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作文教學在核心素養視野下的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語文教學當中,有閱讀教學、作文教學等等。語文教學關乎學生的語言能力,與學生的考試成績息息相關。在語文教學當中,一個重難點便是寫作問題,寫作是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檢驗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重要途徑。寫作教學在如今的語文教學當中并沒有統一的教學方法,每個語文教師的寫作教學方法不一,因此寫作教學質量參差不齊。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作文;教學研究
  本文先分析何為核心素養下的作文,具體可以從哪些方面理解,再闡述目前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普遍問題,最后提出一些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提高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作文教學水平。
  一、正確認識核心素養下的作文本質
  在我國,目前“核心素養”是指將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抽象性運用到實際的語文教學當中,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提高文學素養等。這種對“核心素養”的解釋,是從實踐中培養出來的,在實際的語文教學當中發展起來的新觀點?!昂诵乃仞B”在小學作文教學中,主要體現為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語言文字能力,加上學生的綜合文學素養。這種角度下的“核心素養”,把學生放在中心位置,作文教學主要是圍繞學生的水平和能力進行。再者,還體現了語文的學科特點。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其體現著文學素養、邏輯思維、語言能力等等。在“核心素養”視野下的語文作文教學,對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師應當通過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語言問題使用不嚴謹
  如今有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使用一些固定的模板。這些模板的使用是為了使學生的作文能夠拿分,而不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應試風氣太盛。部分老師會教導學生,要注重開頭和結尾的寫作,只要開頭與結尾寫好,中間怎么寫都沒有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更是為了能夠寫所謂“精彩”的作文,在作文中運用一些看起來華麗但是與作文語境沒有絲毫關聯的語言文字,導致作文內容混亂,毫無語言美感。在作文當中通篇引用名人名言,甚至是一些與作文內容毫無關聯的名人名言,這樣的作文無法體現學生的文學素養。
  2.邏輯結構不嚴謹
  一篇作文,要讓人看起來有嚴謹的結構內容,只有內容結構嚴謹,這篇作文才算是一篇合格的作文。作文與其他語文題目不同,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不像其他語文題目,進行練習的時間很短,學生也愿意多加練習。許多學生在平時不愿意練習如何寫作,只在老師布置作業或者考試時寫作文,甚至老師布置下來的作文作業也不完成。在缺乏練習的情況下,學生對作文的了解不夠,無法組成一篇良好的作文。大多數學生在寫作時,多是生硬套用一些套話,這些套話組在一起毫無邏輯結構可言。在這種作文的影響下,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無從建立。小學生生活經驗不足,對于一些作文題材理解不了,在寫作時如果不能理解作文題目,就會開始硬編,硬編出來的作文沒有重點、內容空洞。要是經常寫這種作文,學生便也不會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提高作文水平,導致寫作能力下降[4]。加上缺乏創新能力,運用到作文當中的素材千篇一律,要寫幫助別人便是雷鋒精神,要寫愛便是家人在自己生病時如何仔細照顧自己,這些經歷甚至都不是親身經歷而是編造出來的。這種作文絲毫不能體現語言文字的美感,不能打動人。
  3.寫作素材的缺乏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較少,生活經驗不足,因此對于作文素材的積累不足。在寫作時,可能會出現作文的題目他們不了解、沒有這種經歷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寫出來的作文,絕大多數是生搬硬套出來的,而不是根據生活經驗的有感而發。不過這個階段的學生比較好動,好奇心強,能夠注意到生活中的事物[5]。在教師的鼓勵之下,他們也能夠更加留心觀察生活,在生活中積累素材,為寫作文打下基礎。
  三、措施
  1.收集大量的寫作素材
  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之前,應當注意收集寫作素材,為學生提供參考。例如人教版小學教材中有一個作文題目是“談談你印象最深刻的景點”,對于這個寫作題目,學生應該去過一些景點,教師可以先鼓勵學生思考自己最喜歡去的地方,在這個地方見到過什么有趣的東西,最后寫出一篇作文。在學生沒有思路的情況下,可以展示一些景點的圖片,這些景點可以是所處地方的日常景點,也可以是其他地方的著名景點,通過這些來喚起學生的思考。如果有學生沒有去過景點或者是實在沒有思路,那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在課堂上看到的景點的圖片進行描述,或者是放映一些短影片,讓學生積累寫作素材[6]。有了寫作素材的積累,學生們才能更好地進行寫作,寫出來的作文便不是生硬地編造出來的毫無美感的作文。
  2.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作文能夠寫好的一個重要前提便是閱讀量要大,學生閱讀越多著作,那么語言功底越強,文字表達能力也越強。很多學生不能寫出好的作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閱讀得太少,沒有閱讀許多著作,對于語言文字的運用沒有概念,不知該如何正確地運用到作文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例如每周在班級開設讀書日,在讀書日這一天用兩節課讓學生自由閱讀書籍。閱讀的書籍類型和來源不限,可以是老師提供的書籍,也可以是自己帶來的書籍,以此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3.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作文教學形式多樣,不僅僅是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寫作,還可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更加積極地進行寫作。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養成寫周記或者日記的習慣,將近期發生的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記錄下來,日記的好處是不僅可以記錄生活中有趣好玩的事情,還能夠鍛煉文筆。這種記錄的形式,在另一方面為學生寫作提供靈感,在看到作文題目時便能想起切身經歷過的事情,將語文作文教學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
  4.結合社會熱點和傳統文化
  寫作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可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加文化內涵。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利用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擴展。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作文教學除了傳統的教學方法以外,還可以采用就熱點問題進行辯論、演講等形式。在豐富教學形式的同時,增加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我國歷史悠久,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文化傳承至今,這些文化在如今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將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融合在一起運用到作文當中。
  總之,在“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小學作文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教師應當努力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但在目前的小學作文教學中,還存在著學生寫出來的作文邏輯結構不夠嚴謹、語言文字的應用不夠準確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應提高小學作文教學水平和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采用豐富的寫作素材,運用各種方式拓寬學生的素養等方法,從各個方面入手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暢.關于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探析[J].中華少年,2015(12).
  [2]楊新平.核心素養視野下作文教學的新思路[J].寫作(下旬刊),2017(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17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