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背景下基層多元化農技推廣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前我們處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大背景之下,要建立對應的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多元化農業推廣體系由政府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社會力量組成,其各自的分工也有所區別,也是當下農業發展要解決的問題。本文結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特點,分析了現階段基層農業科技體系構成情況以及如何更好地構建新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希望給相關工作開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農業發展;農業技術推廣
  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之下,要盡快建立起和其相對應的相關機制,吸引更多高質量農業科技從業人員加入了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當中,做好農技工作,這對于探究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特點
  1.生產規模化。過去的農業經營主體以家庭和小型手工作坊物質,規模小,生產技術水平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大擴大了生產規模,并且將技術進行了革新,實現了規模化生產。
  2.經營集約化。過去以家庭為單位的經營方式比較多,特別是農業生產需要看天臉色,傳統經營方式朝著新型農業發展方式轉型的過程中,不僅經營主體的現代化管理意識發生了轉變,并且對于農業資源的利用程度也大大提升,減少了浪費,比如和過去相比,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以及農產業加工率都大大提高。
  3.抗風險能力。傳統的農業經營盡管是基于市場經濟條件之下進行的,不過基于其較小的生產規模和經營發展能力,在整個市場發展中主動性較低,并且被市場因素影響很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逐漸適應了新經濟發展特點,且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被消費者所認可,比如很多的產品都能夠實現和市場的深度對接,產品商品化率和經濟效益層次得到提升,總之和過去傳統農業相比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強。
  4.高素質的農技推廣者。過去農產品經營以當地農村的農民為主,但是其自身文化素質水平有限,并且很少主動學習一些新的技術,給農技推廣工作帶來很大的阻礙,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背景下,不少主體有著高素質和高學歷,農技推廣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所以提升了整個行業的專業性。
  二、我國基層農業科技體系的構成
  1.公益性的農技推廣單位。進行農技推廣的時候鄭福中公益性機構是重要組成元素,承擔著重要責任。另外,其在推廣中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是對整個區域當中的農業產業化產品進行推廣和應用;推廣的時候重視對農村當地動植物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提高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監督。鑒于這幾年國內農產品安全問題頻出不窮,所以要加強有關方面的監管工作,這就少不了對公益性農技推廣單位的依賴。
  2.盈利性社會推廣單位。生產和負責銷售農業生產資料的公司和農產品加工業共同組成了盈利性社會推廣體系,其中生產資料的公司對農產品生產資料進行各種銷售來實現對其的跟蹤指導,而農產品加工業通過統一集中化的品種供應和技術流程規范以及統一的品牌管理、經營模式等將最新的經營管理理念和經營模式應用到新成員當中,最終建立了統一的農業技術體系推廣發展委員會。
  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背景下基層多元化農技體系的構建
  對農業技術推廣資源進行整合,努力打造集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和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農業科研管理機構和農業教育機構以及地方合作組織為一體的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依托農村科技特派員制度開展包村聯戶工作,做好和地方政府的統籌協調。
  1.加強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隊伍建設工作。要制定更高層次的農業技術培養管理計劃,通過定向委培管理方式全面提高農業技術人員自身的技術知識水平,對于到基層進行農技退崗的高校畢業生,給予學費減免和優先貸款政策,建立規范的農業技術人員更新培訓管理體系,循序漸進的讓基層農業技術人員都能夠得到培訓,要推進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建設工作的普及,提高培訓普及性。建立專業辦公場所、豐富服務手段和完善下鄉交通方式,建立健全嚴格的公益性服務崗位農業技術推廣責任制度,對考核內容予以量化,提高農技人員的待遇,防止人才流失,鄉鎮農技推廣機構的工資水平應該和其工作績效結合起來,以崗定酬。
  2.提高相關工作財政支持力度。當地各級財政部門每年都應該劃出一部分的事業經費支持農技推廣和當地重大農業科技項目的調研、論證和試驗工作上,給予專項研究經費。保證鄉鎮農業技術人員的一半以上的工作時間用到農技推廣工作當中,配合市縣開展試驗示范,做好技術培訓。
  3.完善激勵機制建設,促進農技人員工作積極性提升。要積極鼓勵有關的技術人員經常到基層農村進行技術服務工作,定期表彰優秀先進個人;有計劃地組織專業技術工作者定期到外邊學習新技術、新理論和研究引進新機械。不同地區之間也要加強聯系,優勢互補、人才互調,組織跨地區、跨單位的活動,將具有不同優勢的人員組織到一起,針對重大農業技術難題一起討論解決。
  4.推動企業和農民專業合租組織開展農業技術推廣。頒布優惠政策,鼓勵廣大社會科技人員通過技術轉讓、承包、服務或者入股的形式參與到農技推廣工作當中,通過政策支持、財政補貼等形式支持先進的龍頭企業和農業技術管理協會等在農村創建區域性技術服務研究所等,開展專項農業技術研究推廣,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經營性服務組織行為進行規范,建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信用制度并建立自律機制,在對村級資源完善的基礎上,提高財政投入,建立村級農業科技服務站,依托農業科技示范戶建立村級小組農業科技服務站點。
  5.促進農技推廣協同機制創新。為了推進農技推廣工作多元化進步,要培育農業技術學校、高校、農業技術協會和生產資料公司等新型農技推廣組織,從提供生產技術服務逐漸過渡到提供生產技術、農民生活和農業信息等多種服務上來,從技術上為主線轉變為產品為主,實現農業生產全流程技術配套服務,構建全方位的農技推廣體系。
  四、結語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同時也是農業生產大國,現階段國家高度重視農業生產發展以及關心農民利益,推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是促進社會公平,縮小城鄉差距的一項重要措施,在相關工作中面臨著很多的困難需要解決,需要聯合專業管理單位和相關技術、服務人員一起努力,為農技推廣工作做貢獻,促進農村地區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譚和平.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背景下基層多元化農技推廣體系構建初探[J]. 農家參謀, 2017(20):30.
  [2]汪發元, 劉在洲.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背景下基層多元化農技推廣體系構建[J]. 農村經濟, 2015(9):85-90.
  [3]黃波. 農技推廣體系的受體危機與應對措施[J]. 四川農業與農機, 2016(3).
  [4]黃麗華. 鄉鎮農技推廣體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農家致富顧問, 2017(12):97-97.
  [5]陳永杰. 遼寧鄉鎮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J]. 中國農技推廣, 2010, 26(3):4-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40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