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生活活動中養成教育的實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伴隨著國內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現階段我國的幼兒園教學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高,與傳統的幼兒園教育模式相比,新時期的幼兒園教學模式更加重視幼兒生活化教育思想的培養與實踐。文中對于幼兒園生活活動養成教育研究的意義進行簡要論述,并針對如何在幼兒園生活活動中,實現養成教學的實踐給出一些有效建議,以供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生活活動 養成教育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035-02
引言
與其他的幼兒園教學模式相比,養成教育就是把德育教育的核心,結合幼兒身心成長的特性,完整地融入到幼兒身心成長的過程中,從而對幼兒形成一種具有目性、規劃性的教育形式,并將當前社會的道德行為標準轉化成幼兒的道德與行為標準的過程。養成教育主要包括了幼兒的個人衛生、道德修養、自理能力以及學習方式筀等內容,并分成社會、家庭以及學校三個部分。那么要如何在幼兒園生活活動當中,實現養成教育的實踐目的,就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1.養成教育實踐研究的意義
1.1有利于幼兒今后的發展
相比較于其他階段,幼兒的生理以及心理是處于一種快速變化與發展的狀態之中,而這一階段不僅是培養幼兒習慣最為合適的階段,而且還是塑造幼兒性格的重要時期。但是相比較于其他發達國家,我國的養成教育仍然處于發展時期,經常會出現“大人不管,小孩不要”的兩難處境之中,而且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也是現階段國內絕大多數幼兒的通病。因此必須要在幼兒園生活活動中,進行養成教育,這對于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以及為幼兒今后能夠順利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2對教育者起到重要的實踐指導作用
與國內的教育理念相比,國內在進行幼兒教育研究時,主要是確立幼兒養成教育的目標、養成教育的規范以及養成教育的作用等方面,對于養成教育在幼兒的日?;顒赢斨校]有具體的要求與實踐研究,而這一部分是國內一線幼兒教師最為重視的部分。將養成教育引入到幼兒園生活活動之中,不僅能夠有效拓寬養成教育的視野范圍與內容寬度,而且對于幼兒教育者而言,也能夠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2.養成教育的實施途徑
2.1 生活規范化
為了順利地進行實踐研究,教師可以將大班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開始著手,通過制定出一套完整、細致的內容,結合具體的情況進行全面落實(包括如何洗手、毛巾的正確使用方法、怎么折好被子等),幫助學生從生活的自理、與同學老師的交往、個人禮儀以及出行安全等方面作為起點,進行反復示范與訓練,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習慣,并實現生活規范化的目標。
2.2系統化教學
教師除了幫助幼兒的生活進行規范化以外,還必須要對幼兒進行系統化、完整化的教學模式,來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道德行為與意識,在激發幼兒學習能力的同時,培養幼兒的品德。例如說為了提高幼兒的德育水平,教師可以在上課的過程當中,結合課堂中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向幼兒播施一些有趣的學習活動,讓幼兒從“分級閱讀”以及“早期閱讀”的活動當中,幫助幼兒養成熱愛學習,喜歡閱讀的良好習慣。
2.3游戲體驗
喜歡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因此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學的時候,應當要利用游戲的優勢,通過游戲來幫助幼兒深層次地認識與了解社會,這對于培養并提高幼兒的規則意識是極為重要的。
2.4家園互動
幼兒的養成教育必須要采用教師與家長相結合的方式,并科學、合理地利用好幼兒家長的背景以及興趣愛好、藏書等資源,通過鼓勵或者引導的方式來讓家長主動地進入到幼兒園中,與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而家長也會在溝通與交流當中,體會到幼兒主動進行生活自理與勞動的重要作用。同時教師與家長在交流與互動的過程中,也要吸取、或者借鑒某些家庭的優秀教育經驗,并在進行大力推廣。比如說在進行《國慶節》為主題的活動時,教師可以邀請家長將幼兒的材料(幼兒的照片以及錄像等),把收集到的材料主題置于墻上或者多媒體教學設備中,讓幼兒能夠在自主活動的時候,按照這些材料來向其他同學進行介紹。讓幼兒能夠了解到祖國山河的壯麗,感受到祖國的強大與富強。
3.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的養成教育不但有效地強化了幼兒生活、情感、能力以及習慣等方面的能力,還能夠培養幼兒的德育水平,并擴展幼兒的思維空間,這對于培養幼兒正確的行為習慣,實現幼兒綜合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麗萍.一日活動中大班幼兒養成教育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下),2016(12):124-137.
[2]董鳳華.好習慣源自培養——《一日活動中幼兒養成教育有效滲透的研究》調查報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3):155-16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