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背景下班主任的德育策略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五六年級學生正處于小學階段的末期,面臨著升學的壓力,這一階段的班主任除了要督促學生學習之外,更要注重學生的德育發展。誠然,德才兼備的學生才能成為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需要滲透德育教育,認真分析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小學生身心發展和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
日益浮躁的社會下教育被蒙上了功利性的色彩,很多五六年級的學生家長怕自己的孩子輸在基礎教育階段,過于關注孩子的成績而忽視其全面發展。學校作為教育的主要陣地需要堅持立德樹人的原則,在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教育中提升班級管理水平。
一、新課程背景下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意義分析
德育包含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重視德育教育能夠培養小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
1.有利于培養小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小學生沒有明確的“對”與“錯”的辨別能力,礙于年齡的影響,小學生難以靠個人經驗在一些事情上判別是非?;诖?,德育中的是非觀教育對于小學生人格形成有重要意義,能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高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具備獨立自主的意識,培養小學生明辨是非能力能夠滿足五六年級小學生心理上的需要。
2.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綜合素養
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需要做好教學調整,致力于小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除了要讓學生學會明辨是非之外,關鍵的是能夠實現言行舉止的約束作用,學生能夠用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端正的思想品德為人處世,對于個人長遠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3.有利于自覺自律和自我提升
德育的終極目標是能夠拋開外界的約束,實現自我的提升。學生需要在不同環境下始終如一地自覺和自律。德育教育工作中,學生作為參與的主體也要在思考中成長,和個人生活狀況相結合,以明確的目標指導不斷提升,成為一名“德、智、體、美、勞”兼具的優秀學子。
二、新課程背景下班主任德育策略分析
基于多年教學實踐和經驗總結,新課程背景下班主任德育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1.從班會著手細化德育教育內容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德育工作的主要陣地就是班會,但一些五六年級的班主任班會停留在說教的表面,難以深入到學生的心靈,實現情感上的共鳴。很多小學生認為班會是枯燥且無聊的,甚至不如其他學科的教學有趣。之所以學生會產生這樣的心理,是因為班主任將班會成為個人演講的舞臺,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诖?,班主任要用生動有趣的主題班會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除了學習基本的規章制度之外,還要與五六年級學生的喜好相結合,解決困擾五六年級學生的問題。
2.重視與學生的合作,提升學生團隊意識
班主任是和學生朝夕相處的關鍵角色,和學生保持師生關系和朋友關系。每一個個體都是班集體中的一員,德育工作的開展需要班主任和學生共同摸索,共同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提升他們的團結合作意識。例如,在學習方面,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在資源前提下選擇要加入的興趣小組,每一小組成員投票選出負責人,負責本小組內學習活動。在一段時間的合作學習后進行不同小組的學習成果展示,在協作中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考驗學生的責任心和團結意識。班主任還可以組織班級學生展開知識競賽,一些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能夠與基礎知識扎實的學生互補,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3.班主任以身作則,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
“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焙椭械湍昙壍男W生不同,高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具備自我意識和主觀想法,一味地說教并不能達到班主任德育預期效果,嚴重的話還會導致相反的結果。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具備好勝心理,但這種好勝心并不會表現在言語當中。班主任無需將班級中所有的條例掛在嘴邊讓學生遵守,而是可以從行動上以身作則,用個人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成為學生行動上的榜樣。班主任的言傳身教和家長的言傳身教同樣關鍵,這就需要班主任不斷提升個人綜合素養,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成為優秀的班級領頭人。
4.掌握分寸是德育成功的原則
掌握分寸對于小學班主任而言并非易事,面對未成年的五六年級小學生,班主任嚴慈相濟才能實現成功的德育,嚴要有度,寬也要有度,不合實際的嚴格要求與原則的放寬都不符合教育的要求。面對年幼的小學生,班主任老師需要注意德育教育的態度。嚴格要求學生需要保持端正的態度和合理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相符合實施德育教育,堅決不能用惡劣的態度對待學生,維護小學生的尊嚴,防止學生心靈受到傷害。在進行學困生的轉化時,班主任需要留給學生面子,掌握適度原則,提升德育教育的科學性。
5.重表揚、勤鼓勵是德育成功的方法
五六年級的小學生渴望得到班主任的肯定和鼓勵,這是對學生思想道德行為的肯定和激勵。表揚和鼓勵中,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他人的長處,以激勵學生的進取心和榮譽感。誠然,表揚和鼓勵的過程中需要考量五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尊重學生的性格差異,面對一些日常表現不佳的學生,要“小題大做”,一旦他們有進步就要抓住閃光點,及時肯定和表揚;面對一些經常受表揚的學生,就要“大題小做”,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對班級上頻頻犯錯不知悔改的學生,班主任要正面教育,多和學生溝通,發現問題所在,堅決杜絕任何形式的體罰行為。尤其要注意的是,班主任一定要深刻地認清體罰和變相體罰的危害性,堅決反對采用野蠻的“棍棒紀律”,用愛感染和感化學生,提升班級德育教育的質量。
總而言之,新課程背景下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并不是老師一個人的舞臺,班主任需要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在教學相長中提升德育教育水平。班主任要和學生建立信任關系,在激勵和表揚中肯定學生的表現,掌握德育教育的分寸,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從班會著手提升小學德育教育質量,大家一起通力合作,引導小學生進行自我約束和管理。
參考文獻:
[1]關剛,張燕.班主任管理中的德育滲透[J].中華少年,2018(7).
[2]徐創瑜.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滲透[J].高考,2018(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8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