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京西吹打樂的藝術特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京西吹打樂是以儒家的音樂為主體,由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兩大部分組成,以吹管樂器為主、多種打擊樂器參與演奏的音樂為“吹打樂”。當地人稱吹打樂者為“吹打班子”。
  關鍵詞:京西;吹打樂;特色
  京西地區的“吹打班子”,流傳于北京西郊的海淀區、石景山區、門頭溝區等城鎮和鄉村中。這幾個區的地理位置,有的與大山為伴,有的與大山相鄰。由于遠離城市中心,這里的吹打樂還保留著原聲態的韻味,不屈不撓的山里人,有一顆對民族音樂執著追求的心,非常喜尚吹打樂。
  京西地區的“吹打班子”由于使用的樂器齊全、參演人員技藝全面,演奏的曲目及風格特點各有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演奏一段吹管樂之后,緊接著演奏一段打擊樂,曲目銜接如行云流水般順暢。在吹打樂進入收尾時段,樂曲多次反復,風格活潑爽朗,速度極快,各種樂器音準、節奏統一,譜字越減越少,最后將音樂推向高潮,突然整齊截止,形成了鮮明的藝術特色。
  京西各地區吹打樂不但用于平日自娛,而且主要用于喜慶和婚喪嫁娶等風俗活動。如:海淀區的吹打樂保存著古樸雅典、莊重嚴謹的吹打風格,展現出“正統”、“尚雅”的民俗心理,他們的音樂格調清雅,有益于教化民風、倡導文雅、宣傳禮俗、和睦鄉里,是可以給地方百姓帶來精神娛樂的音樂。
  吹打班子10余人,而且每個樂師都能兼職其他樂器,吹管子的樂師會吹笙,對笙的構造、性能、音位、演奏方法,都很精通,這次演奏管子,下次演奏時捧起笙與管子師配合的相當默契。嗩吶樂師依據曲目的需要,放下嗩吶就能兼職管子的工作。吹笙樂師熟系打擊樂的家伙、拿起一樣家伙就能配合音樂奏起來。這里每個藝人都是多面手。演奏曲目,大部分來源于民間和佛教音樂。
  為了弘揚、繼承京西吹打樂,他們演奏的曲目追求音量洪大、演奏氣勢磅礴、粗獷豪放,是京西吹打樂的一面旗幟。
  又如:石景山區的吹打班子是以海淀區的吹打樂為樣板,請海淀區的管子師授課、求師學藝,他們十幾年如一日,準時、準地點堅持練琴,多年的勤學苦練、精心鉆研,全部掌握了吹打樂的本領。但他們演奏人員只有7人,吹打樂3人各司其職,無兼職。打擊樂4人可兼任。切實做到小而全、小而精。使用的管樂器有管子、嗩吶、笙,使用的打擊樂器有鼓、小鼓、大镲、小镲、鐺子、梆子。演奏時以管子為中心,吹管子師比演奏其他樂器的藝人,要全面掌控演奏的動態管理,是樂隊的中心和靈魂,他對整套吹打曲目要做到心中有數,以及樂曲的韻譜、樂曲的演奏程序、演奏時間控制,都要做到精準到位。管子師也是吹打樂的指揮者,他依據聽眾的熱情氛圍和樂曲旋律變化靈活運用,即興發揮,嗩吶、笙和打擊樂器在管子師的引領下,做到每個音符、節奏、都能準確掌握,做到樂曲運行十分順暢,快、慢、撒變化自如,尺寸和勁頭運用十分拿手,確保每首曲目首尾相接、天衣無縫。演奏的曲目有《放驢》、《小二番》、《八條龍》等樂曲。特別是五十年代后,建國10周年慶典、應邀參加天安門廣場群眾聯歡活動,演奏民歌及革命歌曲,如《東方紅》、《沂蒙山小調》、《歌唱二郎山》、《南泥灣》等曲目,音樂旋律活潑諧趣,明快樸實,展現出祖國大地生氣盎然的美好時光。將勞動人民那種熱情洋溢的舞姿和火熱歡騰的群眾場景,表現得栩栩如生。
  在樂曲的處理上,充分發揮管子、嗩吶、笙的演奏技巧,打擊樂穿插使用,使歌唱性很強的旋律既能保持連貫性、又能達到細膩優美的歌唱效果。讓古老的京西吹打樂換發出新的青春,為人民的生活增光添彩。
  再如:門頭溝區的吹打樂可以說是京西民間音樂藝術的活化石,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它飽經滄桑,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吹打樂深深扎根于禮儀民俗的沃土之中,在不盡相同的生態環境中茁壯成長,造就了色彩斑斕吹打藝術形態,它就像大山深處一股清澈、透明的泉水,流淌在音樂的長河里與山區人民世代相伴。生活在山區的人民群眾長期以來,不管是生活平穩,還是災荒或動亂,都不向坎坷命運低頭,不曾停止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吹打樂能為他們的生活增添信心。為繼承古番樂,他們雖不富裕,但愿意湊錢,購置樂器,永續發展好吹打樂的光華。
  門頭溝區吹打樂他們使用的管樂器有小管子、小嗩吶、十七簧笙、竹笛。他們使用的打擊樂器有堂鼓、大镲、小镲、木魚等。演奏的曲目內容極其豐富且年代久遠,正如:(梁巨新先生2002年2月7日北京晚報新聞特刊《京西古樂的危機》文章所述“在吹奏樂和打擊樂曲各有一些經典曲目,如柳公宴、顏回三身、孔子探顏回、孔子泣顏回、出對子、等曲目名稱似乎都與春秋戰國(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時的孔子有莫種聯系。再有四上牌、五貢兒、三寶贊、堂頭令等曲目也都顯示出京西古樂流傳年代之久遠”。門頭溝區吹打班子是由民族器樂癡迷愛好者組成,常年業余時間堅持練琴。小管子、小嗩吶、笙和笛子的演奏是一絲不茍,一字一音不能出錯,它具有慢板起漸快或前拍弱,后拍強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打擊樂有規律的配合,追求虛實相生的音色,韻味變化,古樸典雅,清麗悠揚,具有古代宮廷音樂風格。
  門頭溝區吹打樂可以使人感受到,它是吹打藝人在無拘無束的情感抒發,他自然、淳樸、率直、毫無做作之氣、它那典雅、悠揚的音樂性格,完全被廣大民眾所欣賞、理解,使他們感到興奮,從社會角度看,它適應于社會生活和人們的思想需求。從審美意義上說,他的形神表現,使人們認識自己的吹打樂,一聽便知道這是柳公宴那是顏回三身等曲目,顯示出京西人民對祖先的無比崇拜。
  京西吹打樂曲目與現代音樂截然不同,管子等吹奏古風古韻,時起時伏,曲調令人心曠神怡,回味無窮,百聽不厭,打擊樂伴奏技巧繁多,變化莫測,震撼心靈,使人感覺置身于另一個美妙世界,又像與華夏祖先對話,這就是音樂“活化石”在民間的藝術珍品。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881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