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幼兒園德育在一日生活及活動中的滲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良好的道德行為是生活的基本要求。它是幼兒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队變簣@指導方針》指出:“幼兒園德育應注重情感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為舉止,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的生活和活動之中。”
  【關鍵詞】幼兒園德育;一日生活;滲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064-01
  一、幼兒德育教育現狀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以及學前教育蓬勃發展,兒童道德教育進一步受到廣大學前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然而,幼兒園道德教育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從孩子的家庭環境來看,孩子們并不樂于接受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第二,父母更重視其智力的發展而并非道德教育,這使得孩子從小就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意識。第三,存在著重說教輕實踐教育的現象,這使得孩子們不知道對錯。以身作則勝于言傳身教。教育者言行不一,使其在德育過程中,無法實現知識、情感和行動的統一。第四,強調傳播而不是體驗教育,這使得更多的孩子從小就養成了懶惰、不講道理、沒有同情心的性格。教育缺乏正面道德情感的培養。第五,強調顯性教育而非隱性教育,忽視環境熏陶、學科滲透、社會實踐等多種渠道的德育功能,使兒童思維不夠靈活,缺乏豐富的想象力。
  二、幼兒德育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 確立幼兒道德教育的內容,樹立師德楷模。
  幼兒園德育體系中,明確提出了兒童道德教育的總體目標:萌發孩子愛祖國,愛家鄉,愛集體,愛科學、情感、誠實、自信、好問,勇敢,愛護公共財產,克服困難,禮貌,等等,良好的道德行為和習慣的紀律,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教師自身素質是影響兒童性格發展的重要因素。模仿是兒童學習的途徑,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具有良好品格的人才。結合幼兒園工作實際,加強教師道德修養,組織教師學習,規范教師言行,發揮教師榜樣作用。
  2.道德教育應滲透進每個人的靈魂。
  孔子說:“少即是多?!绷晳T成自然。”一個人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是非常穩定的,會持續一生。幼兒園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節都滲透著德育的因素,“始終德育,處處德育”。教師不僅要掌握這門學科的教育需求,也要理解道德教育的精神實質程序,使道德教育要求滲透到具體的計劃中,使設計活動和安排環境適應這些需求,有明確的目的和計劃。滲透是幼兒園德育實施過程的主要特征。
  首先,要有很強的滲透力。樹立這樣的觀念:幼兒園的日常活動和各個環節都滲透著德育因素。幼兒園里到處都是德育。例如,在體育活動、教師的道德教育中,不僅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技能,也要注意培養孩子和其他人的團結與合作的品德和良好的習慣,如果沒有良好的繪畫習慣、其水平也很難提高。
  第二,道德教育的內容應該在很多方面進行整合。
 ?。?)與領域活動聯合。
  現場教學活動是學前教育的基本要素,是德育的主要渠道。實踐證明,各領域教材中,都蘊藏著豐富的德育資源。尤其是在語言活動、音樂活動中,幾乎每一件藝術作品都蘊含著人生的真諦。豐富多彩的教育資源,對兒童的道德教育和思想道德修養起著積極的作用。
 ?。?)優化教育環境。
  利用環境教育兒童是現代學前教育的一場革命。這里的“環境”有兩個方面:一是物質環境。第二是心理環境。環境不是一種裝飾,而是應該與教育教學的內容密切相關。教師除了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精神環境外,還應該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與生活聯系。
  沒有生活,學校就沒有道德目標和目的。因此,要善于從幼兒的生活中挖掘德育資源,把德育貫穿于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注意、感受、學習和體驗。老師可以利用每周一上午的升旗儀式,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組織幼兒輪班做小班學生,培養幼兒的自我管理和組織能力,以及服務他人的良好品格;在自由活動中,注意培養孩子及其同伴的良好品德;游戲結束后,注意讓孩子們自己收拾玩具,培養孩子愛護公共財產的道德習慣。
 ?。?)資源整合。
  《指南》指出:“幼兒園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實施素質教育,利用當地資源,引導幼兒充分感受家鄉豐富優秀的文化,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對家鄉的熱愛感情。”組織幼兒參觀一些名勝古跡,讓他們通過各種形式來描述和表達對家鄉的熱愛,逐漸激發孩子為家鄉自豪,讓他們有足夠的語言、繪畫、視頻、和其他形式來描述來表達對家鄉的熱愛。
 ?。?)結合家庭教育。
  家庭不僅是孩子生活的地方,也是學生接觸到最早、受影響最大的教育環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家庭教育的功能不斷擴大和加強。幼兒園德育應與家庭教育相協調,使學校與家庭形成合力,為促進幼兒德育做出積極努力。父母應該充分意識到道德教育和兒童健康成長之間的密切關系,與幼兒園達成共識,在意識形態等方面積極配合幼兒園、引導兒童參與道德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家長的教育作用,讓孩子們得到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培訓。
  3.注重情感交流。
  道德教育的對象是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對孩子們簡單的說教很難收到好的效果。要使道德品質成為兒童自我主體意識的覺醒,需要教師將“知識”與“情感”緊密結合,相互滲透,在理解的前提下調動情感。
  4.社會實踐導航。
  知識的目的是行動,引導行動是德育過程中的一個基本環節。兒童能否將道德認知轉化為道德行為,是德育能否成功的關鍵。充分發揮引導環節的作用,把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是促進幼兒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兒童道德教育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過程。幼兒園日常生活和各種活動是幼兒園實施德育的主要途徑。即幼兒游戲、學習、勞動、娛樂、日常活動的全過程,以及幼兒與同伴、成人之間的溝通。
  參考文獻
  [1]《淺談幼兒的品德教育》幼兒教師網.
  [2]《如何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之我見》中國教育文摘.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75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