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下的教學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已成為現在主要的教學目標。在初中,語文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語文教學的有效開展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初中學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存在很大的差異,怎樣實現教學的全面性是教師應該積極探討的話題。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討分層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科學運用。
關鍵詞:分層模式;初中語文;科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9)03C-0084-02
分層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學生個體差異為基礎,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對整個班級進行分層,實現教學的針對性,讓整個班級的學生都得到發展。初中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很高,比如:記憶能力、思維能力、交際能力等。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比較密切,因此關注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是非常有必要的,為了實現教學的統一性,采取分層教學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手段,這能夠充分體現因材施教和差異性教學,最大限度地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ㄒ唬┯欣谡{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初中學生正處于各方面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學習過程中有自己的思想,特別是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更容易受到教學模式的影響。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喜歡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這對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容易影響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分層教學模式的運用則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引導學生更有效地融入初中語文教學中。
?。ǘ┯欣谔嵘n堂教學實效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學習效率是最主要的因素。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運用分層模式,可為每一個層次的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促進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只要班上各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進步,整個班級的語文教學工作也就取得了成功,語文課堂教學實效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ㄈ┯欣趯W困生的及時轉化
在同一個班級中,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有一部分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非常差,對語文的學習毫無信心,這部分學生被稱為學困生。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學困生并沒有受到教師的重視,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也無法得到提升。運用分層教學則實現了對學困生的轉化,教師可以從教學設計入手,給學困生制訂符合其學習能力的教學目標,從語文基礎知識入手,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不斷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
二、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科學運用
?。ㄒ唬┱莆諏W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
分層教學基礎是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是教師應該考慮在內的,通過及時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分層教學奠定基礎。初中學生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逐漸變得復雜,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自己的思想,教師在課堂中的表現也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分組的時候,教師不能僅僅憑借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要綜合考慮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這樣不會對學生造成心理上的傷害,這樣的分層更有合理性,也能保證分層教學的有效開展。
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是分層教學開展的基礎,教師要引起重視,在人教版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表現以及作業的完成情況等方面綜合評價,對學生有一個全面的定位,在分層教學中做到對每一位學生負責才能確保分層教學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確保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ǘ┱n堂教學分層次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優秀的課堂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分層模式,實施課堂教學的分層對整體有效教學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人教版初中語文《春》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提出幾個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提出的問題要具有層次性:課文寫出了春天的哪些景象?寫出了春的什么特點?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學生會帶著這些問題閱讀文本,并從課文中尋求答案,待學生閱讀完成,教師可以讓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回答前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是通過閱讀可以找到答案的,對學生思維能力要求比較低。然后教師可以選擇班上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回答最后一個問題,這一問題是對學習綜合閱讀能力的考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需要融入情感和思維,深刻地體會作者的情感。課堂教學中問題的分層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獲得發展,提升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ㄈ┱n后練習分層次
課后練習不僅是對學生課堂學習的一種檢驗,也是學生鞏固知識的有效途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后練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了有效地應用分層教學模式,在語文課后練習中也需要分層次。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布置的課后練習沒有進行分層,對學生的發展非常不利,學生的差異沒有得到有效的兼顧。
實施課后練習分層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一方面,在容量上進行分層。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布置課后練習,這樣可以很好地照顧學困生,減輕他們的學習負擔,對語文的學習更有信心。另一方面,在課后練習設計上需要進行分層。給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布置具有拓展性的練習,讓學生在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思維得到鍛煉;針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主要布置一些鞏固知識的課后練習,逐步加強練習,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如果教師按照傳統的模式布置課后練習,不考慮容量和難度,學生的學習熱情會受到打擊。
?。ㄋ模嵺`活動實施分層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積極開展課后實踐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將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可以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模式也應該注重對實踐教學活動的分層,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比如在人教版名著導讀《駱駝祥子》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角色扮演”的實踐活動,有的學生參與活動的能力比較弱,針對這部分學生,教師要積極引導和鼓勵,讓他們擔任主角,促使學生更加深刻閱讀,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而對于學習成績較好的那部分學生,教師也要給他們安排角色,即對其他學生角色表演進行評價,這樣的安排不僅肯定了他們的學習能力,也提升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保證了語文實踐活動的正常開展。
三、結束語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是教學目標,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積極運用分層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初中語文是基礎性的教學科目,為其他學科的教學奠定基礎,怎樣科學合理地運用分層教學模式是需要教師積極探討的話題。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能夠給初中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明確分層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的意義,實現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根平.初中語文分層教學初探[J].科學教育,2011,(3).
[2]李堂娥.淺議初中語文教學中分層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J].經營管理者,2016,(6).
[3]張瑜.淺析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語文教學[J].品牌 (理論版),2010,(10).
[4]易培培.初中語文教學中分層模式的效用[J]. 文學教育(下),2017,(11).
[5]沈靜靜.分層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科學運用[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 2017,(11).
[6]張蘭.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與分類指導[J]. 課外語文,2016,(1).
[7]梁崇坤.淺析中學語文課堂實施分層教育的理論與實踐[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6).
[8]張建東.淺議分層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3).
[9]倉杰.淺談分層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9).
[10]程超.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分層教學[J].文教資料,2018,(29).
[11]張寶,滿敬環.分層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24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