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大班幼兒有效合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建構游戲應該讓幼兒與教師共同創設一種多元化、多功能、多層次的環境;應該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尊重幼兒、欣賞幼兒、相信幼兒,讓幼兒自由、自主的與環境積極有效的互動。更以觀察者、合作者,支持者、鼓勵者的身份適時適當的介入指導,并靈活通過多元的評價方式來生成游戲的內容和深入游戲的情節,提高幼兒建構技能和游戲水平,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關鍵詞:課程游戲化 大班幼兒 建構游戲 有效合作
  【中圖分類號】G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3-0057-01
  大班幼兒的自我意識處于發展的關鍵期,他們對于建構游戲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但是當游戲過程中發生矛盾時,幼兒常以告狀或攻擊性行為來解決;遇到困難時,往往只會求助老師而不知從同伴那里尋求幫助;同伴遇到困難時也沒有意識去幫助解決。因此,從小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十分重要。合作是幼兒未來發展、適應社會、立足社會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質。筆者就著重通過分享交流這個手段來提高在建構游戲中合作能力的發展。
  結合大班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發展的實際情況,筆者通過對建構游戲中現狀的分析和觀察,總結了大班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行為特點,歸納了大班幼兒在建構游戲中同伴合作存在的問題,探討促進幼兒有效合作的策略教師開始計劃如何在建構游戲中培養幼兒有效合作的能力和意識。
  1.大班幼兒建構游戲的行為特點
  大班幼兒在搭建活動中已經能夠考慮到建筑物的布局了,他們通過交流意見,研究建筑物整體與布局的關系,思考建筑群體的大小比例,即前后位置的合理性,并學會了參照全景建筑圖,對作品進行創造性地設計。
  大班積木區的游戲特點是分工合作,幼兒依據各自的興趣、性格特點和技能水平分配角色和任務,其中,小領袖式的人物非常了解小伙伴的特點,能夠幫助大家協調分工,使優勢得到互補,讓每個人在設計、布局、搭建、裝飾、介紹等不同環節中找到發揮自己特長的機會。
  2.大班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合作組成的形式
  筆者在多次的建構游戲中觀察幼兒之間是怎么來選擇自己合作伙伴的。通過觀察,發現主要有以下三種。第一種—強強組合又稱為能力過強型。就是能力強的幼兒組合在一起又稱為能力過弱型,第二種—弱弱組合又稱為能力互補型。就是能力弱的孩子組合在一起。第三種就是強弱組合。下面就這三種組合形式分析他們的優缺點。
  (1)強強組合
  優點:幼兒的能力都很強,建構的東西比較豐富,富有想象力。
  缺點:在一個合作團隊里,由于每個幼兒的能力都很強,所以很多時候會為了誰來做“領頭的”就會容易產生分歧。
 ?。?)弱弱組合
  優點:由于組內的幼兒能力都不強所以不容易產生糾紛。一般以模仿作品為主。
  弱點:在這個組合的作品有時會不成功或者東西沒有創意。
 ?。?)強弱組合
  優點:這種組合由于能力上的互補,幼兒之間的分工很明確。如能力強的孩子做主導地位,能力弱的孩子做輔助的作用。
  弱點:對于能力強的幼兒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對能力弱的幼兒發展的機會就不是很多。
  3.大班幼兒現階段的合作的能力
  大班幼兒的建構游戲不在以單獨游戲為主,而更趨向與群體化,這就讓幼兒感覺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成為了游戲成功的“階梯”。要想使建構內容不斷豐富,就要讓幼兒學會與同伴、老師交往,學會合作。
  通過這一個學期的活動,筆者發現大班幼兒在合作中第一:有了集體意識。第二:有了初步協商的能力和服從安排的意識。第三: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組內出現不同意見時,他們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4.提高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合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在這個階段的觀察指導中,筆者也總結了一些有效的指導策略。
  (1)創設情境,激發合作
  為了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首先要讓幼兒產生合作的欲望,使他們有合作的需要。而設計一些幼兒都喜愛的、必須在合作下才能完成的活動,有利于幫助他們認識到合作的必要性。
 ?。?)分組現場實踐策略
  所謂的現場實踐策略就是把全體幼兒分成若干組,每個組都來進行同一個物體的構建。通過每組現場的構建活動中找到自己組失敗的原因并及時的進行改正。
  這個方法主要是讓幼兒通過與其他組的比較并吸取其他組的經驗來獲得更多的合作方法。
 ?。?)反省策略
  反省策略就是當幼兒在共同構建一個作品時遭遇到了失敗之后通過自己的反省或者在別人的幫助下進行反省從而獲得共同構建的經驗的一種方法。
 ?。?)教師的有效介入和知道幼兒游戲時的目標意識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發現,教師對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游戲精神認識有誤區,有的教師認為在如今的一日活動中放大了幼兒游戲的環節,強調了教師對幼兒在園一日活動的觀察,就意味著不用介入幼兒的游戲過程。其實不然,盡管沒有教師對游戲的介入,幼兒也能在游戲中發展自我,但是有沒有教師的介入和指導,幼兒的發展還是有區別的。教師的作用就在于能夠用科學的眼光來分析幼兒的游戲行為,在最適宜的時候推進幼兒在游戲中的發展。
  為了通過建構游戲來推進幼兒合作意識的良好發展,教師在指導游戲時就應該有比較清晰的目標意識,要清楚地認識到“我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介入游戲”、“通過我的介入,能夠幫助幼兒獲得怎樣的情緒體驗和經驗?”等。
  隨著大班幼兒的造型能力及認知水平的發展,他們已經不滿足于插接單一的形象了,而是更關注于事物之間的聯系及情節的發展,在大規模的插接活動中,幼兒能夠大膽的構思和想象,以集體的智慧共同完成搭建作品。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72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