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新課改在我國已經試行了一段時間,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新時代課改背景下,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為實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和高效教學目的努力奮斗。高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基礎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新穎教學手段展開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能力。在本文中,筆者根據多年高中教學經驗,以化學反應限度為例,就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策略進行闡述。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化學;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建立在初中化學基礎上,又高于初中化學,分為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兩大類,難度高于初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高中化學教師想要實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提高其學習成績,必須采用新穎教學手段,激發他們學習興趣,提升探究意識,進而達到高效教學目的。
一、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能夠有效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傳統教學中大多是教師利用一本書、一支粉筆和一塊黑板完成教學活動,雖然能夠將基礎知識傳授給學生,但是不能使其掌握知識精髓所在,容易造成“前面學,后面忘”,不利于他們發展。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高中化學教師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將學生放到特定教學情境中,不僅能夠激發其學習興趣,還能夠使他們領略到化學精髓,進而愛上化學課堂。
例如,教師在講授“化學反應限度”一節時,說道:“17世紀,英國產業革命命脈是鋼鐵,人們常常利用高爐將三氧化二鐵和一氧化碳混合在一起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焦炭能夠生成一氧化碳,但是,煉制鐵所需要碳的數量遠遠高于化學反應方程式計算出來數量,于是科學家想方設法增加高爐高度解決這一問題,但并未達到解決問題目的,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學生通過預習已經知道答案,說道:“因為發生了可逆反應?!苯處熇^續問道:“那什么是可逆反應呢?”學生展開討論,教師道:“在相同條件正、反兩個方向同時進行的反應可以稱為可逆反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可逆反應以及可逆反應特點?!苯處熗ㄟ^創設故事教學情境展開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學效率。學生在教學情境中,能夠產生濃烈化學學習欲望,進而提高課堂參與度和學習效率。
二、采用小組合作模式,提升學生探究意識
科學探究過程一般是包括觀察、提問、實驗設計、方案實施、結果交流與討論幾個步驟。課堂是最具有生命力的地方,課堂生命活力不僅源于學生對問題的敏感與興趣、在問題探索過程中的發現與創造,還源于他們在交流過程中不同觀點的思辯與啟迪。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常常采用小組合作模式展開教學活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使其成為課堂真正主人,同時提升探究意識和學習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講授完“可逆反應定義”后,說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可逆反應定義討論可逆反應有哪些特征?”學生通過課本知識展開小組討論,最后教師帶領大家進行總結道:“可逆反應是可逆的,不能進行到底,有一定限度;同時正反應和逆反應同時進行;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達到平衡?!睂W生產生疑問:“我們怎么知道可逆反應達得到平衡了呢?”教師進而引出化學平衡和化學反應限度概念。教師在授課中采用小組合作方法使學生進行探討,不僅能夠培養他們動腦能力,還能夠使其探究出具有研究價值的化學問題,進而提升探究和解決問題意識和能力。
三、勤于練習,增強鞏固知識能力
課堂練習是鞏固知識重要途徑,不僅能夠將教師所講授基礎知識進行深度理解,還能夠對所需知識進一步加工,達到熟練掌握和靈活應用目的。高中化學是一門基礎性較強學科,但知識點繁多,對學生邏輯思維要求較高,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僅要將精心準備課堂內容教學內容,還要精心設計課堂練習,使他們在練習中鞏固所學知識點,進而找到學習自信,提高學習效率。學生通過課堂練習,可以進一步檢測自己對所學知識掌握程度,對于模糊知識點加強理解和記憶,進一步提高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授完“化學平衡和化學反應限度”后,教師展示出習題“對于可逆反應,氮氣和氧氣在催化劑作用和加熱條件下生成一氧化氮,該反應如果在封閉容器中進行,下列哪些條件能夠使得反應速率加快?(A)縮小體積;(B)充入氮氣;(C)充入氫氣;(D)壓強不變,充入氮氣,增大體積”。學生通過學習,可以分析出有氣體參與的化學反應,如果增大壓強,使得反應物濃度增大即可加快反應速率,進而得出選項C和D不能滿足兩條件。教師在講授完基礎知識后,展示合理習題,使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能夠有效鞏固所學知識點,同時可以提高其學習興趣,使之愛上化學課堂。學生通過課后習題練習,加深對所學知識理解,同時提升學習效率。
一言以蔽之,高中化學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不僅要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展開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還要采用小組合作模式展開教學,提升他們研究意識,同時也要通過不斷練習,鞏固所學知識,進而實現高效化學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黃志氣.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3(8):90-90.
[2]王鳴明.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5(40):152-15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8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