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優補差,踐行分層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針對我校城鄉結合生源狀況在英語學習中出現的兩極分化現象給英語教師教學帶來的難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僅要面對全體學生,還要關注每個學生個體,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有收獲。而這勢必要求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尊重他們個體間的差異,有意識地將整個班級分層,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層教學,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關鍵詞:生源差距;個體差異;分層教學;優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3-0081
一、問題的提出
在現行的班級授課制條件下,如何讓教師在面對個性差異較大的眾多學生教學,最大限度地調動和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真正大面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作為中學英語教學的一線教師,筆者認為在課堂中需要我們英語教師正視現實,正視學生的個性差異,擯棄傳統的“一刀切”“齊步走”等教學模式,對不同素質的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將學生分成高層次(優秀學生)、中層次(中等生)、低層次(較差學生)三個層次,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特點,運用多種方法,設計出既符合教材內容,又與學生認知過程相協調的教學方案。力求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有難有易,做到層次化,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各有提高,以適應學生日益擴大的個性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得到長足的發展,求知的滿足與成功的體驗,從而達到提高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
二、分層教學的理論基礎
1. 因材施教理論。在我國,分層教學理論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偉大的教育學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教育思想,它不僅是中國教育史上的瑰寶,也是分層教學的最早理論基礎。根據當前班級授課制教學條件下,要實現對教育對象的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根據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對他們給予不同的學習指導,對他們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充分調動起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以便使每個學生都獲得最大可能發展的教學理論。
2. 合作學習理論。合作學習是一種較常見的教學形式,它是在分層教學活動中,把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異質同組組合,加強相互溝通,共同學習,以彌補在分層教學中學生學方面表現的不足。各小組成員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1)組長不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還要對組里其他同學的學習負責。(2)各小組同學間有機會互相探討,互相幫助,共同完成作業。(3)小組各成員都應該努力為提高組內共同的學習效率而進行合作學習。
3. 最近發展區理論。英語的分層教學有其心理學依據。教育心理學家維果茨基通過研究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理論。他認為每個學生都具備兩個水平:一是他們已經達到的水平,二是他們可能要達到的水平,這兩個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把握好最近發展區,就能根據學生的情況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當然,每個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學中要想取得最大發展,教師就必須在班級授課制條件下進行分層教學,根據不同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進行分層教學。
三、分層教學遵循的原則
1. 可接受性原則。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可接受行原則要求教學的安排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的可能性,使他們在智力、體力、精神上都不要感到負擔過重?!蔽覀冊诔姓J學生存在個性差異的基礎上,為所有學生提供適合他們各自發展的教育,這也體現了教育的平等性原則。
2. 激勵性原則。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內在心理狀態。教師要善于用語言和行動鼓勵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幫助各層次學生“跳一跳,就夠著”的最近發展區,促進他們的最優化發展,積極為他們創設成功的機會。
3. 靈活性原則。根據學生不同時期的學習情況,要求實行階段性調整,使分層具有動態性,使每個層次學生在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展,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并促進他們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
四、分層教學的具體辦法
對于如何分層是有一定講究的,通過筆者和學校各位教師的共同努力探討,得出分層教學的具體實施可以從教學備課、上課、練習、作業、考評等幾個環節中得到體現。
1. 備課分層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認真鉆研教材和英語教學大綱,對學生實行彈性分層,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制定科學合理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并弄清楚學生要達到的共同目標和各層次教學要達到的目標。比如:我在教學lesson 2 Good manners這課時,我的設計方案是:本課學生要達到的共同目標是:掌握新單詞、理解課文,并根據各層次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和接受能力,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
?。?)對于英語基礎扎實的高層次學生,我不僅要求他們完成共同目標,還要求他們能夠根據自然、有意義的語言交際活動情景,運用所學的知識在公共場所和朋友禮貌對話。比如:學生A和學生B見面后進行相互的禮貌問候,并綜合運用見面的禮儀(Glad to meet you/How are you ?/How do you do?)用語,并延伸到中西方用餐時的禮儀和生活中的道歉致謝用語,達到英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能力的要求。(2)對于英語學習水平一般的中層次學生,我要求他們會拼讀單詞(Word Bank),熟讀并理解課文,并在課文中劃出介紹Good Manners相關句型,課下去模仿運用,達到英語的聽、說、讀三方面能力的要求。(3)對于英語成績較差的低層次學生,我只要求他們會拼讀單詞、理解課文、能用最平常的禮儀和別人問候。這樣設計教案,不僅落實了大綱的要求,又完成了既定的教學任務,真正做到了為優等生提優和為后進生提供輔助性學習的目的。
2. 教學分層
?。?)高層次學生以放助學 放中有扶,少講多練,重在指導學生自學,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并培養他們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解題的技巧。比如我在教學Protect the Environment, Protect Ourselves這課時,我會先給他們講一些閱讀技巧及注意事項,再提出問題,要求他們閱讀課文以后回答,同時在課文中畫出本文的關鍵詞和重點句子,用自己的話在小組里作簡單陳述,互相分享學習成果。要求每組成員采用互補的原則,討論解決存在的問題,如果小組內發現了解決不了的問題,讓他們在全班面前提出來,最后由教師引導解決。
?。?)中層次學生和低層次學生以扶助學
扶中有放,讓這兩個層次的學生在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和訓練基本技能上下功夫,掌握必要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精講精練。比如在處理new words and phrases時,我會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拼讀方法,并熟記它們,同時借助一些簡單的問題幫助他們理解課文。他們只要能聽、說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就達到了我們教學目的的要求。
(3)各層次學生以幫助學
在平時的課堂英語教學實踐中,對于簡單的練習我會讓高層次學生幫助低層次學生,通過兩個層次學生之間的互動,促進他們的共同進步。當然,我會在分層教學中有意識地在班級營造“互學”“互幫”“互超”的良好學習氛圍,主動調動整個班級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推動英語教學。同時,對于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我會讓各層次學生間相互影響,耐心引導。
3. 練習分層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都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消化。因此,課堂練習與課后作業的設計難度要與每個層次學生的英語水平相一致,積極激發各層次學生的學習動機,為他們創設主動學習的條件,對他們要有針對性和挑戰性,每個層次的練習都有不同的難度,即統一要求,區別對待。所以,筆者根據分層教學的要求,把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設計成基礎題、提高題和綜合題三大類。(1)對于英語成績較差的低層次學生,為了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我只要求他們完成與教學相關的基礎知識,如抄寫、記憶單詞、重點句型、朗誦對話,重在知識的記憶,保證他們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2)對于英語水平一般的中層次學生,我要求他們側重英語基礎知識的熟練運用能力的提高,完成提高題。比如語法練習、分角色表演對話等。(3)對于英語基礎扎實的高層次學生,為了滿足他們旺盛的求知欲,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我讓他們完成綜合提高題,如創設生活情景的Make dialogue, write composition 等。
4. 考核分層
(1)分層考核類似于分層練習,是分層教學中的重要環節
為了挖掘每個學生的學習潛力,根據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差異,實施分層考核。比如在測試時將考試試卷設計成必做題和選做題兩大類。讓學生在單元測試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激勵他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對每個層次學生采用不同的考核標準
對高層次學生,我采用競爭性評價標準,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不僅要達到英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能力的要求,還要求他們努力通過全國英語三級英語測試;對于中層次學生,我采用激勵性評價標準,指出他們不足的地方,指明他們今后努力的方向,達到聽、說、讀三方面能力的要求,即評定為合格;而對于低層次學生,我采用表揚評價標準,努力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即他們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做好記錄,達到聽、讀的要求,即評定為合格。
五、結束語
經過近兩年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英語分層教學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實踐充分證明了分層教學的優越性、可行性和科學性。我相信我們教師只要抱著高度的敬業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堅定不移地實行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技巧,把素質教育全面貫徹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繼續大膽地努力探索,不斷創新,努力找出“培優扶差”的新方法,英語分層教學一定會有美好的明天。
?。ㄗ髡邌挝唬喊不帐o為三中 2383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14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