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底朝鮮族民俗村鄉村旅游發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以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旅游得到蓬勃發展。通過對阿拉底朝鮮民俗村鄉村旅游發展的實地調研,了解了阿拉底鄉村旅游發展現狀,分析了阿拉底鄉村旅游發展的制約因素,為阿拉底鄉村旅游健康發展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阿拉底朝鮮族民俗村;鄉村旅游;發展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8-0032-02 中國圖書分類號:F592.7 文獻標志碼:A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居民對鄉村旅游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大幅提升,對優質鄉村旅游的需求逐年上升。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來,作為實現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鄉村旅游蓬勃發展,鄉村旅游供給不斷增加。
在城鎮化推進過程中,阿拉底朝鮮族民俗村經歷了人口流失和村莊衰落的過程。阿拉底擁有良好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朝鮮族民俗文化,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了必要依托。發展鄉村旅游是阿拉底朝鮮族民俗村實現自身振興的必然選擇。
在此背景下,多次前往阿拉底朝鮮民俗村調研,了解阿拉底朝鮮族民俗村發展現狀,根據調研結果分析其發展鄉村旅游過程中存在的制約因素,對阿拉底鄉村旅游的發展提出對策建議。
1 阿拉底朝鮮族民俗村鄉村旅游發展的現實基礎
1.1 阿拉底人口現狀
阿拉底朝鮮族民俗村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滿族鎮,常住人口為550~600人。本村居民487人,其中26%為55歲以上的老年人,55%為40~55歲的中年人,18~40歲的青年人占比不足20%,其余100余人為外來居住人口。阿拉底村的朝鮮族村民僅有90~100人,以中老年人為主。
調研過程中發放了6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52份。根據問卷調查數據,受訪者接受教育程度為小學及以下占比為50%,初中占比30.8%,高中或中專為15.4%,其余占比3.8%。
1.2 阿拉底常住人口對鄉村旅游開發的態度
阿拉底常住人口對阿拉底鄉村旅游發展存在很高的正面預期,而對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預期不足。問卷調查過程中,在被問及“您是否認為開發鄉村旅游會提高家庭收入”“您是否認為開發鄉村旅游會保護阿拉底特有的民俗文化”“您是否認為開發鄉村旅游會促進阿拉底基礎設施建設”時,分別有69%、73%、80%的受訪者選擇“是”。當被問及“您是否認為鄉村旅游開發會增加生活成本”“您是否認為鄉村旅游開發會擾亂您的正常生活節奏”“您是否認為阿拉底鄉村旅游開發會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時,分別有50%、64%、70%的人選擇“否”。
1.3 阿拉底鄉村旅游開發模式
阿拉底朝鮮族民俗村鄉村旅游開發由開發商主導。開發商投建完成后成立專業旅游管理企業,負責阿拉底鄉村旅游日常運營。村民大會決定是否進行鄉村旅游開發等重大事宜,阿拉底村委會負責與開發商、運營商接洽的具體事宜。
1.4 阿拉底鄉村旅游開發存在困難
一是污水處理設施問題?,F有污水處理等設施無法有效處理大量游客涌入產生的廢水等污染物,而修建污水處理等設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開發商資金緊張,且上級政府對投建此類大型基礎設施心存疑慮。
二是阿拉底村現有標志性建筑為當地政府所投建,開發商計劃租用該標志性建筑,但與上級政府難以達成一致。據了解,上級政府部門對阿拉底鄉村旅游開發能否帶動阿拉底經濟發展存在疑慮,故與阿拉底鄉村旅游開發商就上述問題難以展開合作。
2 阿拉底朝鮮族民俗村鄉村旅游發展的制約因素
2.1 人口流失、人口老齡化及受教育程度低
阿拉底村人口流失、人口老齡化嚴重、整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口現狀,嚴重制約著該村鄉村旅游的發展。
其一,阿拉底人口流失、人口老齡化制約阿拉底鄉村旅游核心競爭力的形成。鄉村旅游對鄉土文化、鄉土地域特征等有強烈的依附關系[1]。獨特的鄉土文化、鄉土地域特征等,是一個地區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基礎,是鄉村旅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來源。而在鄉村世代生活的居民是鄉土文化、鄉村地域特征的重要載體和體現。阿拉底朝鮮族民俗村獨特的朝鮮族民俗文化隨著人口流失而衰弱,同時人口老齡化使朝鮮族特色文化難以得傳承和展示,制約了阿拉底以獨特朝鮮族文化為核心的競爭力的形成。
其二,阿拉底村人口老齡化及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使該村村民不易接受新鮮思想及事物,缺乏必要的技能,影響游客旅游體驗,同時也限制了本村村民從該地鄉村旅游發展中獲利的能力。
2.2 村民對鄉村旅游參與方式單一且參與程度有限
阿拉底村民參與阿拉底鄉村旅游發展的方式單一且參與程度有限,制約了當地鄉村旅游的健康發展。在阿拉底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當地村民僅通過村民大會參與到鄉村旅游發展重大問題的決策,村民參與程度比較低,參與方式單一。阿拉底村民只有參與到比較高層級的旅游活動中,才能真正從旅游業中獲利。
阿拉底村民對當地鄉村旅游有著很高的正面預期,而對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預期不足。當他們發現鄉村旅游的開發未能帶來他們所期望的利益,且自己世代生存的人文生態環境因旅游開發而受到預期之外的損害時,可能會對發展旅游產生不滿甚至抵觸情緒。當地村民是阿拉底特色鄉土文化的重要載體和鄉村旅游服務的重要提供者,村民的態度和行為直接影響著旅游者的旅游體驗和旅游印象。
2.3 阿拉底鄉村旅游發展中利益相關者的不同訴求
阿拉底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多個利益相關主體,各主體訴求的差異制約阿拉底鄉村旅游的發展?,F階段,阿拉底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涉及到的利益相關者包括當地村民、當地政府以及旅游投資開發商。 現階段,利益相關者不同利益訴求的博弈主要體現在當地政府與旅游開發商之間。作為理性經濟人,當地政府要確保鄉村旅游開發會給當地帶來經濟效益且不損害自身利益,而開發商的最大訴求為經濟效益最大化。在污水處理設施等問題上,當地政府與開發商難以開展合作的重要原因,是當地政府對開發商主導的阿拉底鄉村旅游開發能否成功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存在疑慮。當地政府在前期不愿過多投入以規避風險,而開發商為降低成本和風險希望政府能夠在資金等方面予以支持。
3 阿拉底朝鮮族民俗村鄉村旅游發展的對策建議
3.1 改善人口現狀,打造鄉村旅游發展核心優勢
阿拉底應采取措施改善人口現狀,打造鄉村旅游發展的核心優勢。
首先,阿拉底可以聯系外出務工的本村村民回鄉參與阿拉底鄉村旅游建設。探索村民參與與利益分配的有效機制,留住本村村民。遏制人口流失與人口老齡化趨勢,恢復和振興阿拉底村朝鮮族民俗文化。
其次,對有意參與阿拉底鄉村旅游經營的村民,進行指導和定期職業技能培訓,提高游客滿意度,提高村民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獲得經濟收益的能力。
再次,探索老年人參與阿拉底鄉村旅游建設的有效機制。組織老年人進行朝鮮族特色的傳統民俗文化表演,突出阿拉底村鄉村旅游獨特的朝鮮族特色。
3.2 采取參與式旅游開發模式,提高村民參與度
阿拉底可以采取參與式旅游開發模式,提高村民參與度,推動當地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參與式旅游開發模式是指以鄉村社區為場所,以社區全體農戶全面參與旅游開發并獲益為核心,依托鄉村豐富的自然景觀和多彩的民俗,以城市居民為主要的客源市場,以實現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可持續發展旅游形式[2]。
首先,參與式旅游開發模式將使阿拉底村民對發展鄉村旅游有更加全面的認識,使其對鄉村旅游發展的預期與實際情況差距不至于過大。其次,村民參與度提升將增強村民的主人翁意識,提高村民對發展鄉村旅游的積極性。再次,發展鄉村旅游過程中,參與式旅游開發模式注重保障村民的長遠發展和經濟利益,將推動鄉村旅游的健康發展。
3.3 建立旅游利益協調機制,協調各方利益
阿拉底應建立旅游利益協調機制,推動當地鄉村旅游開發的順利進行。當前,阿拉底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利益相關者不同訴求主要集中在當地政府與開發商之間。隨著阿拉底鄉村旅游開發不斷推進,將會產生更多利益相關者,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將進一步復雜化,矛盾沖突將進一步凸顯。
阿拉底當地政府應主導建立旅游協調機制,為利益相關者表達合理訴求、協調矛盾沖突提供平臺。建立利益協調約束機制,明確各利益相關主體的權利與義務,共同監督,相互約束,合作共贏,推動阿拉底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承華.我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2008(4):18-19.
[2]胡文海.基于利益相關者的鄉村旅游開發研究——以安徽省池州市為例[J].農業經濟問題,2008(7):82-8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1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