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教育初心,為每一位學生的成功奠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師德高尚,源遠流長。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為人師者必須依法執教,以德育人,愛崗敬業,盡心竭力,熱愛學生,誨人不倦,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關鍵詞:堅守 教育 不忘初心 學生 成功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7-0-01
教書育人就是人民教師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挺起人民教師的精神脊梁。核心素養,直接關系到學校教育的大計以及國家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實施。因此,必須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行為規范和強烈的求知欲及創新意識和競爭意識,才是學校對未來人才培養所必備、更是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時代對人才所提出的關鍵要求。
一、不忘初心,堅守理念
首先要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做一個正直的人。其次,教育學生端正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理想觀、價值觀,奮發向上,最終做一個社會有用的人?;趯W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前提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質,這是黨和國家利益的需要,更是自身利益的需求。
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心智能力培養為主線,讓學生由學會到會學到樂學。
二、校園文化、彰顯個性
學校應把個性迥異的孩子們凝聚成一個團結向上彰顯個性能提高學科素養又富有個性的全面發展,需要開展各項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雷鋒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國防知識教育基地、勞動實踐基地等為學生道德素養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為能力發揮提供廣闊空間。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電子顯示屏、閱報欄、板報欄,為學生了解國內外時事、最新考試信息等提供方便場所,提高每位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設立文學社團,社長、編輯、記者等定期出版刊物,有力推動校園文化的發展。成立廣播站、攝影協會、集郵協會、書畫協會、體育協會,極大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文體活動,開展三大球比賽,利用優秀影視文化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每周升旗儀式、校園文化藝術周等,通過演講比賽、歌詠比賽、舞蹈比賽、書法繪畫比賽等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借助校園文化平臺,彰顯學生綜合素養。
三、務實創新,創設情景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教育充滿創造力,是我們教育教學改革追求的境界,也為學校奏響“教”與“樂”的協奏曲。教學工作是學校工作的主旋律,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所以應不斷深化教學管理,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課堂結構,使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在教學上,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課程方案實施教育教學工作,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創新教育將成為今后教育內涵發展的重點,在新高考背景和現代教育理論的指導下,應充分利用校園網的資源優勢,深入實踐研究性教學模式,在教學上形成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
四、富有競爭,聯系合作
學生要培養頑強的自我生存能力,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迎接現代社會的考驗。理解和尊重學生,將每個學生都看成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健全的價值、積極的人生態度,善于與人共處、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善于發現和探究、有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作為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和追求。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求同存異,教育教學始終注重一切為學生的發展準備,一切為學生儲備終身生存的必備知識和經驗而準備。
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工作網絡,為發揮德育工作的整體功能和社會效應,拓寬育人的途徑,成立家長委員會,以學校為主體,定期召開會議,與家長共同探討、研究德育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策略,在廣泛聽取家長意見的基礎上,改進和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在平時和節假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遵紀守法、安全衛生、自救自護等教育,充分發揮社會教育的功能。建立德育網絡,以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寓德育于活動之中,讓學生在參與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高尚的品格,把社會德育資源轉化為學校德育優勢,為每位學生創造和優化育人的良性教育的環境。
五、德治智治,成功基奠
德治,構建科學的德育評價體系,推動學校有力開展德育工作,更好地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以德立校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牢固樹立“文明勤奮、活潑健美、立志篤學、慎思求實”的辦學思想,把德育放在教學工作的首位,構建融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和學生自我育人為一體的科學德育工作運行機制,形成有規劃,有措施、有辦法、有行動的格局。
智治,把課堂教學作為德育的主渠道。通過各學科的必修課、選修課和活動課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日常課堂教學以及評優課、開放課、示范課、觀摩課中都明確德育目標,發揮強大的滲透力、吸引力和說服力,結合不同學科的特點,如政治課的“時政小論壇”、歷史課的“歷史回眸”,語文課的“即興演講”,地理課的“興趣探索”等活動,體育、音樂、美術等學科也可結合學科特點,陶冶學生情操,激發愛國主義情操,培養團結協作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切實使課堂成為有效的育人渠道。堅持開展主題班會和團活等教育活動,發揮共青團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帶頭橋梁紐帶的作用,使德育工作貼近時代,貼近每個學生的學習生活中。
總之,在教育教學中,將每個學生都看成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理解和尊重學生,將健全價值積極的人生態度,善于與人共處、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善于發現和探究、有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作為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和追求,給每個學生提供同等條件和機會,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促進學生終生健康全面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8455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