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資產全生命周期的實物和成本管理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主要以資產全生命周期為基礎,分析了A鐵塔公司在資產實物管理和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各個階段的實物管理特點和成本結構。對不同階段在實物管理和成本管理方面的管理重點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通過分析和提出的建議能夠提升鐵塔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競爭力。
  關鍵詞:資產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資產實物管理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8-0129-03         中國圖書分類號:F426.61;F406.72         文獻標志碼:A
  1  在資產實物和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1.1  資產實物管理方面
   (1)資產實物數量多,地點分散,人均管理站點多。以A公司為例,作為一個地級市下轄五縣二區,基站數量6 429個,人均管理站點134個,固定資產卡片5.8萬余條,固定資產雖種類不多,但分布非常廣泛,每個基站就是一個地點,隨著5G布局,站點的密度和數量將大量增加[1]。
   (2)資產面臨搬遷壓力。由于市政拆遷和居民阻撓等原因,使機站面臨搬遷。鐵塔資產作為一項特殊的固定資產,不論是報廢還是利舊,都需要支付一筆金額不菲的拆塔費用和運輸費用,利舊資產還需要支付安全檢測費、臨時保費和安裝費用,在現實管理中,存在對報廢的塔類資產管理難度大和經濟效益低的問題[2]。
   (3)固定資產管理以財務為中心,制度落地較難,且資產管理手段落后,仍停留在人工管理階段。大量工作需要人工手動進行信息錄入和管理,信息需要人工層層上報,造成實物信息與系統信息不一致。同時,由于人工操作效率低下,造成資產基礎信息缺失嚴重、賬實相符率低下等情況,往往在日常盤點或資產報廢時才發現資產信息與系統數據不符。
   (4)固定資產管理觀念淡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或雖有管理制度,但缺乏有效執行,資產管理架構松散。在實際資產管理工作中,存在重固定資產的購入,輕視資產投入后的日常管理的現象,忽視對現有固定資產的科學管理和合理使用,沒有意識到資產的投入是受到運營商規??刂疲瑥亩鲆暳酥挥型ㄟ^對現有資產的合理搭配和使用,才能真正對企業產生經濟效益,真正做到利益運營商的承諾,同時造成了現有規模資產的浪費。由于企業管理者和員工極少在原運營商從事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因此,管理者和員工固定資產管理的觀念十分淡薄,企業也沒有制定出一套完整、科學、符合企業資產特點的資產全流程管理制度,造成了資產使用效益低、領用手續不完備現象,使資產賬實不符。
   (5)固定資產處置不規范。財務部門、資產管理部門和資產實際使用部門之間缺乏有效溝通,財務部門負責固定資產的財務核算,對資產的實際情況不了解,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對資產報廢管理缺乏系統的管理手段,方法單一,資產報廢的技術鑒定往往流于形式,內部審批沒有有效的牽制。存在對閑置資產處理不及時造成浪費,對于報廢的廢舊資產處置不科學,負責處置的人員沒有履行盡職義務等情況,使處置方法存在舞弊的風險。
  1.2  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1)不重視成本控制。建設項目經理對不同場景下,各塔型鐵塔的造價成本支出比較熟悉,鐵塔公司也制定了不同塔型和塔高配置的標準造價,但全國一刀切的方式使標準造價并不能與各地的實際建設情況相符。建設項目經理對控制造價成本方法較為陌生,通常是根據設計會審通過的方案與施工圖紙組織建設單位人員進行施工,在成本控制方面考慮的較少,模塊化建設模式使得大部分項目經理都是嚴格按照設計方案與施工圖紙下單建造,他們認為模塊中各項費用的價格都是固定的,在實際建造中,除偶然發生的選址費、綠化或青苗賠付費外,每個站點的造價成本是基本是確定。但事實上,設計預算是對造價成本的一個大概預算,雖然有一定的科學合理性,但是施工組織是否科學,往往對實際成本有決定性的影響。
   (2)缺乏對供應商的管理,產品及服務得不到及時改進。市場部商合采購人員的很多時間都消耗在按“五表”下單、接收發票和付款等日常問題上,還要協調設備及時到貨和領用,有的商合人員還要負責采購需求審核、采購方案制定、組織招標和開標工作,沒有多余的時間來做庫存的長期性滾動預測與科學庫存量計劃。在建設進度或者需求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供應商對采購需求反應遲鈍。
   (3)缺乏全面的成本預算管理體系。成本預算編制方法為歷史成本法,以歷史成本費用為基礎T0值,結合預算期業務量的變化來調整相關成本費用預算金額。這種方法使得原來不合理的費用支出繼續存在下去。從預算執行結果的績效考核內容看,過份剛性的預算控制手段,使得企業無法根據實際經營環境和生產情況的變化對預算作出及時調整,導致公司在年底成本緊張時,不惜靠壓縮成本來達到偏離預算的目的。
  2  資產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
   通過對該市某年財務數據進行初步分析比較,該公司當年折舊攤銷金額占總運營成本的比重約55%,成本占收入比約為44%;運行維護成本(包括維護修理費、場租成本、電費、發電費、動環監控流量費、生產用車輛使用費、外包服務費用、站址規劃費、物業維系費、倉儲費以及檢測費等等)占運營成本的比重約27%,成本占收比約22%,融資(主要用于固定投資)的財務成本占運營成本8.5%,費用占收比約7%。由此A公司數據可以推測,中國鐵塔公司屬于典型的資產密集型企業,對于這種折舊成本、資產維護成本和財務費用占運營成本比重91%以上的資產密集型企業,如果能找到一套將資本全生命周期管理與成本管理結合到一起的成本管理模式,則有利于公司加強從成本預算,到成本執行,再到公司績效考核的全過程成本管控,更有利于分析從宏站、室分站和微站需求承接,到基站建設造價控制,再到宏室微站點日常運行維護,最后資產報廢折損整個資產周期的各項成本進行綜合反映,實現資產資源配置效率最大化,最終實現鐵塔公司ROA對標國際一流同行公司,EBITDA得到有效改善。    資產全生命周期成本構成,根據鐵塔資產從建設開始到退網報廢的整個完整的全生命周期流程,結合整個流程的成本發生和歸集特點以及對資產實物管理要求,鐵塔公司的固定資產全生命周期可以分為以下5個階段,即規劃設計階段、采購施工階段、驗收交付階段、運營維護階段、資產更新改造階段。
   針對鐵塔公司固定資產生命周期分析劃分出來的5個不同的階段,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各項成本的動因,制定適當的標準成本,為成本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在規劃設計階段,成本主要包括選址費、可行性研究費和勘察設計費;在采購施工階段,成本主要包括建筑安裝工程投資、設備費、征地費和機房裝修費;驗收交付階段,成本主要包括監理費和審計費。前3個階段的各項成本均具有資本支出性質,對當期利潤不產生影響。
   在運營維護階段,成本主要包括日常維護費用、場地租賃費、電費、物業維系費、動環監控流量費、客服及監控外包費、倉儲費、生產用車輛使用費,運營維護階段的各項成本均為費用化成本,不形成資產,對當期利潤產生較大影響。
   在資產更新改造這一階段,所歸集的成本項目主要包括大修改造投資與專項技改整治支出、資產退網報廢支出兩個方面。大修改造投資歸屬于資本性支出項目,相關費用要進行資本化。專項技改和常規整治費用與退網報廢損失則屬于費用化項目。
   基于對以上各個階段成本組成內容分析,一方面,在目前國家要求運營商提速降費的宏觀背景下,運營商自身對降本增效的要求會直接導致其提出非理性的壓縮鐵塔租費要求;另一方面,鐵塔公司為擺脫收入單純依賴運營商,向社會開放塔類資源時面臨競爭市場的要求。鐵塔公司需要獲得成本領先的戰略重點也必須要嚴控成本,主要是從提升建設能力、提高維護水平和管理創新3方面開展。
   采購實施階段的成本是構成建設成本的絕大部分,而建設成本主要來自于設備成本和建設成本。目前,鐵塔公司采用線上商務平臺采購設備,采購成本透明度高,市場競爭充分,采購成本接近于市場均價,而外包施工單位的施工費中,人工成本隨物價上漲,處于上漲通道,但是通過減少中間環節的層級數可以達到降本的目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中標的單位并沒有自己直接進行施工建設,而是通過掛靠有資質的施工單位進行投標,因此在成本管理中需要重點關注此項成本。
   運營維護階段的維護成本和場租電費是日常費用的主要部分,要實現成本對標管理,就要在行業中或公司內部研究出成本管理標桿,以此標桿進行比較、分析和判斷,不斷改進和提升并趕超標桿,實現自身成本的領先。可以將維護水平、場租價格和轉供電單價作為成本改善的主要經營業績考量指標,參照公司歷史數據或本地區、本行業甚至本公司全國最優指標值,進行對比分析,有針對性地開展成本管理控制措施,有效壓縮和降低成本。標桿的選擇可以是同類公司最優和全國最優相結合,作為公司的目標標桿。
  3  鐵塔資產實物全生命周期管理
   資產全生命周期共有4個環節。①資產形成環節,包括資產的自行建造、改造擴建、接受投資和捐贈。②資產運營環節,包括資產維護、資產維修、資產調撥、資產折舊及減值、站址維系、站址合并及分拆。③資產退出環節,包括資產報廢或盤虧、站址拆除、資產轉讓。④檢查評價環節,包括分析收入、建設成本、維護成本、能耗成本、站址存續周期和資產平均壽命。就鐵塔公司而言,公司固定資產管理的目標就是成本核算單站化、組織架構扁平化、資產信息顯性化、整體效益最大化。
  3.1  資產形成環節
   鐵塔公司作為一家重資產公司,每年資產性支出規模受運營商需求規模而定,資產規模隨著5G業務的商用必然呈現上升趨勢。目前,鐵塔公司采用的是模塊化采購模式,工程項目內部驗收后,資源管理員審核資源信息,推送資源入網,在工程項目交付驗收通過當月,系統自動完成工程項目轉資。在資產形成時,重點要關注的是資產在形成過程中轉資的準確性和及時性,特別是與資源系統中記錄的實物情況的一致性,做到資產系統與資源系統相符,編碼唯一并相互關聯。
  3.2  資產運營環節
   專業歸口部門應及時對新增固定資產組織粘貼資產資源標簽。資產資源標簽應粘貼在資產的醒目處,便于資產的清查和盤點。但目前鐵塔公司存在資產分布點多分散的情況,傳統的粘貼標簽、定期人工盤點的管理方式已經滯后于現代對資產管理準確性的要求。因此,可以通過手機APP實現資產的調撥、報廢的現代化管理。還可以引入RFID射頻識別技術,以實現資產實物信息的滾動更新。RFID射頻識別技術有利于將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方式轉向自動化管理方式,降低企業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提升固定資產管理效率,使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模式從本質上發生改變。
  3.3  資產退出環節
   鐵塔公司主要是由市政建設、業主逼遷、網絡規劃等原因導致物理站址拆除,拆除的設備大多還可以重復再利用,站址拆除申請時應明確站址內資產的處置方式。而處置的方式基本也僅有調撥利舊、閑置退庫、報廢、蓄電池拍賣或置換等,無論是哪種原因和處理方式,首先都要經過組織相關人員對報廢資產進行技術鑒定,并按資產不同的報廢金額進行審批,對于需報廢處置和已入庫的報廢資產,處置周期原則上不得超過3個月,以便于報廢資產及時變現回款。
   對于可利舊的資產,如果直接利舊,公司資源管理員在資產資源系統發起站址間資產調撥,經調出方和調入方區域經理確認后,變更資產的所屬站址信息,并自動同步至財務系統;如后期利舊的,分公司維護部門組織實物拆除,交地市分公司倉儲管理人員入庫,資產資源系統中資產狀態改為閑置,并同步將閑置資產信息通知商務合作部門。在發生工程物資采購時,對同類物資采購需求,應優先選擇使用閑置資產。
  3.4  檢查評價環節
   按一定的周期(按年度),逐站全面全方位地分析單站毛利率構成內容,提取出影響毛利率的主要驅動因素,包括收入、建設造價、維護成本、能源成本和財務成本等。通過主動反向營銷,提高站點共享率、夯實CRM商務配置、開拓跨行業收入等手段提高單站收入總額;通過實施工程項目模塊化、標準化建設,設備的電商化采購,降低單站工程造價成本,從而減少資產折舊金額;通過大力推廣各項節能技術來降低能耗成本,通過科學維護手段保護資產良好運營,并通過科學分析進行挖潛,降低單站維護成本。
  4  結束語
   鐵塔公司作為響應國家政策而成立的一家重資產公司,在固定資產管理上有其特殊性,但在資產管理中引入全生命周期理論,不僅僅是對于資產實物的管理,而且對于公司資產相關的成本管理也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隨著企業的發展和資產規模的不斷擴大,結構越來越復雜,對資產的實物管理和成本控制是公司能否解決折舊高、運營成本高、資產點多面散、管理成本高等一系列問題的迫切要求,也是確保公司與民營鐵塔公司在市場競爭中能夠保持成本領先的競爭優勢和內部管理創新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范偉武.基于資產全生命周期的戰略成本管理研究——以湖南鐵塔為例[D].昆明:云南大學,2016.
  [2]張康清.企業基于固定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分析研究——以A通信公司為例[J].財會學習,2017(15):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09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