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著眼兒童視野 構筑快樂閱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2011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培養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闭Z文實踐是什么?是聽、說、讀、寫、讀,包括課內外閱讀,是最經常的、直接的語文實踐。據語文教學專家研究統計,一個人閱讀能力的形成,必須以150萬字的閱讀量為底線。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積累水平,必須從抓學生的閱讀量入手,從抓學生的語言積累入手。本文主要談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中,教師進行有效的指導策略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小學生 課外閱讀 指導策略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9-0114-02
  語文老師普遍感到:學生的閱讀能力普遍不高,說話、作文語言貧乏,語文水平普遍低下。學生并未少做題,可語文水平難以提高。筆者對4~6年級學生進行了一次課外閱讀情況調查,調查顯示:大多數的學生不喜歡讀課外書,原因是沒有興趣也沒有時間,經常進行課外閱讀的學生寥寥無幾,其中許多學生還讀的是“卡通故事”和“腦筋急轉彎”之類。課外閱讀時學生多數只注意故事情節,無語言積累意識,更談不上情感熏陶、思想啟迪和審美樂趣。
  擴大學生閱讀空間,使書成為學生生活中離不開的好朋友,這不僅有助于當前的語文學習,而且對其今后的學習、工作都將產生較大的影響,使之終生受益。這對人的文化素養的提高和長遠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激發興趣,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需要的動力,只有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生才會將老師的“要我讀”轉變為自主需求的“我要讀”。學生有了課外閱讀興趣,自然就如花香引來蜜蜂一樣,努力尋求閱讀機會,從中獲得信息,得到閱讀滿足,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使書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
 ?。?)建立班級“圖書角”,營造“書香”氛圍
  在教室的一角開設學生閱讀小天地——圖書角,幾個醒目的大字配上學生精心設計的插圖,十分搶眼。學生自愿將家里看過的圖書捐獻到圖書角,品種多樣,類型不一,實現了資源共享。小小圖書角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只要一有時間,學生們便到圖書角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
 ?。?)課堂內外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博覽群書
  例如,在教學“我愛閱讀”部分,筆者每次都會請學生了解文章的作者,向學生介紹作者的相關作品,并從中挑選一些在課堂上進行分享、閱讀。課后,不少學生都因此去進行課外閱讀,并分享閱讀的喜悅。此外,在每單元學習前,安排學生進行與這一單元課文有關的資料查閱,課上把自己查閱到的資料介紹給大家,使他們獲得成功后的喜悅。
 ?。?)鞏固成果,日積月累,激勵評價,促進提高
  為了穩定和保持學生被激發的課外閱讀興趣,筆者采取相互交流和激勵評價的方法。例如:每節語文課前,有五分鐘的“好書介紹”環節,讓學生說說課外閱讀中所見的大事要聞、奇人怪事、風土人情、自然風光,既鞏固了學生對課外讀物的閱讀質量,又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也使聽者獲取信息,可謂“一舉三得”。另外,可每周舉辦一次好詞佳句欣賞會,每月舉行一次故事會或詩歌朗誦會、好詞佳句接龍比賽等。每月末,對學生本月課外閱讀情況進行評價總結,及時反饋給學生和家長。在學期結束時.可評選“讀書小博士”和舉辦“讀書知識競賽”活動,以此激發學生的讀書欲望。
  2.培養習慣,持之以恒,注重學生課外閱讀時效性
  良好的讀書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細水長流,循序漸進。同時,也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協調發展,為學生創造條件,開啟方便之門。
 ?。?)學期初向學生推薦好書
  每學期開始,老師向學生推薦圖書,列出一些可讀性強的作品目錄,學生參考閱讀,漸漸誘發他們的讀書欲。
 ?。?)優化時間資源,減輕課業負擔,給學生留出讀書空間
  由于學生的讀書時間有限,教師要抓住這有限的時間讓學生多讀書。筆者是這樣安排的:早讀課上,除了讀教材,還安排一些短小精悍的名篇佳作;課間時間和課后半小時內,動員學生到圖書角飽覽群書;自習課時,先做完作業的同學也可盡情閱讀課外書。
  課后,不要給學生安排過多機械的家庭作業,而要求學生每天放學回家后保證30分鐘以上的“晚看”,這需要家長的支持與合作。每天把自己所看的書名、頁數、讀書筆記做好記錄,第二天反饋回來,列表如下:
  每個學生都要準備一個信息記錄本,在讀書時,把文中的好詞語、精彩片段摘錄下來,配上自己喜歡的插圖,圖文并茂,再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如“采蜜集”、“星星雨”等。定期把本子在班內傳閱,相互欣賞,品嘗勞動的快樂。
  3.取得的初步效果
 ?。?)學生讀書興趣濃厚
  通過對學生一年來讀書習慣的培養,激發了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班里的新書一來,學生們爭相搶閱,一睹為快。課間走進筆者執教的教室,隨時都能看到學生們捧著自己喜歡的課外書閱讀的身影。同時,根據家長反饋回來的意見,80%的學生晚上回家不但養成了讀書的習慣,而且時間遠遠超過了規定的30分鐘。
 ?。?)積累運用,讀有所獲
  學生每人一本摘抄本,翻開來,各種小欄目、小版塊設計精細,實用價值高。學生還把查閱到的資料自編成手抄課外閱讀報50余份,對課堂教學很有幫助。此外,通過課堂發言和學生的習作,可以深切感受到學生思維開闊了,詞匯豐富了。
 ?。?)人文素質得到提高
  學生廣泛吸取書籍中的精華,博學多才,拓寬了視野,豐富了寫作素材,在讀書中受到品德、情感的陶冶,積累感性認識,豐富了文化底蘊,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4.效果分析
  短短的一年里,就取得這樣顯著的效果,主要是因為在行動研究中,筆者注意遵循了以下策略:
 ?。?)興趣性
  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中,培養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鼓勵性
  勉勵、促使學生和自己的過去作比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成功性
  讓學生在體驗成功的同時,從自身經歷中形成經驗,對自己的行為習慣、學習能力及自身價值做出評價,督促自己形成良好習慣。
 ?。?)持久性
  日積月累,把學生的課外閱讀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緊密結合,經常開展比賽、評比等活動形式,以此激勵學生在書海中漫步,享受其中無盡的快樂。
  5.幾點思考
  在研究中,雖然取得了初步效果,但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在今后工作中還有待解決的問題:1、學生課業負擔與課外讀書的時間相互矛盾,時間不夠充分。2、對學生課外閱讀的評價體系還需要深入細致。
  參考文獻
  [1]崔淑嬙.小學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策略[J].甘肅教育,2019(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627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