通過五行來配五色,形成了以“五色”為基礎的中國傳統色彩的體現。而年畫作為一項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自然繼承了中國傳統色彩“五色觀”的特征,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裝飾畫藝術。
 ?。ǘ膫鹘y文化的角度看“五色”的色彩表現
  色彩最能展示出視覺效果,合理地運用冷暖、色相、對比與調和,可以營造出不同的色彩氛圍,帶給人們不一樣的心理感受。然而,在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色彩被賦予了嚴格的等級制度,逐漸形成了“五色”為正色,象征尊貴,而其它“間色”則為卑賤之色。以黃色為正色之首,從隋唐開始,正黃色即為皇室專用色,濫用即犯上,“尊尊卑卑,不得相逾”。
  在封建社會,黃色即通“皇”色,是皇權的象征,代表著財富和權力。它是驕傲的色彩,光芒萬丈,如在皇家建筑中,其黃色的屋頂尤為突出。
  青色即萬物生長的青春萌動之色,古詩詞中寫到青色的句子不絕于耳,所謂“楊柳青青江水平”,亦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名句,都足以證明青色在古時受人喜愛的程度,因而也賦予了青色自然的力量。
  紅色又稱朱、赤,是我國民間最受歡迎的顏色,有喜慶、祥和之意。凡節日用到的主要顏色均為紅色,喜事亦可稱之為“紅事”,女子的妝顏亦可稱之為“紅妝”,因此紅色也就成了中國紅、民族風的代表。
  白色又稱為素色,有空無虛靜之意。佛教推崇白色,即有“白者,菩提心”之說。白色服飾的觀世音菩薩形象比比皆是,然而白色在中國也有衰老、死亡之義,但俗語有云“女要俏,一身孝”,即使一身素色,也有擋不住的俏麗,也阻擋不了你們對白色的喜愛。
  黑色又稱玄色。道家的玄學,意在道義的微妙難以言盡,因此道家推崇黑色,其道骨清風,形而上學的思想也進一步影響了唐宋以來寫意水墨畫的發展。山水畫中僅靠墨色暈染即能表現出遠近虛實,因而雖黑色屬于無彩色系,卻在古代中國有其獨特的地位。
  二、傳統年畫之“五色”在現代裝飾畫中的應用
  不深入了解過去,發展也就無從談起。無論是中國年畫還是傳統的“五色觀”都有其久遠的歷史,而當代藝術的發展更是百花齊放,門類繁多,但其發展始終離不開中國傳統的“五色觀”。“五色觀”在當代社會中的應用也越來越重要,深入了解傳統“五色觀”,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重建當代色彩體系,才能設計出既有民族特色又能走向世界的現代裝飾畫新形式。
 ?。ㄒ唬﹤鞒信c融合
  傳承的重點就是要建立在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上,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之上,要透過形式把握其中的精神內涵,將對傳統文化內涵的情感自然地流露在設計作品中。與民間元素相互融合的重點不是對傳統色彩的死記硬背,應該是對民間色彩的深入了解,對傳統元素的深刻體會,充分的進行傳承與融合。對傳統色彩觀念深入地解剖與透析,使中國年畫中的“五色”在現代裝飾畫的設計中充分傳承與融合,更快更好地向前發展。以現代的審美觀和設計理念,對傳統年畫體系中的“五色”元素加以篩選、改造、提取,達到取“形”、延“意”、傳“神”的效果。
  創造是借鑒的進一步發展,而借鑒是任何創造的基礎,要在借鑒中創造,但過多的借鑒會使圖像語言失去原創性和時代感?,F代的裝飾畫設計必須具有獨創性和新穎性。傳統“五色”在潛意識中作為民族色彩對人們形成了視覺經驗,視覺經驗從熟悉到陌生再到熟悉的變化,就是將傳統色彩元素注入現代裝飾畫設計的過程。
  對于現代裝飾畫設計來說,巧妙地運用傳統“五色”,而又不拘泥于傳統“五色觀”的框條概念中,賦予傳統色彩新的意義和形式,簡化其原有的圖騰形式,保留其原有的色彩純度,以現代化的語言展現出來。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與現代感的設計思潮相融合,不隨意刪減,或者胡亂拼湊,而應該是在對中國民間傳統文化深入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滲透與結合。
 ?。ǘ﹦撔屡c超越
  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就是為了能夠創新和超越,真正的傳統推動人們前進,它應該是不斷進步的產物。沒有超越的傳承是蒼白無力的,沒有創新,傳統文化也必將衰竭。但這種創新與超越是建立在對傳統元素傳承的基礎之上,而不是完全摒棄傳統,重新創造風格。我們要賦予傳統色彩新的表現形式,從而使傳統“五色”在現代裝飾畫設計中展現出新氣象。
  在歷史的不斷發展演變中,設計也駐足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地展現出新風格。將新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與傳統“五色”相結合,才能設計出具有時代特點的新樣式。一切優秀的設計都是綜合不同地域的特色與文化,結合前人的設計與理念創作而成的。因此,要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作品,必在兼收外來思潮的同時,吸收傳統文化的精髓,豐富現代裝飾畫設計。   三、傳統“五色”在現代裝飾畫設計中的發展
  傳統“五色”是歷史的,是民族的,有強烈的傳統文化做支撐,將其導入現代裝飾畫的設計中,并具有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更好地傳達出設計的文化意義,使設計具有獨創性和象征性。在人們傳統的價值和認識觀念里,色彩自然而然地成為為人類服務的工具。在傳統的色彩觀念中,五種顏色是不同的身份、異樣性格和優劣品質的代表,色彩被安排了不同的意味涵義。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中,只有對應了這種民間傳統的色彩認識,才是美麗的,也是高端的和祝福性的。在現代設計中,大膽用色是好設計的開始,不必局限于傳統,這樣才能將現代裝飾畫的發展更好地向前推進。
 ?。ㄒ唬┌盐諅鹘y色彩的文化氛圍
  民間傳統文化是一個完全成套的理論基礎體系,本文從全局掌控傳統色彩的布局分配,從而可以使傳統“五色”以多種形式、多種角度展現出來,在呈現出絢爛奪目視覺效果的同時,并蘊含著傳統色彩的文化。在現代裝飾畫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傳統的色彩搭配和用色手法。如2008年奧林匹克吉祥物福娃的創造,就是將民間傳統年畫“五色”很好地實踐與發揮的優秀實例。由此可以得到啟示,傳統年畫中的“五色”能很好地運用到現代裝飾畫設計中去,傳統“五色”可以與現代手法相結合,以平面的效果展現出來。因此,在現代裝飾畫設計中,對傳統色彩的運用,不是簡單地模仿和直接挪用、照搬,而是透過文化的層面,經過理性分析和感性認知,將色彩重新歸納、組合與創造。在現代設計的環境中,要巧妙地把握傳統色彩的文化氛圍。
 ?。ǘ┖侠硪脗鹘y元素
  將民間傳統元素與現代化的手段相結合,創造出新的藝術形式,引入傳統色彩,營造出全新的視覺感受。具體來說,就是在創作中將傳統的色彩關系,用現代的結構、表現形式等新的手法,通過反復、組合、構成的創意方式,形成新的設計思路,并以此為基準進行深入創作。
  傳統裝飾畫中的圖案紋樣大多以重復、對稱的組合形式出現,且多用對比色進行搭配。在現代裝飾畫設計中,可以打破傳統,在保持傳統元素的同時,通過層次、漸變和韻律,形成符合現代審美的新形式,且又使作品中體現出濃郁的中國意象美。精巧的設計向我們展現了全新的時尚氣息,更保存了作品的傳統美,增加了生命力。
 ?。ㄈ┙梃b中國繪畫的發展之路,走向全球化
  在近一百多年的中西文化交融中,西洋繪畫對中國山水畫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材料上,借鑒了西方油畫的顏料,將現代色彩對比與傳統筆墨蠟染印造有效地融會貫通,將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層次感、意境美充分繼承與發揚。流暢的線條,飽滿的顏色,水墨色彩與油畫顏料兼容并置,從而達到厚重與清新并存的視覺效果。對于現代裝飾畫設計來說,其亦有足夠的能量來吸收消化傳統元素與外域文化的不同特點,在保持中華民族傳統特色的同時兼具設計的時代感。
  四、結語
  中國年畫中“五色”不僅蘊含著歷史文化的內涵,更帶有濃厚的神秘色彩,運用于現代設計,能強化民族情結。但在設計實踐的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將傳統元素融入現代設計,使傳統元素得到更好的應用與發展,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色彩是始終貫穿于設計過程中的美學部分,其產生的視覺效果是設計創造最重要的實踐方式。研究傳統年畫中“五色”與現代裝飾畫設計融合的方式及途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立足于本土,才能更好地將傳統“五色”在現代裝飾畫中應用,才能促進現代裝飾畫的發展,從而設計和創造出更多更好具有中國味的作品。
  參考文獻:
  [1]姜澄清.中國人的色彩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2]王毅.中國民間藝術論[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3]王玉.從楊家埠木刻年畫看中國傳統色彩觀[J].傳統與創新,2012(5).
  [4]王文娟.五行與五色[J].美術觀察,2005(3).
  [5]門德來,唐嵐.中國傳統色彩研究之紅色崇拜[J].南方論刊,2010(10).
  作者單位:
   鄭州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030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