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老年護理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及發展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當前,人口老齡化及老齡化所帶來的問題越趨嚴重,由于老年患者獨特的身體及心理特點,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需求不斷擴大和提升,而針對老年患者這類特殊人群的照護,在人才培養建設及發展方面供不應求,還需不斷地發展和總結經驗。因此,本文通過概括老年人的健康特點、歸納國內外針對老年護理人才體系培養建設的現狀,探索和發現適合我國國情的老年護理人才體系建設的方法,以促進我國養老事業的發展,突破我國現階段乃至將來面臨的巨大困難。
關鍵詞:老年護理;健康問題;人才培養體系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1.010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11-0036-03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roblems caused by population aging and aging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Due to the uniqu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lderly patients, their needs are constantly expanding and improvi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 care of special populations is in short supply in terms of talent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and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ously develop and summarize experiences. Therefor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heal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the aged care talent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explores and discovers the method of building the aged care talent system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old-age care career. Break through the great difficulties facing China at this stage and eve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Aged care;Health issues;Talent training system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21世紀全球各國公認的社會化問題[1]。而我國自1999年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人口老齡化進程顯著加快,現老齡化人口絕對數量超過2.2億,超過國際公認的14%的老齡化人口比例界限,我國已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據相關研究推測,到2050年,我國65歲以上老人將增加至3.23億,占比超過23.07%[2],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由此,數量巨大的老齡化群體催生出巨大的社會化照護需求。而我國目前針對老年人的照護人才數量不足且相對應的老年護理人才培養體系尚不完善,因此,本文通過概括老年人的健康特點、歸納國內外針對老年護理人才體系培養建設的現狀,探索和發現適合我國國情的老年護理人才體系建設的方法,以促進我國養老事業的發展。
1老年人健康特點
老年人由于機體功能的減退及衰老,導致老年患者容易患兩種以上不同疾病即共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共病發生在老年人群中非常突出,全球65歲以上人群中共病患病率占40%~56%,在德國和美國有近2/3的老年人存在共病,在澳大利亞,75歲以上老年人約占3/4[3,4]。老年患者病情進展快,并發癥多,存在隱匿性,使用藥物時也容易發生不良反應等。在心理方面,老年患者中特別是空巢老人,容易存在孤獨、恐懼、焦慮、失落、悲觀、疑老、沮喪和抗拒、甚至抑郁。老年人因退休后與社會脫節,生活規律和習慣的改變,生活節奏單調,對周圍事物敏感多疑等而產生孤獨感[5]。隨著老齡化的快速發展,共病患者發生失能的風險也大大增加,如腦血管意外導致中風、偏癱、糖尿足導致截肢、癡呆、聽力障礙等[6]。隨著老年人的日益增多、老年人健康的特殊性,這要求我們大力發展老年護理事業,為老人如何養老帶來更多的福音。
2老年護理人才體系建設現狀
2.1發達國家老年護理服務及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現狀 日本和德國都在老年護理管理方面建立等級管理制度,護理人員需根據學習培訓的時間和考證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這不僅可以將高學歷層次的人才吸引到養老護理隊伍中,還可以保證有實踐經驗的資格護士發展其職業規劃。同時他們在養老護理方面,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強制個體購買養老護理保險,而主要由政府支付,部分自理[7]。英國作為一個老齡化嚴重的國家,在老年護理方面,雖然為老年患者提供了較好的養老福利,如由政府全額支付建設老年看護設施,專門為老人修建老人活動中心等[8],同樣建立了護理等級管理制度,但在老年護理人員的培養方面,設定培訓的時間比其它發達國家相對較短,因此不能保證老年護理人員的質量,也不能滿足老年護理需求。而美國早在1950年Newton便有關于老年護理的報道,并在1971年建立了老年護理實踐標準[9],這促使老年專科護士在當地快速發展,已形成較完善教學培養。加拿大在老年護理人才培育方面和中國相似,除了專業學院培養的注冊實用護士(RN)及RPN,職業學校還為醫療衛生事業(包括養老服務)培養初級工作人員,構建多層次的養老護理人才培養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老年護理人才的培養和提高就業機會,這樣可適當減緩老年護理人才數目的匱乏[10]。泰國作為養老發展資歷資深的國家,在老年護理教育方面則要求文化起點高,并開展了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等多層次高學歷,且課程設置較完善[11]。 2.2我國老年護理及人才培養現狀 我國老年護理服務體系及人才培養體系建設起步晚、發展滯后;同時,基于我國國情、養老模式主要為居家養老模式、養老院模式及機構養老模式。在養老護理人才培養方面,中國和加拿大相似,90%老年人群由于各種原因愿意選擇家庭養老方式。原因在于我國至今在老年護理人才培養方面的研究較少并且滯后,存在培養內容建設方面的不足,人力資源匱乏、老年護理教育發展跟不上養老需求、養老服務意識淡薄,從事老年護理專業人員少,文化層次及綜合素質低、缺乏護理專業技術知識及技能、流動性大等。另外,在國家政策方面還未形成完善的制度,且老年護理在層次劃分方面還不夠明確,部分護理人員未經??谱o理實踐培訓而直接走進工作崗位,根本不能滿足廣大消費者的要求[12],因此需要加快發展老年護理的人才培養。而在2013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這一政策的出臺,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和促進了我國養老事業的發展。2007年5月《專科護理領域護士培訓大綱》的頒布,也讓老年??谱o士誕生,然而我國老年專科護士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還需要不斷地探索和發展。
2.3我國老年護理服務及人才體系培養發展的措施及構想
2.3.1建立優質高效的老年護理服務體系 在培養內容方面,有專家認為應首先培養一批訓練有素、專業性強的老年專科護理團隊。首先要求護士能識別老年人存在的健康問題,熟悉老年健康問題的危險因素;鑒于老年慢病管理,可建立由專業的社區醫生(全科醫生)、康復師、護士、??漆t生、心理醫生、營養師、社會工作者、護工、養老護理員、本人及家屬等多學科專業人員組成的團隊,利用一些??圃u估工具對老人在生理、心理、營養、認知、環境適應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社會地位等多方面進行全面的健康評估[13],并建立健全與共病相關的多學科整合團隊治療模式,堅持延續性治療及護理,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統籌整合醫療及養老資源,形成資源共享、功能合理的健康養老服務體系。其次,按照目前分級診療制度和醫療聯合體建設要求,科學合理進行分工協作,各級衛生服務中心可建立完整、規范的老年共病患者疾病檔案,以滿足連續性治療的需求。陳旭嬌等[14]認為目前在信息化時代的中國,應建立信息化養老模式,根據患病老人評估結果提示,根據條件不同,選取不同的軟件評估工具,納入不同的疾病管理模式,對其進行綜合評估并進行隨訪,以提高老人生活質量,實現持續動態并及時的觀察老年健康狀況。老年患者生理機能衰老快,特別是居家養護的老人,缺少運動和鍛煉,而體醫融合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身體機能和免疫能力,而體醫融合首先要求評估自己身體狀況,選擇合適運動項目,而有效的運動評估和合理的運動如有氧運動,抗阻力運動、關節功能保健等,可以改善心肺、骨關節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15]。2012年住院患者營養調查表明,老年患者營養不良風險比例高達49.7%,營養不良發生率達14.7%[15]。國外研究發現,社區老年人群營養風險發生率為20%~83%[16]。而在我國,高達60%的養老機構老人發生營養風險,其中社區占37%,這表明我國社區老年人群營養狀況有待改善[17],因而應加強對社區老人進行營養健康教育,改善其營養狀況,提高機體抵抗力。
2.3.2加強護理隊伍建設和從業人員培養 基于我國國情及發展情況,可部分參考國外發達國家如英國,加強我國養老護理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劉翠蘭等[18]也持相同觀點,認為高校要明確專業設置,規范專業發展,研究崗位需求,建立職業標準,提供政策支持,引導學生對口就業,完善老年服務與管理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建設。開展臨床護理在崗培訓,針對不同級別的崗位,對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進行不同的培訓,吳岸晶[10]還認為應建立評價考核體系,加快輔助型老年護理人員的培養和培訓并完成人才激勵機制,以加快老護理建設發展。對于健康老年患者方面,可添加與養老相關的人員設置培養,如老年健康保健管理師的培養可納入培養體系中。同時加強對護理人員的規范管理。另有研究表明[19],可建立一批專門針對老年患者的護理團隊,并提出提高專科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的核心能力對老年護理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2.3.3開展新型老年護理服務模式人才體系建設 堅持將優質護理服務應用到各大養老機構中,逐步推進延續性護理服務,大力發展社區和居家老年護理服務。在養老機構的建設方面,李麗珠等[20]研究發現,隨著家庭結構及功能的改變,我國以居家照護的養老模式將逐漸減退,而針對老年患者高齡、病殘、失智、失能等特點,以醫療和養老相結合,為老年人提高生活基礎護理、疾病治療、健康教育、文化娛樂為一體的以護士為領導的“醫養融合”老年護理管理,可以滿足各類及各層次人群的健康養老需求,實現社區-醫院互助的養老模式。在老年護理方面,還可加強中醫護理能力的建設。
中醫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深受大家的追崇,將中醫理念融合到老年護理教育中,對老年人慢性病及保健方面都一定作用,將直接受益于老年患者[21]。也有研究發現通過中醫的干預,對老年人特別是輕度老年癡呆患者在知-信-行及認知水平都有所提高[22]。因此,為滿足老年患者的健康管理的需求,可將中醫課程融入到護理教育中。
安寧療護作為一種新理念的護理模式走進我們的視野,這種以控制癥狀為首要的任務,提高生活質量的姑息照護模式已經走進入了醫療健康照顧體系。隨著老齡化的發展,慢性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而隨著當今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這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存時間也會延長,但為了提高他們及其照顧者的生活質量,如何讓身患疾病的老人能夠舒適、安詳、尊嚴地走過生命的最后階段,還需要醫護人員為之付出努力,尤其對這些老年患者,目前我們需要在不同醫療機構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安寧療護模式,培養從事安寧療護的專業人員,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安寧療護在老年之路。 2.3.4取得政策支持 政府可出具相關支持政策,效仿發達國家,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老年護理保險模式或制度。對各級、各類老年護理進行標準化培訓,建立護士轉崗模式等激勵機制,讓更多護士轉入到老年護理中,以滿足養老的需求。同時,可調動社會力量,建立以責任包干制等不同形式的養老服務機構,或建立考核制度,形成市場競爭模式,開拓出多元化養老服務形式,并加強對老年護理服務的宣傳。
面臨著快速增長的老齡化人群數目,養老已成為迫在眉尖需解決的問題,面對這批逐漸增多的龐大隊伍,急需要一批專業的團隊來參與其中,協助或幫助其安度晚年,實現健康養老,舒適養老。
綜上所述,為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老年護理模式,在借鑒國外成熟的養老機制下,還需要不斷地探索不斷改變的老年護理需求,以適應社會的發展,為老年人提供一個舒適、快樂、健康、高質量的晚年生活。
參考文獻:
[1]Talley C,Talley H,Collins-McNeil J.The continuing quest for parity:HBCU nursing students' perspectives on nursing and nursing education[J].Nurse Educ Today,2016,43(4):23-27.
[2]張先庚,曹俊,王紅艷,等.高職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目標體系的構建[J].中華護理教育,2017,13(8):581-587.
[3]李嘉.德國老年護理教育現狀及對我國的啟示[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8,3(20):184,191.
[4]崔戴飛,姚水洪,邱惠萍.“四聯動、四融合、三個一體”高職院校老年護理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8,100(5):108-112.
[5]王芃,王慶,杜美婷,等.天津市養老服務現狀及老年護理人才培養對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8):4646-4647.
[6]楊澤,單鳴華,徐冰,等.失能老年人居家養護標準專家共識(草案)[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7,15(4):3-7.
[7]Bakx P,Chernichovsky D,Paolucci F,et al.Demand-side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moral hazard in public insurance for long-term care[J].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Policy,2015,20(3):170-176.
[8]張佩,楊慶愛,王桂云.國外老年護理服務體系帶來的啟發[J].護理研究,2014,27(28):3462-3463.
[9]Miller CA.Nursing for wellness in older adult[M].6thed.Philadelphia:Wolltes Kluwer/Lipp incottwit-lims&Wikins,2012:1-8.
[10]吳岸晶.加拿大養老現狀及老年護理人才培養對我國護理教育的啟示[J].全科護理,2016,14(11):1176-1178.
[11]李菲,莫新少,Wanapa Siritanyarat.泰國老年護理學人才培養現狀及啟示[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12):571-572.
[12]章琦琴,劉暢.發達國家老年護理保險模式、人才培養及資格認證體系對中國的啟示[J].衛生軟科學,2016,30(1):16-21.
[13]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老齡健康服務與標準化分會.居家(養護)老年人身體健康評估服務標準(草案)[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8,16(3):25-27.
[14]陳旭嬌,嚴靜,王建業,等.中國老年綜合評估技術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老年病研究電子雜志,2017,4(2):1-6.
[15]中國老年學學會衰老與抗衰老科學委員會.中國衰老與抗衰老專家共識(2013年)[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2):5505-5506.
[16]Hamirudin AH,Charlton K,Walton K.Outcomes related tonutrition screening in community living older adults: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Arch Gerontol Geriatr,2016,62(9):9-25.
[17]孫建琴,黃承鈺,莫寶慶,等.中國五大城市老年人營養風險調查報告[A]//杭州:中國營養學會第十一次全國營養科學大會暨國際DRIs研討會[C].2013.
[18]劉翠蘭.高校如何培養適應老齡社會需求專業人才的探討[J].老齡科學研究,2014,2(2):29-36.
[19]張渝成,吳正吉,唐雪雁,等.??评夏曜o理專業人才培養核心能力體系的構建[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10):30-31.
[20]李麗珠,郝偉平,袁國萍.“醫養融合”老年護理改革的實踐與發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6):656-658.
[21]區綺云.融合中醫理念的老年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20):83-84.
[22]石義容,溫敏,胡慧,等.中醫護理干預對社區老年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11):1299-1303.
收稿日期:2019-2-18;修回日期:2019-3-5
編輯/張建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35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