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聯合氟桂利嗪治療肝腎陰虛型慢性偏頭痛臨床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基金項目:
作者簡介:樊素江(1966-),女,漢族,本科,副主任醫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醫針灸康復。E-mail:pmk211@126.com
通信作者:
【摘 要】 目的:觀察針刺聯合氟桂利嗪治療肝腎陰虛型慢性偏頭痛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慢性偏頭痛(肝腎陰虛型)患者104例作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均52例。對照組接受氟桂利嗪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針刺治療。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偏頭痛發作次數、疼痛程度及不良反應。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偏頭痛發作次數、VA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偏頭痛發作次數、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刺、氟桂利嗪聯合治療肝腎陰虛型慢性偏頭痛有效,能有效緩解患者偏頭痛程度,減少發作次數。
【關鍵詞】 慢性偏頭痛;肝腎陰虛型;針刺;氟桂利嗪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9)7-0106-02
慢性偏頭痛作為一種神經系統性疾病,臨床上多伴有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具有較高的復發率及致殘率,極易對患者生活、工作造成不利影響,威脅患者機體健康[1]。目前慢性偏頭痛的治療尚無特效療法,現代醫學治療主要以藥物療法為主,其中氟桂利嗪作為臨床常用的藥物,利于發揮良好的止痛作用[2]。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針刺列入偏頭痛的治療方案中。有研究指出,針刺治療利于緩解患者頭痛癥狀,減輕疾病對患者身心的不利損傷[3]。鑒于此,本研究將觀察針刺聯合氟桂利嗪治療肝腎陰虛型慢性偏頭痛的臨床療效?,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我院治療的慢性偏頭痛(肝腎陰虛型)患者10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應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均52例。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觀察組:女32例,男20例;年齡23~58歲,平均年齡(39.87±4.51)歲;病程10~59個月,平均病程(37.52±10.54)個月。對照組:女35例,男17例;年齡22~57歲,平均年齡(39.84±4.53)歲;病程10~62個月,平均病程(37.60±10.51)個月。兩組基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偏頭痛西醫診斷符合《神經病學》[4]中相關標準;②中醫診斷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中相關標準,辨證肝腎陰虛型,表現頭痛如空、遇勞加重、口燥咽干、目干耳鳴、腰膝酸軟、失眠盜汗、隱隱反復發作,舌紅少苔,脈細數;③可耐受針刺、氟桂利嗪治療者。
1.2.2 排除標準 ①伴有造血系統疾病者;②嚴重肝、腎功能損傷者;③妊娠、哺乳期女性;④患有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對照組接受氟桂利嗪(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國藥準字H19993926)治療,10mg/次,1次/d,睡前服用,1個療程2周。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針刺治療,取穴百會、頭維(雙側)、風池(雙側)、太溪(雙側)、內關(雙側)、三陰交(雙側)、太沖(雙側太沖)等穴,其中風池、頭維、百會采取平補平瀉法,進針0.5寸,其余穴采用補法,進針1寸,1次/d,留針30min,1個療程2周。兩組均治療1個療程。
1.4 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偏頭痛發作次數、疼痛程度及不良反應(嗜睡、皮下血腫、眩暈)。治療1個療程后依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中標準評估臨床療效,原有癥狀消失,不影響日?;顒訛轱@效;癥狀減輕,頭痛持續時間、發作次數減少2/3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統計有效、顯效率之和計算總有效率。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估治療前、治療1個療程后頭痛程度,共10分,得分高疼痛劇烈。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比較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加減標準差(x±s)表示,比較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頭痛次數、VA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頭痛發作次數、VA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頭痛發作次數、VAS評分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出現不良反應2例(皮下血腫、嗜睡各1例)、對照組出現6例(眩暈2例,嗜睡4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85%(2/52)、11.54%(6/5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偏頭痛作為常見的慢性疾病,診治不當易導致腦部結構的改變,增加腦卒中等疾病發生風險。目前偏頭痛病因、發生機制仍未完全明晰,但臨床普遍認為其發病機制與三叉神經血管間具有密切聯系。氟桂利嗪作為鈣通道阻斷劑,其可通過血腦屏障,作用于腦血管平滑肌,利于避免由于缺血所致的細胞損傷,利于緩解腦缺氧、缺血狀態,抑制血管活性物質生成,緩解顱外血管擴張、腦血管痙攣,進而達到治療的目的[6]。
中醫認為,頭是清氣聚會之所、諸陽之會,若頭部氣血阻滯、淤血阻絡,或風邪上犯,肝風內動,血瘀氣滯,不通則痛,而久病則勞傷肝陰腎陰[7]。針刺為偏頭痛治療中常用方法,其中百會穴作為三陽五會之所,是督脈之極,貫通于督脈入腦,具有清腦安神、升陽益氣、平肝熄風之功;頭維為偏頭痛治療中專穴,具有疏通腦絡之功;風池是內風證治療要穴,屬于手足少陽、陽蹺、陽維之會,具有平肝膽之逆氣、祛除表邪、發散風邪之功;太溪潛虛陽、補腎水,為足少陰腎經之輸穴、原穴,可壯水制火以求其本;內關具有鎮痛鎮靜功效,為八脈交會穴、手厥陰心包經的絡穴;三陰交具有健運脾氣、補益三陰虛損之功,為腎、脾、肝三經交匯交會之穴;太沖具有滋養肝陰、平肝熄風、養血涼血之功,為肝經之原穴、輸穴,而將上述諸穴合用可共奏緩急止痛、補益肝腎之功[8-9]。本次研究結果得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總有效率較高,治療后頭痛發作次數、VAS評分較低,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相比無顯著差異,由此可見,相較于單純氟桂利嗪治療而言,將其與針刺聯合治療偏頭痛效果確切,利于緩解偏頭痛癥狀,減少頭痛程度與發作次數,且不良反應少,臨床應用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針刺聯合氟桂利嗪治療肝腎陰虛型慢性偏頭痛能有效緩解患者偏頭痛程度,減少發作次數。
參考文獻
[1]
孫培,李月.阿是穴多針淺刺為主治療氣血不足證偏頭痛療效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16,32(6):49-51.
[2]龔雪琴,張娟.酒石酸美托洛爾聯合氟桂利嗪預防性治療偏頭痛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24):2957-2959.
[3]徐曉白,劉璐,趙洛鵬,等.針刺治療慢性偏頭痛神經可塑性影響機制[J].中國針灸,2017,37(10):1134-1140.
[4]王維治,羅祖明.神經病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43-244.
[5]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05-109.
[6]黃玉龍,丁培杰,馬福云,等.麻黃附子細辛湯聯合鹽酸氟桂利嗪膠囊治療偏頭痛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6,25(9):1816-1818.
[7]楊麗,黃潔,王潔屹,等.氟桂利嗪治療前庭型偏頭痛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華耳科學雜志,2016,14(4):451-454.
[8]于明,周倩文,徐宇浩.針刺對慢性偏頭痛患者血漿CGRP、β-EP和5-HT的影響[J].江蘇醫藥,2017,43(10):710-713.
[9]周子靖.滋補肝腎針刺法治療慢性偏頭痛臨床研究[J].四川中醫,2017,35(7):204-206.
?。ㄊ崭迦掌冢?019-1-25 編輯:楊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2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