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實踐中的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學實踐中,因知識的深度、廣度和難度較之初中有了更深一步的發展,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若是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在學習實踐中的有效參與,學習的效果就可以預見。因此,結合學生的實際,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開展有效分層,讓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能力水平的基礎上,得到有效地發展和進步,是當前物理教學最為重要的。
關鍵詞:高中物理 分層教學 探析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1-0092-01
1.分層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實踐中的作用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因材施教。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關注每個學生的優勢潛能,推進教學制、走班制、學分制、導師制等教學管理制度,能高效開展物理教學。在教學實踐中,如何關注到每個學生的潛能和差異,讓學習過程適合每個學生的發展呢?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的起點不同,在學習過程中的接受能力、知識拓展能力自然也各不相同。因此,傳統的一刀切、一把抓的教育形式只適合部分優秀生或對學習內容感興趣的學生,而基礎較差、或不感興趣的學生在具體的學習實施過程中,則難以得到有效地發展和進步。因此,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通過分層教學的有效實施,改變了傳統的應試教育僵化、死板的教育模式,讓學習的過程成為每個學生都發展和完善的過程,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有效發展。物理知識的本身是一項知識性、邏輯性、系統性較強的知識體系,學生從初中升入高中,受自身的認識條件、基礎積累等方面的限制,分層教學照顧到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基礎,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從學習的具體過程中得到相應的進步和收獲,因而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學習效果的有效提升。
2.分層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實踐中的探析
(1)科學分層,有效互動
在高中物理教學實施過程中,將一個班級中的學生按照其物理學習的狀況、知識能力水平、性格特點、性別等因素,劃分成一定性質相同、能力相當的學習小組,這些學習小組的成立使小組間形成了一種無形的競爭模式,每一個小組由不同層次的學生共同構成,通過相互間的溝通、合作與交流,來實現對學習對象的有效理解和把握。在分層學習合作的實踐中,通過小組間的競爭和合作模式的有效調動,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合作交流與互動,使學生在具體的合作過程中,有效地培養起團結合作的意識,實現高效互動,從而實現學習效果的有效體現。
例如,在學習《摩擦力》的實踐中,教師通過利用身邊的物理現象為話題導入,激發學生的探索交流的欲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能夠積極地融入到對問題的探索和發現的具體實踐中去,學生間通過互助合作對摩擦力的現象展開具體的討論和探析,通過分層小組間的互助與合作交流,使學生歸納總結出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定義,并能夠判斷出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歸納講述“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通過實驗探究,明確靜摩擦力的大小是隨著拉力的增大而增大,并與拉力的大小相等。在具體的合作交流中實現小組成員間的合作互動,實現小組成員間學習效益的最大化。
?。?)活動開展,促進體驗
在分層教學實施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分層教學實施的前提是有效分組,分組是在充分地調動學生合作互助的基礎上進行有效分組,在分組教學實施的過程中,通過開展豐富而具體的活動體驗形式,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充分地參與到學習實踐的具體過程中去,在對學習對象的充分探索和有效實踐的學習體驗過程中,實現對學習效果的有效把握。
例如,在學習《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的實踐中,通過有效地教學實施,每個小組中的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牛頓運動定律解決的兩類主要問題,明確了利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能夠結合物體的運動情況對物體的受力情況進行分析等,接下來,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開展游戲活動體驗,小組抽簽完成教師給出的不同類型的例題,并通過小組合作實現對問題的有效理解和掌握,學生最了解學生,通過學生間的互助合作,將彼此間不明確的地方、有疑問的地方、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等展開具體的交流和實踐,讓學生的個性化問題,共性化的學習問題在具體的合作交流活動實踐中得到具體的實現,在具體的合作交流體驗中,實現對學習效果的有效體現。
?。?)合作實驗,有效探索
物理是一門以具體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物理學習實踐中,要想真正學好物理,首先需要做好物理實驗。物理是一門邏輯性、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單獨地開展物理實驗很難實現對問題、現象等的有效把握,因此,在物理實驗的開展過程中,利用分層小組,開展積極的科學探索實驗,使學生在對問題的身臨其境的具體感知體驗過程中,實現對問題現象等的具體把握和理解。
例如,在《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中,教師結合分層小組的合作實踐活動,開展具體的科學實驗過程,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對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的裝置以及實驗步驟等的科學計劃和安排,在充分地考慮實驗的注意事項的過程中,實現對實驗過程的科學有效地開展和把握,從而達到小組成員對學習過程的深入理解。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實施過程中,利用分層教學模式,展開科學地分組教學是關注學生成長,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教學手段,通過有效的小組合作機制,實現小組成員的團結合作,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海東.基于問題解決理論的中學物理教學實施途徑及案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17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