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兒“超市小貨架”項目課程的設計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項目課程教學是最近幾年一直倍受幼教學者及幼教工作者關注的教學方法。本文中“小貨架誕生記”課程故事,展現了大班幼兒以啟動準備——實地考察——探究制作——展示評價為線索進行一個簡單的“小貨架”制作活動。我們緊緊追隨幼兒們的興趣點,以問題為導向延展,融合省編課程,層層推進“小貨架誕生記”這一段有趣又有挑戰性的課程之旅,使幼兒、教師都滿載而歸。
關鍵詞:大班幼兒 超市小貨架 項目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2-0038-02
幼兒角色游戲中提出:“幼兒園開了好多店,為什么不開超市呢?”“我們可以自己制作食品來買賣。”“我們開超市吧!”這一提議得到了全體幼兒的支持,幼兒們提出“開超市”的想法,于是我們的項目活動就萌芽了。
基于項目課程的主題,我們從三個方面來評估本項目的可行性:一是,借助課程實施的地理優勢。我園位置特點,南有便民超市,西臨歐尚超市,有利條件正是我們實施教育的契機;二是,追隨幼兒的問題與興趣。第一次超市考察回來后,幼兒們興致勃勃地討論:開超市要從哪里開始?經過投票,子項目應運而生——決定從超市小貨架入手;三是,基于杜威的實用主義學習理論。小貨架的制作實踐是幼兒成長發展的過程,形成實地考察——探索制作——展示評價這一項目活動行徑思路。
1.從做中學,實地考察——《超市里的貨架》
實地考察是項目課程中很重要的部分,幼兒需要到實地現場參觀,能讓主題和調查立即向正確的方向開展。在談話中了解,幼兒對貨架的認識流于表面:貨架是放東西的、長方形的。對于貨架更深層的認識不足,于是幼兒們提出去超市考察貨架。
?。?)小組合作——共同制定考察計劃
為了讓考察更具目的性,幼兒事先制定了《考察貨架計劃》。這是他們第一次嘗試自由組隊繪制計劃書。在老師的指導下,產生了小組負責人,給自己取了隊名,確定考察內容——超市里貨架的材料、形狀以及貨架上商品的擺放。
(2)家長助教——初次體驗實地考察
制定好考察計劃,水到渠成進入到考察的實踐活動《超市里的貨架》,我們邀請家長帶領一個考察隊再次走進超市,“為什么貨架上有的插著大拇指,有的是小鳥,還有的卻什么也沒有呢?”“超市里的貨架看起來有些不一樣,有的是有隔層,有的是平平的?”幼兒們嘗試通過訪問工作人員解答疑惑,并運用繪畫、拍照、攝像等手段記錄自己的發現。
?。?)多元反饋——交流分享互通經驗
超市實踐活動結束后,幼兒從不同視角講述《我看到的貨架》,在分享中豐富他們對超市貨架經驗:小組講述,每組推選一位主要講述者,要求用連貫地語言有序地講述小組發現,其他幼兒補充;項目日記,幼兒們在考察結束后要進行日記,繪畫完成后將其中的故事口述給成人,成人幫助記錄。
這次實地調查是幼兒們第一次以小組形式開展活動,每個幼兒投身其中,通過寫生、訪問、圖文記錄等方式豐富對超市貨架的認知。
2.問題導向,探究制作——《超市小貨架誕生記》
項目活動的魅力之一在于我們跟隨幼兒的興趣,追隨他們的腳步,支持幼兒探究興趣濃厚的主題,以幼兒的問題為探究內容,使他們保持探究激情,投入認知思考。我們關注幼兒,從他們的談話、提問、制作中抓住教育契機,調動相關省編教材,讓相關認知經驗與項目活動碰撞出新的火花,提升幼兒的認知水平,實現“做中學”的要義。
(1)“我見過的貨架”——指向分析、歸納能力
項目活動追隨幼兒的探究,要及時為幼兒整理、歸納經驗,
使得他們原有經驗有所提升。在超市考察分享中,幼兒們提到“貨架是有鋁合金做的、牛奶和水餃是放在冰柜架子上、我還看到植物和魚放在木架上”。在此基礎上,我們設計了科學活動《各種各樣的貨架》,試圖打開幼兒的視野,了解更多材質的貨架,形成“貨架制作材料是多種多樣,形狀是百變的,不同貨架有不同功能”的概念,一方面為下一個環節創意活動《我設計的小貨架》提供經驗支持,埋下伏筆;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活動能引發幼兒對不同材料的探究興趣。
?。?)“我設計的小貨架”——指向創造、前書寫能力
第一,我的貨架我做主——自我審視促進繪畫表征。
幼兒對貨架有一定經驗后,自然而然進入貨架創意設計,旨在發揮幼兒的想象能力,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在美工活動時設計了貨架制作計劃書,畫面簡單明了,雖然沒有形成表格,但從畫面反應出其設計想法和思考軌跡,如繪制貨架時發現兩邊不同高,幼兒有意識地進行修正,且商品是分類擺放的;用陰影的方式表現貨架的立體感;用繪畫相同材料的事物表示制作材料。
第二,長方形vs長方體——集體活動解決認知沖突。
幼兒是天生的課程引發者,要提供最大機會讓他們自發學習。在小貨架設計圖的分享中,有幼兒說:“貨架是長方形的”,立刻有幼兒反駁:“不對!貨架是長方體的”,到底是長方形還是長方體呢?抓住這一問題,我們開展了數學活動《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也是傳統省編教材的其中一個內容,我們還融入幼兒學習任務單,在做做玩玩中,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兒的自主學習,為老教材注入新活力。
?。?)“貨架制作計劃書”——指向辯證思考能力、表達能力
同伴協同工作在項目課程中十分重要,它通常在幼兒們互相聆聽意見、合作達成共同目標時發生,同時促成班級中學習社群。對于大班幼兒來說,他們溝通、合作以及分享能力逐步提高。在老師的引導下,志同道合的幼兒聯合成小組,他們說想法、取隊名、定計劃、找材料,制作準備等活動進行得轟轟烈烈。
之后我們還策劃計劃交流會,這里存在著組內外的互動關系,即計劃設計者之間互相支持,有序說明;計劃傾聽者嘗試評價計劃,嘗試給予肯定或者建議。在講述和傾聽、肯定與被肯定、建議與被建議的雙向作用中,計劃得到優化改進,幼兒的辯證思考能力、語言交流能力也在循序漸進中得到發展。 (4)“我制作的小貨架”——指向動手操作能力、發現解決問題能力
第一,集體教學支撐項目經驗。
制作貨架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材料從哪里收集。我們一方面讓幼兒去尋求家長幫助,另一方面調動各種資源為幼兒收集到需要的材料,如木材、竹子等。當材料到位,新的挑戰接踵而至,幼兒們提出“長寬高”方面的疑惑,我們清醒地意識到《測量》這個內容可以提上日程。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經驗,從自然測量延伸到標準測量。活動中他們驚奇地發現:教室的玩具柜每一層的高度都是一樣的,聯想到超市小貨柜也是如此,進而引發思考:怎么使每一層的高度一致。及時抓住契機,結合省編教材《學習等分》幫助幼兒了解1/2、1/3、1/4、1/8等,幼兒也提出采用繩子類比的方法實現木材的等分。
第二,小組實踐推進團隊任務。
問題總是在不斷實踐中被推進,幼兒們又面臨著新一輪的考驗:木材怎么鋸?木材太難鋸?釘子容易敲歪……這一系列問題出現之后,漸漸地貨架制作者重新分成三組:
1、原創制作組:該組的幼兒堅持使用木材、竹子等材料來做貨架。雖然已經開展了測量、等分的活動支撐,但“量、鋸、釘”這三項木匠技能還是難住了他們。有幼兒提議“讓爸爸的裝修隊來幫忙”。經過商量,在親子合力下圓滿地完成了任務,也讓爸爸們成為幼兒園助教主力軍。
2、舊物改造組:有幼兒看到老師把打包的紙箱一個個壘起來,突發奇想:“我們能不能把紙箱連接起來做貨架呢?”,大家紛紛表示:“雙十一之后家里有好多紙盒”。幾個好朋友就這樣成立了新的小組,并發動大家幫助收集紙箱。當紙箱都被用完之后,這幾個幼兒又把目光轉向班級里的紅酒盒,他們使用普通膠水、雙面膠、白膠進行連接,在制作過程中無意發現白膠可以把木頭粘得牢固,引發了《各種膠水大揭秘》。
3、材料拼裝組:當大家都忙于制作的同時,一家長向我們建議,要不要嘗試將家里閑置的儲物箱和鞋架改造成貨架。當他們把材料帶到幼兒園后,不少幼兒紛紛響應。女生們選用家里閑置的塑料收納箱制作貨架,塑料板之間的鏈接是最大的挑戰,她們互相商量、探究,自行完成了拼裝,成功感不言而喻;男生們則選了鞋架改裝,紛紛表示管子很難插,兩邊總是對應不好,最后在老師的協助下完成組裝。
在制作探究中,幼兒意識到自己是學習者,從著手探究和解決問題之中鞏固了在課程中所獲得的知識、技巧,并獲得自信心和愉悅感。
3.展示評價,縱深延續——《我們做的小貨架》
在展示評價階段,幼兒將簡要敘述已經學到的東西,將幫助幼兒強化和整合從項目課程中獲得的信息,更深刻的體驗到成功感;教師則可以看到從課程的開啟到結果,并通過評估個別幼兒和整個班級的目標來了解課程的效果,從而思考新的項目活動。
(1)強調講述,傾聽彼此
講述活動是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一種重要組織形式,說明性講述活動《我們超市的小貨架》中,幼兒從名稱、材料、工具、步驟幾個方面系統地講述,促使語言表達能力講述和傾聽能力的發展,再一次地鞏固、提升了項目經驗。一次巧合發現貨架塌了,從而承重力的探討就此展開,幼兒通過親自實驗揭秘了貨架的承重力,也為后續“驗收貨架”活動鋪墊經驗。
?。?)環環相扣,縱深延續
項目活動總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如何把超市小貨架擺放得美觀又舒適,是貨架投入使用后首先面臨的問題。幼兒不斷考慮空間設置這個大難題,在老師的指導下,多次調整直到滿意。正當幼兒沉浸在貨架完成慶祝中,又發現貨架上的價格標簽也是不可或缺的,他們迫不及待地創作了精美的價格標簽;在擺放標簽時,兩個幼兒因為上下方向的爭執,而自然的進入《序數》的探究中,從而指導序數是有方向的。就是這樣在一次次的制作、探討、發現中引發各類活動……
對幼兒來說,他們是實施項目活動的受益者,不再是被動的跟著老師開展主題活動,而是化身為主動學習者,在與多種材料互動中,幼兒們的認知得到了發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對老師來說,開展項目活動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我們擁有更多的課程主導權,開展兒童有需要的課程;另一方面就目前來說,教師課程開發的敏感性不強,錯失了一些教育契機。在下一階段里,我們將會放慢腳步,挖掘孩子真正的需要,豐富項目教學的內容,在與幼兒對話互動中設計、生成、實施小超市的項目課程。
參考文獻
[1]麗蓮·凱茲,西爾維亞·查德 著,胡美華譯.開啟孩子的心靈世界項目教學法[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王林發,郭雪瑩,符蕉楓編著.項目教學的方案與實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9)
[3]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19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