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音樂課中小組合作的有效性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主動參與、善于合作、樂于探究,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也是課程改革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在小組合作學習下我們看到了生機盎然的課堂,善于引導的老師,自信、陽光的學生,怎樣才能在音樂課上更好地發揮小組學習的有效性,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呢?
  一、充分利用學生互學的有效性
  有差異才有合作,在《規范與指南》一書p43頁中,2、操作要求(2)、B中如果學習任務是需要兵教兵才能落實的知識點……在上《如今家鄉山連山》一曲時,歌曲中有這么一樂句, 66 66 63 30∣55 55 52 2‖這樂句有一連串的八分音符但只有一個哈字,這對學生來說是個挑戰,學生如果不會樂句中的旋律,那唱起歌詞來就昏昏糊糊,音不準。如果老師集體進行教學,就會出現小部分學生不會旋律,卻不易察覺,到集體展示時,才會發現學生音不準。因此,在這個時候,筆者利用唱得比較好的學生進行引領,先從復習八分音符節奏(如這節奏怎么念)再到音符的認知(這個音符唱什么),再示范演唱,并逐一進行檢查,老師只是巡視,這樣不但鞏固了優生對音樂知識的進一步提升,還促進了學困生的學習,老師還能發現新的音樂苗子。這也正是利用了教學原理中的差異性,讓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發揮小組長指揮能力的重要性
  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比較注重培養小組長在組內的威信,如《如今家鄉山連山》這首歌曲,出現了兩處歌曲的間奏部分,很多學生總是會不自覺地把下一句歌詞填到間奏部分,為了讓每個學生都知道間奏部分是不需要唱的,這個時候筆者又出動了小組長,讓小組長站在每組的前面,在同學們唱到間奏部分時,用手勢提醒本組同學,這樣不但讓學生清晰明了地知道,間奏部分是不用演唱的,同時增強了小組長的自信心,提升其指揮的能力。
  三、充分展示小組合作展學的交流評價
  評價的目的在“教”得好,“學”得快。在每個小組展示后,小組件進行評價,不但能提升學生的欣賞能力,也可以發揮學生二度創作的能力。如在上《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一曲是,最后的小組展示,筆者給全班五個小組都分配了任務,第一、二小組進行角色扮演、第三組進行回聲處理,第四組在間奏部分加入襯詞,第五組給歌曲加入舞蹈,恰恰第五小組的組長就是舞蹈隊的成員,在她的帶領下他們小組很快就把動作編好了,在展示后受到了學生熱烈的掌聲,筆者也適時地請其他小組的成員給與評價,第三小組的小豪,一站起來就豎起了大拇指說第五小組唱得好、跳得也好。這可是他們班最叛逆的孩子,從來就是批判人的,沒想到這小組合作,居然讓學生學會了夸獎人,這也是小組合作的成功之處吧。第一小組的小麗的評價是,他們組唱得很有感情,動作也很整齊,但筆者覺得他們要是能大聲點,再就是有個人來扮演小熊和洋娃娃就更好了。這個建議真的很不錯,筆者能從本小組的角色扮演反觀到其他小組,讓小組展示更加充實。所以說,小組合作展示確確實實讓學生學會了賞識別人,也充分發揮了思維能力對小組展示進行點評及再創作。
  四、充分利用小組合作考試發揮特長生的作用
  以往的考試我們都以獨唱考試的形式進行,其實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學生一個人上臺表演都會有膽怯心理,低著頭,牙牙學語般地隨伴奏完成,難以大方表演。這學期由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筆者采取了以小組合作考試的形式進行,從挑選歌曲、到隊形的編排、動作的演示,全是學生合作完成的,有的班級的學生在參與小組合作考試準備中,組長還會在課余時間組織本組的同學進行練習,就為了不讓落后生給自己組拉下分數。在實踐過程中,還真有些班級的小組展示給筆者帶來了無限的驚喜。比如三(5)班的第二小組,原來選定的組長是一個很踏實、認真的學生,但是通過這一次考核,筆者才發現她們小組有個叫小婷的音樂特長生,她們小組的隊形構思、編排、練習全是她組織的。學生也非常配合,她們演唱的曲目《如今家鄉山連山》是由7名同學圍成一個圓,其余兩人扮演媽媽和孩子。在演唱曲目時,小組同學跟隨音樂晃動著身子,男孩和女孩臉上都充滿著活潑可愛而又緊張的表情。開始演唱了,全組同學都律動起來,通過肢體語言描繪歌曲的內容,就如歌曲中谷堆旁,媽媽和孩子的對話。班里的同學也受到他們的感染,也唱了起來,沒想到簡單的歌曲也能夠表演得淋漓盡致,還能感染周圍的人,真是精彩極了。
  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形式的學習是值得推廣,它會促使學生由被動,轉為能動性的發揮自己特長,主動地,積極地去學,那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就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成長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3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