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把理想種在烈士亭前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名片】它是一座紅色的三層紀念亭,14年如一日,佇立在桃源縣馬鬃嶺鎮劉炎村的山坡上,紀念出生于此的革命烈士、新四軍將領劉炎。劉炎紀念亭雖然算不上雄偉壯觀,但卻有蒼松翠柏為鄰,青山綠水為伴。英雄已逝,紀念亭承載著家鄉老百姓對烈士的無限追思。
   時間回到4月5日清明節,劉炎學校五年級的李國忠早早起床,換上一身干凈整潔的衣服,把紅領巾系得端端正正。每年清明節或是劉炎生辰,劉炎村的村民、學校師生都會去劉炎紀念亭悼念。班主任游蘭芳告訴大家,今年清明要在紀念亭前上一堂思政課。
   李國忠就讀的五年級一共38名學生,這一天,大家都帶上了白色的紙花,班主任要求大家文明祭掃,白花是同學們用廢棄的白紙折成的。
   在李國忠眼里,劉炎烈士不像那些傳奇故事的主角,更像是一位熟悉的親人,他成長的小村莊以劉炎的名字命名,就讀的小學就叫“劉炎學?!?。前些年,從劉炎村走出去的深圳警備區原副司令李元成回到家鄉,集資捐建了劉炎學校和劉炎紀念亭,紀念亭離學校不過四五百米,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李國忠一抬頭就能望見它。
  “你們聽長輩講過哪些劉炎烈士的故事?”思政課從游蘭芳老師的提問開始。
   “劉炎烈士1926年投身農民運動,那時候他才22歲。他參加過秋收起義,第二、三次反圍剿,還參加過長征?!崩罴宴鞔舐曌鞔?。
   “秋收起義時,很多人吃不了苦,半路跑了。有人勸劉炎一起跑,他卻說,誰想走誰走,我跟定毛澤東了,共產主義一定會勝利!” 劉鑫搶著回答。
   “1946年新四軍北上山東時,劉炎的病已經很嚴重了,醫生要給他注射葡萄糖,卻被他拒絕了,他說,葡萄糖這么珍貴,要留給受傷的戰士用?!?李國忠的聲音很洪亮。
   獻花、敬禮、詩歌朗誦,悼念儀式莊重而肅穆。一名學生在紙花上寫到:“劉炎烈士,感謝您為我們帶來的幸福生活,我要努力學習,建設家鄉、報效祖國。”
  簡短的悼念儀式結束后,劉炎學校校長孫文桃語重心長:劉炎學校就是一所因愛心、奉獻而生的學校,希望孩子們記住革命烈士,也希望大家感恩父母、學校、老師,感恩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
   其實在不少學生的心底,最想感謝的人還是老師。劉炎學校留守兒童占大多數,很多孩子四年級就開始寄宿,校長孫文桃和學校的12名老師成了學生的“家長”。天氣冷暖變化,他們為學生添衣加被;晚上有孩子生病,他們連夜把學生送去醫院;山窩窩里沒有補習班,他們犧牲休息時間,不讓孩子們的成績掉隊。
   老師的無私付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這些山里娃娃。在劉炎學校工作了6個年頭的游蘭芳告訴記者:看似調皮搗蛋的李國忠,每個周末都會幫年邁的爺爺放羊;身材嬌小的劉鑫常常為爺爺奶奶做飯,每天帶著弟弟上學、輔導弟弟的功課;內向靦腆的李佳琪成了空巢老人向奶奶的“孫女兒”,一有空就去陪她說話聊天。
   一座小小的紀念亭,就像一座無聲的豐碑,伴隨著孩子們成長,在他們心里種下溫暖與愛,也埋下理想與信念的種子。思政課的最后,游蘭芳讓大家談一談理想,“將來我要當一名警察,像劉炎烈士一樣,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1歲的李國忠立下的志愿,或許是對英烈最好的告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5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