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豐臺區中老年人群代謝綜合征中醫證候特點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市豐臺區40~90歲人群代謝綜合征(MS)的中醫證候要素特點。方法 對2012-2015年北京市豐臺區常住人口進行多中心、大規模橫斷面研究,共篩查40~90歲居民10 920名,采集人口基本信息、病史資料、中醫四診信息及相關檢查結果,分析MS患者的人口學特征及四診信息,并采用因子分析提取MS患者的中醫證候要素。結果 本篩查共計10 920人,MS患者6046例,檢出率為55.4%。MS高發于60~80歲人群,>50歲的女性MS發病率高于男性,口味偏油可增加MS患病率,常食水果、奶制品可降低MS患病率。中醫證候要素研究顯示,MS與氣虛、陰虛、火、痰濕相關性較高,病位以脾、肝、腎、心為主,常見證型為氣虛型、陰虛火旺型和痰濕型。結論 MS的發病或與年齡、性別、飲食特點有關,防治MS應益氣化痰、健脾除濕,并重視從肝論治,應舒暢情志,清淡飲食,適當增加水果和奶制品攝入。
關鍵詞:代謝綜合征;證候要素;北京市豐臺區
中圖分類號:R259.8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9)05-0023-04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9.05.005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haracteristics of TCM syndrome elements of metabolic syndrome (MS) in residents aged 40–90 at Fengtai District in Beijing. Methods The data came from a multi-center, large-scale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10 920 residents aged 40–90 at Fengtai District in Beijing in 2012–2015. The basic population information, medical history, TCM four-diagnostic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inspection results were collecte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four-diagnostic information of MS patients were analyzed, and factor analysis was used to extract TCM syndrome elements of MS patients. Results Totally 10 920 people were screened, and 6046 patients met MS diagnosis, with the detection rate of 55.4%. The morbidity of MS was high in residents aged 60–80. The morbidity of MS in women >50 years ol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men. The preference of oil could increase the morbidity of MS. Regular consumption of fruit, dairy products could reduce the morbidity of MS. The study of TCM syndrome elements showed that MS had a high correlation with qi deficiency, yin deficiency, fire and phlegm. The disease positions were mainly spleen, liver, kidney and heart. The common syndromes were qi deficiency type, yin deficiency fire hyperactvity type and phlegm dampness type. Conclusion The morbidity of MS may be related to age, gender and dietary characteristics.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S should not only improve qi and phlegm, strengthen spleen and dehumidification, but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reating MS from liver. Patients should keep balance and peace in psychology, eat a light diet, and increase the intake of fruits and dairy products.
Keywords: metabolic syndrome; syndrome elements; Fengtai District in Beijing
代謝綜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多種代謝性疾病合并出現如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調節受損、高血壓、血脂異常等為特點的一組臨床綜合癥候群。研究發現,MS使個體罹患心腦血管病的風險顯著增加[1],但目前大部分有關MS與心腦血管病發生風險的研究主要來源于西方國家,我國大規模、高質量的臨床研究相對較少[2]。本研究基于北京市豐臺區大樣本篩查數據,分析MS的人口學特征,提取MS中醫證候要素。 1 臨床方法
1.1 數據來源
2012-2015年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對北京市興隆、盧溝橋、方莊、花鄉、蒲黃榆、大紅門常住人口進行篩查,由社區醫院提供名單。
1. 2 診斷標準
采用2005年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成人治療指南(NCEP-ATPⅢ)修訂版MS診斷標準[3]。①腰圍:男性≥90 cm,女性≥80 cm,或體質量指數≥30 kg/m2;②三酰甘油(TG)≥1.7 mmol/L,或已接受治療;③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男性<1.03 mmol/L,女性<1.3 mmol/L,或已接受治療;④血壓≥130/85 mm Hg(1 mm Hg=0.133 kPa),或已診斷為高血壓,或已接受治療;⑤空腹血糖(FBG)≥5.6 mmol/L,或已診斷為糖尿病,或已接受治療。符合3項或3項以上者即可確診。
1.3 納入標準
①年齡40~90歲;②社區醫院登記居住在北京市豐臺區,在社區居住6個月以上,至少在北京市豐臺區生活1年;③自愿參加本研究;④符合上述診斷標準。
1.4 排除標準
①急性心腦血管疾病;②嚴重肝、腎功能不全;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④合并其他應激情況或嚴重感染;⑤有精神障礙,無法獨立回答問題;⑥資料嚴重缺失、重復。
2 研究方法
2.1 信息采集
參照文獻[4-10],結合專家意見[11],設計《基本信息采集表》《中醫四診信息采集表》。①基本信息及病史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飲食習慣、吸煙、飲酒、運動情況、既往病史、服藥情況、家族史等。②中醫四診信息。包括51項癥狀,納入心、肝、脾、腎、氣、血、陰、陽、熱、痰、瘀、濕等證候要素的代表癥狀,以及舌象20項、脈象10項。
本研究屬橫斷面調查,整群抽樣,以社區為單位,對北京市豐臺區常住居民進行調查,由社區醫院通知該社區內所有登記常住人口定期篩查,并填寫《基本信息采集表》。采用方便抽樣的方式填寫《中醫四診信息采集表》,由統一經過培訓的中醫學專業調查員詢問居民癥狀,判斷望診信息和舌象、脈象,并勾選對應的固定選項。調查方式采用問答式,所有采集表均由調查人員一對一詢問,如實填表并簽名確認。
2.2 觀察指標
2.2.1 體格檢查及實驗室指標
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根據篩查要求測量居民身高、體質量、腰圍、血壓等。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檢驗中心檢測居民血常規、血糖、血脂。
2.2.2 頸部動脈
采用GEVIVI Di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10 MHz),由專業醫師測量頸動脈內中膜厚度,斑塊數量、位置及形態。
2.3 質量控制
為保證調查順利開展和質量,建立了嚴格監查質量控制制度。①制定臨床研究操作者手冊、信息采集表填寫說明,召開多次培訓會,對研究人員進行培訓,做到準確、完整地填寫觀察表,結束后對研究人員采取書面答題和現場操作形式進行考核,合格者參與研究過程;②每次篩查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委派2名監查員,各社區、醫院單位派出1名監查員組成監查小組,對臨床數據進行監查核對,審核其完整性、真實性,如有錯誤應及時改正,有遺漏項目應及時補填,更改處需簽字并注明更改日期,核查完畢最終確認簽字;③標本采集后及時送至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檢驗中心檢測,保證數據的可靠性;④所有數據雙人雙錄入,進行一致性檢驗,發現錯誤后核查原始數據表并修改,保證數據準確性;⑤研究資料由專人管理,信息采集表經檢查、錄入數據庫、核實完畢后,封箱保存,不得隨意挪用或泄露資料。
2.4 中醫證候要素及辨證標準
參考《中醫診斷學》[12]、《中醫內科學》[13],核對中醫不同證候要素的條目,對因子分析生成的癥狀組合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并結合專家意見最終確定中醫證候要素及證型。
2.5 統計學方法
使用Epidata 3.1軟件建立數據庫,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人口學特征、四診信息資料使用頻數、百分比表達,飲食特點與MS的相關性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證候要素提取采用頻數分析及因子分析。
3 結果
3.1 人口學特征
本次篩查共計10 920人,其中男性39.3%,女性60.7%。MS患者6046例(55.4%)。各年齡分層人數比例及不同性別患病率見表1。具有不同飲食特點的人群中MS的患病率見表2??谖镀汀⒊3运湍讨破放cMS有相關性(P<0.05),其中口味偏油升高MS患病率,常食水果、奶制品可降低MS患病率。
3.2 證候要素提取
整理6046例MS患者四診信息,刪除四診信息缺失記錄,對5885例MS患者的四診信息進行統計,見表3。排名前5位的癥狀為形體肥胖、視物模糊、急躁易怒、腰膝酸軟/痛、口渴,選取癥狀出現頻率>35%的14個變量,舌象、脈象出現頻率>30%的9個變量,合計23個變量進行因子分析。
檢驗變量間偏相關性KMO值=0.646,Bartlett's球形檢驗近似卡方為17 525.306(P<0.000),拒絕各變量獨立性的假設,說明數據適合進行因子分析。提取特征根>1的8個原始公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52.961%。經過最大方差旋轉,得到23個變量在8個原始因子上的新的因子載荷矩陣。載荷>0.3為遴選閾值,篩選出MS患者常見癥狀,對各原始公因子代表的證候要素及病位進行判斷,見表4。 將病性相同的證候要素進行歸類合并,部分公因子變量為單一的舌脈或癥狀,病性、病位較難判斷,故暫不納入,故得到3個合并后的公因子作為MS中醫常見證型,為氣虛證、陰虛火旺證和痰濕證。見表5。
4 討論
本研究顯示,MS與年齡、性別、飲食習慣相關,60~80歲人群高發,以老年人居多。其中女性MS發病率在50歲之前低于男性,50歲后明顯高于男性。有研究表明,胰島素抵抗是MS重要的發病機制,絕經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與胰島素抵抗發生密切相關[14],提示絕經可能是MS的危險因素之一。從飲食特點分析結果可見,口味偏油可能是MS的危險因素,常食水果、奶制品可能是MS的保護因素,這為預防MS提供了飲食方案指導。
本研究顯示,MS病因以氣虛、陰虛火旺、痰濕為主,病位以脾、肝、腎、心為主,常見證型為氣虛證、陰虛火旺證、痰濕證。結合四診信息顯示,MS多為形體肥胖者,《丹溪心法》有“肥人多虛,肥人多濕多痰”,后人也多沿襲此理,多治以益氣健脾、補腎養精、化濕去濁[15]。
本研究中MS患者陰虛火旺證亦較為多見?;颊咧饕憩F為雙目干澀、視物模糊、口干、口苦、急躁易怒、多夢、失眠、頭暈、舌黯紅,病位在肝,多為肝郁化火,傷及肝陰之象,與情志不調密切相關。肝郁化火與炎癥因子上調關系密切,導致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失衡,如炎癥與脂代謝紊亂關系密切,促進細胞攝取和蓄積脂質,抑制脂質流出[16-17]。MS屬心身疾病范疇,與交感神經過度激活顯著相關,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調節情緒,調整交感神經張力,是其治療MS的機制之一[18]。在治療中應關注患者的精神狀況,重視心理疏導,倡導心身同治。
因本研究病例均來自北京市豐臺區,存在地域局限性,且研究對象未完全覆蓋各社區人群,采集信息均為回憶性信息,部分信息存在缺失等,會使結果存在一定偏倚。今后應進行多省份、多中心、大樣本的研究,以深入探討MS的證候特點。
參考文獻:
[1] 劉倩,李言洵,劉延麗,等.代謝綜合征與腦卒中[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9(4):437-439.
[2] 田雨,麥勁壯,李瑩,等.代謝綜合征與心腦血管病關系的前瞻性研究[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3,14(4):241-245.
[3] GRUNDY S M, CLEEMAN J I, DANIELS S R,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a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scientific statement[J]. Circulation,2005,112(17):2735-2752.
[4] 趙海,王巖.520名社區居民腦卒中篩查情況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 2011,13(9):1623.
[5] 杜萬良,孫海欣,賈茜,等.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卒中協會卒中一級預防指南(第一部分)[J].中國卒中雜志,2011,6(8):659-664.
[6] 杜萬良,孫海欣,賈茜,等.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卒中協會卒中一級預防指南(第二部分)[J].中國卒中雜志,2011,6(9):727-755.
[7] 杜萬良,孫海欣,賈茜,等.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卒中協會卒中一級預防指南(第三部分)[J].中國卒中雜志,2011,6(10):809-831.
[8]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診斷學分會.中醫常見證診斷標準(上)[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28(5):3-8,20.
[9]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診斷學分會.中醫常見證診斷標準(下)[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28(6):3-10.
[10]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科研組.中風病辨證診斷標準(試行)[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4,17(3):64-66.
[11] 王隴德.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程:關注動脈硬化的高危因素——探求盡快降低我國腦卒中發病、死亡和傷殘之策[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1,3(3):1-3.
[12] 季紹良,成肇智.中醫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99- 163.
[13] 吳勉華,王新月.中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9- 52.
[14] 孫樹凱,翟玉娥,趙鵬,等.雌激素受體基因多態性與絕經后女性代謝綜合征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18(10):1652-1657.
[15] 侯瑞芳,陶楓,陸灝,等.肥胖的中醫治療進展[J].中華中醫藥學刊, 2015,33(8):1959-1962.
[16] 王椿野,郭蓉娟.肝郁化火證的研究進展[J].環球中醫藥,2012, 5(2):138-142.
[17] 龔勇珍,孫少衛,廖端芳.細胞炎癥反應與脂質代謝的相互作用及調節[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7,25(6):623-629.
[18] 陳全福,楊榮源,葉煥文.從肝主疏泄論治代謝綜合征[J].新中醫, 2016,48(8):289-291.
?。ㄊ崭迦掌冢?018-10-12)
?。ㄐ藁厝掌冢?018-12-17;編輯:季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64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