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英語小班化有效課堂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結合初中英語小班化課堂的聽說讀的設計,就如何運用教學策略來提高課堂效率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聽說讀相輔相成,與之相關的教學策略也環環相扣。聽的策略上運用了由簡到繁的模式,尊重學生的特點,內容來自教材,簡單于教材,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說的策略運用了改編和信息的簡化處理,使教學活動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強,并快速提高課堂效率;讀的策略強調了程序化,這樣的閱讀模式有助于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的形成,有利于后期的課堂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各種策略的設計和實施,都要兼顧聽說讀,只有立體化運用才能使課堂效率最大化。
  關鍵詞:小班化;有效課堂;教學策略;表格化;圖形化;程序化
  隨著城鄉教育差距的進一步縮小,加上近幾年人口總體數量呈減少的趨勢,導致城市學校擇校生大量的減少。在這種背景下,無論是城市學校還是農村學校都面臨著一個班級小班化的問題,學生人數由原來的50~70人減少到30~40人。小班化給初中英語課堂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同時也給廣大英語教師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在這樣的形勢下,學生練習聽說讀寫的時間和機會要遠高于往年同期水平的學生,如何設計好各個方面的教學環節就成了所有英語老師應該思考的問題。筆者根據近幾年小班化教學的探索和嘗試,結合相關教學理論,摸索出一種在城鄉各種小班化英語教學環境中都適用的模式?;A階段的英語學習,無外乎聽說讀寫能力的形成與培養,結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和相關英語教學理論知識。我們可以分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策略的設計。
  一、聽的策略
  聽力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唯有多聽才能培養學生的語感。語言是一種聲音,只有在不斷以各種方式刺激學生的耳朵,才能讓他們練就一雙魔耳,使他們對所學的詞匯、句型和篇章耳熟能詳,從而刺激其說英語的欲望。語言的輸出與輸入的多少是完全成正比的,所以我們要恰當地運用各種有效的方法來鍛煉學生的語言辨別能力。七年級是學習英語的起始階段,本階段最有效的聽力方法是聽辨短語和句子。
  詞匯是語言的載體,處理好詞匯和句子聽辨能力,學生的聽力水平就往正方向邁了一大步。每個模塊的教學內容都可以設計成這樣的聽力模式,堅持不懈地練習一至兩個學期就能收到上述的效果。由此可見,正確的方法和有效的訓練是提高基礎階段英語聽力水平必不可少的手段。
  二、說的策略
  在一定的語言輸入基礎上,學生比較熟練地掌握了一定的語言材料以后,我們應該對學生進行一些說的訓練,在交際運用中達到學習語言的真正目的。由于是小班化教學,每個學生在課堂上說英語的機會大大增加。原本一節課每人最多只能輪到說一次,增加到現在每人至少能說五次。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樣的機會來發揮學生說英語的能力,讓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練習。很多教師對說的策略關注不夠,操作方法簡單低效。例如,無限次地跟讀,盲目機械地聽,這些無意識的訓練只能使學生對說英語索然寡味,并漸漸地失去應有的興趣。新標準英語一開始就是高起點,教材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再版后教材的難度不減反增。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教材進行一次改編,改編的目的就是降低教材的難度,高強度復現語言知識,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習得常用的英語表達法。改編對話時要盡量做到下面三點:
  1、長對話變小對話
  針對教材中每個對話都比較長的情況,我們對每個模塊的對話進行了分析和分割,重新組織后變成短小精悍的小對話。一方面學生在操練的時候無需多花時間準備就能脫口而出,另一方面學生在適當地操練之后就能背誦相關的課文。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的口語水平提高了,其寫作水平和聽力水平同時也得到了提高。例如,在教授新標準英語(2012版)七年級上第5模塊My School Day,第1單元I love history.這一課時,我嘗試將課文對話設計成3個小對話,
  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順利地展開對話,每兩人一組,每個對話練習3次,每組只要3分鐘。練習完畢,再讓小組嘗試背誦或者復述對話內容,百分之八十的同學能說出大部分內容。這就是策略教學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2、口頭練習少而精
  面對一篇很長對話,我們只要學會其中幾句重點句子就能完成教學任務。要求學生每句話都要記住,這無疑會增加他們的學習負擔。有效地設計少量而又精練的口頭練習,既能明確學習目標,又能快速掌握學習重點。如新標準英語(2012版)七年級下第2模塊What can you do? 第1單元I can play the piano.在選擇俱樂部的話題設計時,我們應充分考慮到話語的實用交際功能。只要教會學生如何正確使用相關句型即可。
  3、盡可能復述原文
  課文是最好的語言素材,好的篇章里語言的積淀非常豐富,所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復述課文是練習口語的一種好方法。復述不同于背誦課文,背誦要求一字不漏,復述則強調通過用學生自己的語言把課文的大意說出來,這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符合語言習得的規律,有利于提高學生說英語的能力。
  三、讀的策略
  讀的方面,閱讀技巧方面的研究已經不勝枚舉。但是結合學生既定閱讀習慣方面的研究比較少,我們可以將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看成一種策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可以設置成以下三個常規化操作:表格化、圖形化和程序化。
  關鍵知識點之間的連接會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思考,記住相關的俱樂部名稱和相關活動內容??焖傧到y的整合俱樂部知識,可以為所學的“能力”知識融會貫通創造極其有利的條件。畫思維導圖的方法恰恰是發散思維的具體化、形象化,其在課堂上的效率是不可低估的。
  程序化就是指在閱讀的過程中遵循既定的程序來完成閱讀任務,讓學生明白閱讀一開始做什么,接下來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程序化操作能夠使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避免時間上的浪費,加快閱讀速度,提高理解能力。新標準英語每個模塊的第二單元都可以進行閱讀程序化,在這個過程中,關鍵詞為思維導圖服務,思維導圖能有效地記住反義詞,反義詞又是復述課文的關鍵信息,因此,通過這一既定的程序,學生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快速地獲取信息,完成閱讀任務。由此可見,程序化是良好閱讀習慣的保證,同時還能突破閱讀的障礙,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不管使用什么教學策略,要達到什么教學目標,聽說讀的策略是相輔相成的,我們不能將每種策略孤立地使用。立體化運用以上教學策略,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課堂效率最大化。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程序化是英語小班化有效課堂的保證。
  參考文獻:
  [1]李世虬編著(2008),《英語互動式教學法》,科學普及出版社.
  [2]王篤勤編著(2012),《英語閱讀教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Jeremy Harmer(2000),《怎樣教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Nunan, D. and Miller, L. (1995). New ways in teaching listening. TESOL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7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