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榮縣示范中學:在實踐中育人 為學生成長奠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萬榮縣示范中學校是萬榮縣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于2017年9月投入使用的一所公立10軌制全寄宿初級中學,現有兩個年級共20個教學班、1050名學生、94名教師。學校占地83畝,建筑面積19631平方米,輔助教學面積6973平方米;運動場面積18854平方米,綠化面積17708平方米,綠化率達到33.2豫;校區配有圖書室、閱覽室、理化生實驗室、音樂活動室、美術室、計算機室等專用教室及相應的教學儀器和設備。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樹魂。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的根本問題。學校著力從頂層設計入手,從校園文化建設、核心素養課堂滲透、教師政治理論素質提升、學生自身能力培養、制度完善等方面予以保障,緊扣“立德樹人”目標,保障育人實效;搭建活動載體,豐富育人形式;推進課程改革,拓寬育人渠道;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環境。
一、以制度為保障注重實效
本學年,學校根據實際,廣泛征求意見,制定了《班主任崗位職責》《學生管理手冊》《學生會管理制度》《班級量化管理細則》《課間操評比細則》《興趣小組量化制度》等制度,并將德育工作滲透到各項管理制度中,進一步促進了德育工作的制度化、常態化,使學校的德育工作有了強有力的制度保證;成立了以“德育副校長—政教處—班主任—學生,教學副校長—年級組長—教師—學生”兩條線為主的德育管理機制,分線管理、分級落實、齊抓共管,做到分工不分家,既團結協作,又能獨立開展工作。學校每天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檢查評比,做到每天檢查公示、每周小結、每月匯總,并把考核結果納入班級量化考評中,確保德育工作扎實有效,不流于形式,不走過場。
二、以活動為載體注重體驗
學校把德育工作融入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讓學生在活動和實踐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從而提高道德素質和人文素養。
1.主題教育活動。如每年3月為雷鋒教育月、4月為緬懷英烈月、5月為勞動光榮月、10月為愛國教育月,月月有主題、周周有安排,使主題教育活動序列化。
2.常規教育活動。在全校開展了“爭創文明班級、文明宿舍、文明餐桌,爭做文明示范學子”的教育活動,以“十個好”為依托,要求學生從學習和生活的細節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體藝教育活動。學校堅持每學期舉辦校園藝術周、運動會、美術作品展、韻律操比賽等體藝活動,讓學生展示自己在體育、音樂、美術、舞蹈等方面才能的同時也深受教育,比如在校園藝術周上的課本劇、唱紅歌、小品等都讓學生深受教育。另外還成立了學生會、興趣小組,豐富校園生活,培養學生能力,陶冶學生情操。本學期,全校推進美術衍紙畫特色課程,旨在用小手工做成大文章,找到一把打開學生成功之門的鑰匙。
4.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到紅色文化基地舉行團隊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走進敬老院;走進博物館,感受歷史;制作美篇,感受祖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走上街頭,零距離接觸環衛工人;拍攝主題微視頻,既有效填補了“雙休日”教育的空白,又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成長。
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發揮每周升旗儀式的教育作用,升旗班級由德育處依據上周綜合表現評選,旗手由本班品學兼優的學生擔任。升旗儀式的議程包括升旗班級介紹和旗手介紹,并由該班班主任作國旗下演講。這樣的升旗儀式更貼近學生實際,使學生在感受到最直觀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又激發了他們強烈的集體榮譽感。
三、以課堂為陣地注重滲透
學校將德育教育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在學科教學中把核心素養的教育放在首要地位,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學校的美好情感。例如本學期開設的“綠色物語”生物課程、“雅韻弘文”楹聯進課堂,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讓學生在探索中獲得真知,在實踐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維,注重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習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借鑒名校經驗,學校創建了“五維育德”體系,五育并舉,把德育工作貫穿在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中,調動一切育人元素,構建全新的德育工作體系。以德育德,重視教師師德師風塑造,做好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深化思政課的引導作用;以智育德,推進課程改革、科研育人、學風建設等工作,將知識傳授和三觀塑造融為一體,引導學生博學篤行,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以體育德,利用每天一小時的陽光體育時間,打造大課間文化,保證學生身心健康;以美育德,藝術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并舉,本學年將完成用學生美術作品布置教室、宿舍、樓道等校園環境的工作,提升審美素養、培養愛校情懷;以勞育德,弘揚勞動精神,廣泛開展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活動,引導學生知行合一。
同時,學校把傳統班會課改為綜合實踐課,模擬辯論會、演講競賽、知識競賽、“實話實說”節目等形式,由學生于周末做好準備,自主召開。這樣既避免了傳統班會的簡單說教,又切合學生心理,豐富了課堂形式。
四、以環境為依托注重熏陶
依據萬榮縣教科局“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逐步提升、力求品位”的思路,堅持“文化興校、文化育人、文化化民、文化強縣”的理念,學校結合實際,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注重傳承和發展,堅持以科學管理促發展,以特色教育樹品牌,對校園文化建設做了精心的設計,讓校園的每一處花草都說話、每一面墻壁都育人。例如蘭園的設計意圖取自楚圖南為第一個教師節的題詞“滋蘭九畹,樹蕙百畝”,寓意教師的成長目標是做德藝雙馨的人師;竹園的設計寓意示范中學學子虛心有節;校園的道路以科學家的名字命名,引領學生熱愛科學;花園計劃放置“天道酬勤”“寧靜致遠”等石刻制品,營造優雅適宜的育人環境??傊?,我們努力注入更多新的元素,讓校園環境具有文化育人的功能。
建校伊始,學校就牢固樹立“以德立校、質量強校、文化治校、科研興?!钡霓k學理念,“崇德樓”的命名和正在完成的石刻“明德至善”等無不體現了“以德立?!钡淖谥迹弧昂竦?、博學、慎思、篤行”的校訓印在每一位學生的校服上,以利牢記;倡導“立德、立行、至善、至美”的校風,“寬而有度、和而不同、教學相長”的教風和“勤學、精思、踐行、創新”的學風,創新育人理念,堅信“人人是才、成之于導、踐之于行”,努力形成“尚真至美”的德育特色;班級文化的布置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層面為主題,3個年級分別以公民、社會、國家為主題;投資40萬元的心理咨詢室已建設到位,即將投入使用,力爭讓學校成為師生心靈之花自由綻放的生命田園,培養朝氣蓬勃、博學有長的幸福學子。
同時,學校充分利用網絡、黑板報、宣傳欄、校園廣播等宣傳陣地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教室內精心設計、懸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勵志語錄,課余播放優秀歌曲,倡導積極向上、文明高雅、健康活潑的校園文化。
學校秉承以德立校、全面發展的理念,教學工作也成績喜人。2018年7月,學校在萬榮縣教科局組織的七年級語文調研學科測試中,一舉奪得全縣桂冠。七年級語文是第一年使用部編版教材,立德樹人的導向性非常明確??梢哉f示范中學取得了育人和教學的雙豐收。在2018年12月的全省教學技能大賽中,教師婁曉晶獲得一等獎。建校僅僅一年半,學校已先后榮獲“山西省防震減災示范校”“山西省國防教育特色?!薄斑\城市文明校園示范?!薄斑\城市平安校園示范?!薄叭f榮縣總工會學習十九大精神演講比賽優秀組織獎”“2018年全縣中學生籃球比賽、足球聯賽優秀組織獎”等16項榮譽。這些成績的取得是非常不容易的,它激勵著我們奮力前行,只要沿著正確的辦學方向前進,學校各項工作就一定能芝麻開花節節高。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通過一年半的努力,學校校園環境整潔優美,教學活動井然有序,教風學風踏實嚴謹,素質教育初見成效。今后,借助“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活動的契機,學校將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不斷豐富學校內涵,加快形成辦學特色,努力把示范中學辦成“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
?。ㄗ髡呦等f榮縣示范中學校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8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