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東昌府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種植規模與效益調研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種植規模是影響經濟效益的一個重要指標,不同的種植規模和不同的種植作物,經濟效益不同。本文對2015—2017年東昌府區5個鎮(街道)新型經營主體的規模和效益進行調研發現,0.3 hm2以下的大棚蔬菜種植效益最高,其次是0.7 hm2以下的食用菌(平菇),在13.3 hm2以上的種植規模中種植玫瑰的效益最低,種植糧食作物規模>13.3 hm2且機械化程度較低的,單位面積效益較低。
  關鍵詞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種植規模;效益;調研;山東聊城;東昌府區
  中圖分類號    F3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9-0229-01
  Abstract    The planting scale of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entities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affecting economic benefits.Different planting scales and different planting crops decide different economic benefits.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scale and benefits of new business entities in five towns(streets)in Dongchangfu District in 2015—2017.It was found that the greenhouse vegetable cultivation efficiency below 0.3 hm2 was the highest,followed by the edible fungus(Pleurotus ostreatus)below 0.7 hm2.In the planting scale of 13.3 hm2 or above,the benefit of planting roses was the lowest,if the scale of planting food crops was above 13.3 hm2,and the degree of mechanization was low,the benefit per unit area was low.
  Key words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bject;planting scale;benefit;investigation;Liaocheng Shandong;Dongchangfu District
  聊城市東昌府區居魯西,臨黃河,是市委、市政府唯一的駐地區。全區轄7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2個工業園區,總面積829.46 km2,共88.64萬人,耕地面積5.4萬hm2,其中冬小麥種植面積4.0萬hm2,蔬菜播種面積4.5萬hm2,名優水產養殖面積1 533.3 hm2,林木覆蓋率達37.4%。
  近年來,東昌府區高度重視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通過制定各項政策,大力引導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截至 2017 年底,全區農民合作社已達952家,家庭農場已達47家,種植大戶已達33家,省級、市級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分別達4、49家。
  盡管東昌府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迅速,但是大部分種植規模偏小,組織化程度低,有的是“空殼”合作社,有的是為了獲得政策扶持“一套班子兩個牌子”,既是合作社又是家庭農場,既是合作社又是農業龍頭企業。為了分析不同規模經營主體的成本及效益,研究人員選擇了5個具有代表性的鎮(街道),即侯營鎮、張爐集鎮、鄭家鎮、閆寺街道、道口鋪街道,先對其轄區內經營主體規模進行統計分類,然后進行調查問卷和實地調研?,F將調研分析如下,以期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提供參考。
  1    調研方案設計
  1.1    調研設計原則
  根據2015—2017年東昌府區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概況,在對各種新型經營主體規模進行調查摸底、分類的基礎上,每種新型經營主體都要有2~3個同等規模的調研個體[1],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對于同等規模的經營主體只有1個個體的,一般不進行調研。
  1.2    調研內容與步驟
  首先,對2015—2017年5個鎮(街道)新型經營主體進行調查摸底,按規模登記分類;然后,篩選出同種經營主體在同等規模下的2~3個個體進行調查問卷設計[2];最后,開展實地考察和問卷調查,并撰寫調研分析報告。
  2    調研方法
  調研的經營主體都安排在以侯營為中心的5個鎮(街道),確保生產資料價格相同、勞動力價格相差不大、土壤肥力基本一致[3-4]。在同等投入情況下,作物產量與當地平均水平相當,作物品質均達到無公害標準,均達到實施方案設計目標。
  3    調研結果與分析
  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篩選了規模1.3~2.0 hm2的家庭農場2個,規模3.3~6.7 hm2的家庭農場和合作社各2~3個,規模6.7~13.3 hm2的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各2~3個,規模13.3~20.0 hm2的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各2~3個,隨機選擇了一般種植戶2戶進行調研分析。調研分析結果見表1。
  4    結論
  從調研情況來看,<0.3 hm2的大棚蔬菜種植效益最高,其次是<0.7 hm2的食用菌(平菇);>13.3 hm2規模效益中種植玫瑰的效益最低,究其原因是近年東昌府區玫瑰種植規模增加,價格下行,而成本沒有下降,特別是玫瑰生長周期長,一般在第3年才進入盛花期,才會有收入。糧食作物種植規模>13.3 hm2且機械化程度較低的,單位面積效益也比較低。
  同樣的經濟作物,如只種植玫瑰的效益與玫瑰和玉米間作的效益不一樣,這反映出不同種植模式產生的經濟效益是不同的[5-7]。
  總的來看,若種植糧食作物,則要在提高機械化水平的基礎上,規模宜為6.7~13.3 hm2,才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如果種植經濟作物,例如葡萄或大蒜,在東昌府區比較適合的栽植規模為3.3 hm2。
  5    參考文獻
  [1] 陳雪,周子銘,張倩.新型規模經營主體農業新技術應用成本效益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6):39.
  [2] 張秋霞.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促進規?;洜I[J].農民教育培訓,2014(9):61.
  [3] 陳芳.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J].河南農業,2014(1):8.
  [4] 田昕加.創新黑龍江省農業經營主體的對策研究[J].知與行,2015(3):127-129.
  [5] 趙曉東.以產業興旺推動鄉村振興[J].河北農業,2018(6):61-64.
  [6] 程裕偉,徐超,阿孜古力·努爾麥麥提.巴州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新疆農業科技,2018(3):35-36.
  [7] 李林紅,郭宇.基于我國西南部山地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研究[J].科技與經濟,2018,31(3):30-34.
  作者簡介   姚立春(1982-),男,山東聊城人,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收稿日期   2018-09-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408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