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陽新縣新型工業化的發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本文對陽新縣新型工業化的發展展開了研究,研究發現,新型工業化有利于為陽新縣新型城鎮化提供動力、促進陽新縣城鄉一體化、實現陽新縣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實現陽新縣新型城鎮化的生態宜居。陽新縣發展新型工業化,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良好的工業基礎等有利條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工業結構不合理、產品技術不夠高、發展環境不良好等制約因素。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促進陽新縣新型工業化的發展,需要做優化工業結構、提高產品技術、優化工業發展環境。
  【關鍵詞】 新型工業化; 新型城鎮化; 陽新縣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in Yangxin County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in Yangxin County, and finds that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 is beneficial to provide power for the new urbanization of Yangxin County,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Yangxin County, and realize the new people-oriented urbanization in Yangxin County. To realize the ecological livable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in Yangxin County. Yangxin County has developed new industrialization, which has rich natural resources, good industrial foundation and other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has also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but there are still unreasonabl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low product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s not good and other constraints.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in Yangxin County in the process of new urbaniz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improve product technology,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Keywords] new industrialization; new urbanization; yangxin county
  1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陽新縣經濟實現了較快的發展,特別是近十年以來,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但經濟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當前,陽新縣也處于“四化同步”的進程中,通過積極實施產業強縣戰略,大力推動新型工業化,工業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陽新縣新型工業化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對推動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諸如面臨一些問題。在這種背景下,通過對陽新縣推進新型工業化所遇問題的原因進行剖析,提出破解現實困境的對策建議,有利于促進陽新縣的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發展。另外,研究陽新縣新型工業化及其加快發展的策略,可為類似于陽新縣工業發展水平的地區研究與實踐提供參考意見。
  2  陽新縣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有利條件
  2.1  自然資源豐富
  新型陽新縣礦產資源豐富,礦產資源種類多。陽新縣現已探明礦藏40余種,金、銅、水泥用灰巖等礦產資源儲量居于湖北省的前列。其中銅礦查明資源儲量112.07萬噸,占全省查明儲量的25.23%,是全國九大銅生產基地之一;金查明資源儲量67.48噸,位居全省前列。豐富的金屬、非金屬資源為發展新型工業化的相關產業提供了資源條件。陽新縣農業資源豐富。2018年,全縣水稻常年種植面積已超過在72萬畝以上,玉米種植面積13萬畝以上,油菜已超過40萬畝,蔬菜復播面積超過26.7萬畝。陽新縣已初步建成了糧油、茶油、蔬菜等八大資源基地。豐富的農業資源適宜發展農產品加工業.
  2.2  工業基礎良好
  陽新縣在“十三五”期間,已初步形成了以建材、冶金及機械加工、醫藥化工、輕工紡織四大支柱產業為主導的工業體系,產業正逐步走向集群化發展;2018年,新型建材、機械制造、醫藥化工、輕工紡織4大主導產業總產值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的總產值超過90%,創歷史新高。陽新經濟開發區入園企業達100余家,初步形成城北、城南兩大產業群,園區產值已過百億元,而且陽新經濟開發區加快擴容步伐。濱江工業園從無到有,成功獲批省級工業園區,園區內醫藥化工和循環經濟“兩大產業園”已經初具規模。
  3  陽新縣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制約因素
  3.1  工業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向亟待調整
  首先重工業比重過高。以機械制造、新型建材等大支柱產業為主的重工業比重過高,而以輕工紡織為主的輕工業比重過低。以建材、冶金及機械加工、醫藥化工的重工業占比高達80%。其次是新型產業發展滯后。陽新縣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低,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少,產業總產值低;用于新興產業的科研經費占地方生產總值的比重不到 1%。再次是農產品加工業比重過低。陽新縣目前涉農的加工企業200多家,但截止到2018年,農產品加工企業總產值不足200億元。   3.2  產品技術不夠高,競爭優勢亟待增強
  在“十三五”期間,陽新縣工業產品的技術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大多數產品技術仍然不高,大多數產品仍然是初級產品、中間產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較高的高加工產品、制成品較少。陽新縣產品技術不高主要有二個原因:一是陽新縣工業產品技術進步長期存在著投入不足的問題。政府在科學研究方面的財政投入過少,2018年陽新縣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不足1%;二是信息化建設滯后方面也制約了產品的技術進步。信息化建設的缺乏使得人們交流獲得信息溝通的機會減弱,使很多的工業企業難于與周邊的大城市接軌。
  3.3  基礎設施不完善,發展環境亟待改善
  陽新縣基礎設施不完善、發展環境不好主要表現在在金融體系、人才資源等方面。金融體系問題又主要表現在普惠金融落后,中小企業融資難。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大多傾向將資金借貸給陽新縣的機械制造、醫藥化工、新型建材等大企業,而沒能好的服務于類似紡織業等小微企業,造成陽新縣的許多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陽新縣勞動力資源豐富,但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 使大多數高素質人才流入臨近的武漢等地發展,大約30萬人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工作,造成陽新縣人力資源的大量流失。
  4  陽新縣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政策建議
  4.1  調整工業發展方向,優化工業結構
  陽新縣要大力培育新型產業。加快建成中廣核風電、美順和電子等重點項目,著力打造清潔能源、電子信息、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基地。要引進先進的工業技術,加快建材、冶金等資源型產業的技改創新步伐,不斷提升工業生產技術和裝備水平。其次要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市場潛力很大。陽新縣可以依托豐富的農業資源,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高產品附加值,延長產業鏈,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
  4.2  提高產品技術,增強工業競爭優勢
  企業要加大科技改造、創新的資金投入,提高員工技術水平。同時政府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重點扶持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工業企業。陽新縣要緊緊圍繞冶金、建材、化工等資源型產業,加快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借助信息化推動產品的技術進步。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工業,在產品設計、生產等多個環節,加大推廣對提高傳統產業生產工藝和技術創新水平有重大影響的信息技術成果,提高工業生產全流程的信息化水平。
  4.3  完善基礎設施,優化工業發展環境
  針對金融體系不完善現狀,要完善融資體系。要進一步深化銀企合作,暢通銀企信息溝通渠道,加強銀行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增強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大力發展籌資和融資等各種社會中介機構,整合各類資源,做大做強城投、交投、房投和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等投融資平臺,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化服務。針對人才資源缺乏的劣勢,陽新縣政府要強化智力支持。陽新縣政府要制定引進工業人才的優待政策,著力引進一批能夠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人才;要大力培養人才,健全人才資源培養、開發體制機制,加快建設以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城鄉技能人才為主體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1] 任保平.西北地區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制約因素及其戰略定位田[J].寧夏社會科學,2014(5):35-39.
  [2] 曹建海,李海艦.論新型工業化的道路[J].中國工業經濟,2013,(1):57-6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035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