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朗誦教學成為歌唱教學上的一道“功夫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對于學生而言,“讀”和“唱”似乎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但是在歌唱教學中,“讀”和“唱”是形影不離的,歌曲中有語言,語言離不開“讀”,只有先“讀”好了才能“唱”好,因此在歌唱教學中一般都貫穿著朗誦教學我國傳統的聲樂藝術中,歷來十分強調語言的清晰動聽,講究“字正腔圓”、“以字行腔”。因此,在聲樂學習中借鑒一些朗誦的訓練方法,可以增加歌唱者對歌曲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聲樂表演的水平。
  關鍵詞:朗讀教學;歌唱;聲樂
  案例一:
  學校在接待外國友人時,要我上一節具有江南風韻的音樂課。于是我選擇了《憶江南》(蘇教版四年級下冊)這課。由于這是一首根據白居易的古詩詞《憶江南》改編的歌曲,為了對這首詩歌有更深的了解,使課堂更賦有內涵,就走進語文老師《憶江南》的課堂,聽完后我進行了第一次試上,就發現一個問題:學生在朗誦時喜歡“拖調”,如“江”,一個字分成三部分才發完:先發“ji”,延長“a”,最后歸韻到“ng”。讀完這首古詩詞后教唱這首歌曲時,問題則越發明顯:學生習慣拖著調來朗誦,課堂上我又忽略了對學生朗誦歌詞作一些提示和要求,使得學生隨心所欲地去讀,結果唱出來的聲音很“白”,很“炸”,不夠統一,也就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和要求。
  朗誦與歌唱是相通的,那么,正確的朗誦習慣對歌唱有哪些幫助呢?在課堂上又如何引導呢?隨著課堂實踐,我作了一下總結:
  1、耐人尋味的功夫茶:正確的朗誦有助于歌唱氣息運用。“說誦是心靈指導的藝術,歌唱是耳音指導的藝術”。應該怎樣形象地去啟發呢?首先,在教學生進行氣息(吸氣、呼氣)練習時,可以帶他們“聞花香”,問“花香不香?。坑袥]有聞到心里去?。縼?,老師和你們一起聞!”等等。只有切實讓學生仿佛感覺花香已經聞到心里去了,慢慢的,吸氣抬肩的問題就能解決;呼氣時,形象地告訴學生“想象你們的面前這一朵花上停著一只小蟲子,我們要把它吹走,但花朵又非常嬌嫩,那么我們該怎樣吹呢?”學生會很聰明地緩慢、輕輕地吐氣,因為有了“蟲子”這個目標,吹出來的氣就有“點”,比較集中。通過一階段的練習漸漸使學生在氣息方面做到“氣息深、氣息活、氣息通”。
  2、追求“真美”的功夫茶:正確的朗誦方式有助于歌唱吐字、咬字清晰。我國傳統的聲樂藝術是十分重視咬字吐字的。那么如何訓練吐字咬字呢?還是以“江”為例:不應該先發“ji”,延長“a”,最后歸韻到“ng”,而應該先發“ji”,直接延長“ang”,即字腹、字尾整體歸韻;再如:“春曉”,學生習慣這樣發音:ch—u—n,x—i—ao(歸韻慢),但是歌唱式的朗誦則要:ch—un,x—iao,這樣就便于口腔位置的統一。在朗誦時,教師做示范,讓學生試著“夸張地”、“一步到位”地去讀,目的使學生在咬清每一個字的同時將聲音統一起來,久而久之,若長期堅持,學生的歌聲一定會越來越和諧統一的。
  3、各具特色的功夫茶:“高調式”的朗誦和“輕聲式”的朗誦不矛盾,兩者都是為了歌唱聲音的和諧統一。這里的“高調”指的是“音調高”,這里的“輕聲”指的是“音量小”,兩者并不矛盾?!拜p重強弱”是對立統一的關系,想要“強”,必須要先學會“弱”。輕聲的誦讀正是為了歌曲抒發感情的高潮部份作奠基的。
  案例二:
  仍然是《憶江南》一課,在初步試上時,由于我在朗誦詩歌時沒能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而導致學生演唱時的聲音不夠和諧統一。后來反復斟酌,怎樣才能讓學生先讀好再唱好,達到一個較好的效果,在教歌環節我就這樣做了:
  1、先讓學生自由朗讀,然后全班一起朗讀。問:你覺得哪個聲音更整齊更好?(毫無疑問是全班一起讀,因為自由朗讀的聲音雜亂無章)。
  2、分別請全體男生讀,全體女生讀。問:你覺得全班一起讀和男女生分開讀哪個聲音更干凈更整齊?(答案:仍然是后者,因為男女生音色不同);啟發學生:怎樣才能做到讓全班一起讀的聲音和男女生分開的一樣好聽呢?(答案:要學會輕聲朗讀,把自己特有的音質“掩藏起來”,這里要讓學生明白全班齊讀和一個人單獨讀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3、初步視唱歌曲,要求:帶著輕聲朗誦的感覺去唱一唱。首先解決了聲音的統一性問題。
  4、再唱時,強調每一句的開口音。發音時都要一步到位,不能猶豫,更不能“拖調”,這在歌唱中是最忌諱的。
  一字多音和附點節奏是本首歌曲的重難點,也是學生掌握的最不好的地方,怎樣在朗讀的時候就把這個問題解決?
  5、按節奏朗讀。一字多音處和附點節奏沒法讀出來,但要求將它們的時值在讀的時候拖飽滿,這樣唱起來就很輕松了??墒钦赘枨恢边@么唱就像白開水一樣淡然無味,歌曲的情緒怎么表達出來呢?關鍵就在于歌曲最后一句和結束句,兩句高低八度的處理。
  6、學唱低八度部份。問:詩人懷念家鄉時是什么樣的心情?怎樣來抒發這種感情呢?(生答,師總結:反復演唱“憶江南”表示強調)要求學生反復讀兩遍,體會這兩遍的語氣。
  7、學唱高八度部份。問:為什么要加結束句呢?為什么不干脆結束?(仍然是表強調,意猶未盡)請學生用讀的方式給這句“憶江南”加上力度記號,以表達作者對江南美景的留戀之情或見到江南美景時的激動興奮之情。提示:a、漸強b、漸弱c、漸強再漸弱。學生將以上選項放入帶著感覺讀一讀,答案立刻明了。再帶入歌曲旋律中唱,聲音有很大的提高。
  總之,在歌唱教學中,讓朗誦作為聲樂歌唱教學的一部分,通過對朗誦的訓練,掌握氣息、發聲及吐字咬字和聲音的和諧度的訓練,逐字逐句地運用到歌唱中,那樣的歌聲一定是最美最和諧的,釀出來的這道“功夫茶”便能甘甜香醇,耐人尋味……
  [參考文獻]
  [1] 喻海英.如何用“歌唱教學”來提高小學音樂的教學效果[J].好家長,2015,4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15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