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在“讓學”上下功夫,在“引思”上做文章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讓學引思”的教學理念強調:逐步引導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從而慢慢實現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要在數學課堂上,融入一些新的教學方式和指導理念,不斷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
  【關鍵詞】讓學  引思  數學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115-01
  “讓學引思”,是全新的教學背景下所提出的創新性教學要求。所謂“讓學”,就是教師在日常組織教學活動中,要盡可能地讓位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創造性地學習、幸福地學習,做學習的主人?!耙肌本褪且l、引導、引領學生思考,在形式和本質上保證學生大腦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在聚焦學生思維能力、價值形成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中,引導學生完成對知識的自主建構和自覺遷移,激發學生生命活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實踐能力。
  一、差異性“讓學”,各有側重“引思”
  “讓學”是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要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來設計教學活動。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學生的智力水平發展不均衡,要想達到理想的“讓學”效果,就要對不同能力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激發學生不斷學習的動力,讓所有的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成功。
  二、開放性“讓學”,拓展視野“引思”
  數學知識具有靈活性,在“讓學”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不能只將目光聚焦于基礎知識的范圍之內,還要將知識內容積極開放起來,引導學生們的思維不斷擴展。
  比如在學習分數時,學生對“分率”和“用分數表示的具體數量”往往混淆不清,以致解題時在該知識點上出現錯誤,教師雖反復指出它們的區別,卻難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在學習分數應用題后,讓學生做這樣一道習題:“有兩根同樣長的繩子,第一根截去3/5,第二根截去3/5米,哪一根繩子剩下的部分長?”
  此題出示后,有的學生說:“一樣長?!庇械膶W生說:“不一定?!?
  我讓學生討論哪種說法對,為什么?學生紛紛發表意見,經過討論,統一認識:“因為兩根繩子的長度沒有確定,第一根截去的長度就無法確定,所以哪一根繩子剩下的部分長也就無法確定,必須知道繩子原來的長度,才能確定哪根繩子剩下的部分長。”這時再讓學生討論:兩根繩子剩下部分的長度有幾種情況?經過充分的討論,最后得出如下結論:
  ①當繩子的長度是1米時,第一根3/5的等于3/5米,所以兩根繩子剩下的部分一樣長。
  ②當繩子的長度大于1米時,第一根繩子的3/5大于3/5米,所以第二根繩子剩下的長。
 ?、郛斃K子的長度小于1米時,第一根繩子的3/5小于3/5米,由于繩子的長度小于3/5米時,就無法從第二根繩子上截去3/5米,所以當繩子的長度小于1米而大于3/5米時,第一根繩子剩下的部分長。
  這樣的練習,加深了學生對“分率”和“用分數表示的具體數量”的區別的認識,鞏固了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提高了全面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如這樣一道題目:一根繩子長35米,第一次用去9米,第二次用去16米,這根繩子比原來短了多少米?
  由于受封閉式解題習慣的影響,學生往往會產生一種凡是題中出現的條件都要用上的思維定勢,不對題目進行認真分析,錯誤地列式為:35-9-16或35-(9+16)。做題時要引導學生畫圖分析,使學生明白:要求這根繩子比原來短了多少米,實際上就是求兩次一共用去多少米,這里35米是與解決問題無關的條件,正確的列式是:9+16。通過引導分析這類題,可以防止學生濫用題中的條件,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提高學生明辨是非、去偽存真的鑒別能力。
  三、實踐性“讓學”,回歸生活“引思”
  在“讓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將數學理論研究清楚,還要注意將理論知識向生活實踐遷移,實現數學學習的全面、到位。
  如在學習了分數乘法知識后,給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設計一個“買門票方案”:公園只出售兩種門票,個人票每張10元,10人一張的團體票每張60元,購買5張以上團體票者可優惠百10%。我們班有37人去公園游玩,按以上規定買票,你認為怎樣買最合算?如果讓學生分組討論“買門票方案”,這樣的題目學生可能會想出多種方法:
  方法1:按每張10元購買,要花10×37=370元。
  方法2:買3張團體票,再買7張個人票,一共要花3×60+10×7=250(元)。
  方法3:買4張團體票,只花60×4=240(元)。
  通過不同方案的比較,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應用優化意識,體現不同層次學生學習數學的不同水平。通過這一過程的學習,學生覺得數學不是白學,學了即可用得上,是實實在在的知識,從而體會到數學本身的強大魅力,感覺到數學課堂充滿著智慧和樂趣,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產生了更高的思考熱情,并在學以致用的過程中發現知識的生動面貌。
  “讓學引思”理念的適用,需要遵循差異性、開放性、實踐性等原則進行。由上述闡釋我們不難發現,在教學中教師要在“讓學”上下功夫,在“引思”上做文章,“ 讓”要讓得有度、到位,“引”要引得得法、巧妙,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去發現、探索、獲取知識,真正做到教師輕松引、學生放松學。
  參考文獻:
  [1]杜天東.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拓展練習設計[J].教師,2011(26):7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998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