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快樂為根,游戲為花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學音樂課程中融入游戲,是否對于音樂教學有事倍功半的效果。這是本人一直在教學過程中思考的問題。全文希望通過結合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材,對音樂課進行游戲穿插,引導孩子如何徜徉在音樂中,享受音樂的快樂。
  關鍵詞:音樂游戲;小學音樂;教學思考
  自擔任音樂教師起,我就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進行觀察。時間久了,我發現學生對于音樂漸漸喪失興趣,有些學生在課堂上并沒有專注于我的教學,相反和周圍同學玩起了游戲。在應試教育的陰影下,家長和學生對于音樂課程并沒有太多的重視。如何激發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的興趣,在經過多種教學方法的嘗試以后,本人發現只有游戲形式學生更易接受?;诖?,全文希望結合自己觀察搜集的資料,以及與同行老師們的交流,在小學音樂過程中,引入游戲,幫助學生從被動上課變為主動上課。
  一、玩轉音樂游戲,啟蒙核心素養
  音樂本身就能緩解人緊張的情緒,而對于學生來說,還能培養學生素質。將音樂與游戲融入在一起,可以最大程度釋放音樂帶給學生的積極作用。這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作用在于:
  進一步培養了學生學習興趣
  核心素養之一就是會學習,且保證學而不厭。小學階段學生由于自控能力弱,在課堂上專注力很短,所以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吸引學生興趣成為關鍵。在音樂中融入游戲元素,可以豐富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內容,也可以讓教材以更加有趣的形象給小學生展示出來。小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會對枯燥的音樂知識有了極大的興趣,愿意主動融入,并聽老師的引導,在寓教于樂的同時,主動思考與學習,從而進一步深化教學內容,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二、激發了學生獨立意識
  生本教育一直是小學素質教育所提倡的主流,而通過音樂游戲這一形式,真正讓學生實現在課堂的主導地位,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當前學生獨立精神稀缺,心理脆弱,不能正確對待挫折和逆境,在游戲中,融入音樂,音樂課程中穿插游戲,培養學生超約自我的能力。
  感受音樂游戲,規矩必成方圓
  課堂有課規,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音樂游戲也需要遵完幾項原則。只有按照這基本的原則展開教學,才能達到好的效果。具體來說:
  1.迎合孩子的天性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學音樂課程融入音樂游戲要結合孩子的心理,給予孩子享受童年生活的權利。對學生的教育只有在基于天性的基礎上,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發揮更多的自主能動性,從而激發學生對于音樂課堂的熱愛。
  給予更多的自由空間
  課堂不應該是壓抑和強制學生上學的過程。而應該給予更多的自由輕松的空間。特別是小學音樂課程,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通過游戲,讓學生快樂感受音樂,獲得心情舒暢的體驗。
  強調參與性
  游戲是師生互動的最佳體驗。每個學生在游戲中喚醒自身的價值,參與這個游戲獲得最佳的生命和情感體驗。游戲是學生與老師之間構建師生關系的最好橋梁。游戲中能幫助學生尋找到學好音樂,感受音樂的鑰匙。
  三、實踐音樂游戲,開展具體策略
  在具體的音樂課程過程中,本人主要采取以下方式插入游戲,以及引導學生學習音樂知識和教材的內容。具體來說:
  1.情境插入游戲
  每次進行課程教學時,不管是音樂課程還是其他課程都喜歡進行增設情境,目的就是吸引學生。而在小學音樂教學時,融入游戲就可以在創設情境時插入游戲,這樣可以讓學生迅速吸引進來,并愿意聆聽你的講解,為接下來正常教學打下夯實的基礎。
  如本人在給學生進行人音版小學三年級《紅旗頌》教學時,在課程一開始,就和學生玩起了拼紅旗的游戲。本人將紅旗圖案做成拼圖,讓學生自主拼起來,邊拼邊播放音樂帶入。學生在音樂中拼紅旗,對《紅旗頌》這首歌有了更多的了解。
  又比如,本人在給學生講人音版小學三年級課程《祖國祖國我們愛你》的時候,我就掛著一幅祖國地圖,讓一個學生指地方,一個學生說地方,看誰最快。通過游戲中,再利用多媒體穿插起不同的風景,比如長城、黃河、故宮等,并以《祖國祖國我們愛你》伴奏做背景音樂,讓學生了解音樂,了解祖國。為接下來具體課程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再比如,本人在給學生上人音版小學音樂三年級《木偶的步態舞》時,就和學生玩起了一個即興表演的游戲。讓學生比動作,猜形象。學生在邊聽音樂邊從動作特征中發現這個小木偶的形象。
  2.教學過程中設計游戲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設計游戲,需要以興趣為源動力。多年教學經驗告訴我,學生不是跟著教學走,而是跟著興趣走。要使教學過程興趣化,就必須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這樣學生對于音樂游戲就能充滿趣味性。如本人在給學生上人音版小學音樂三年級《猜調》過程中,由于該教學的難點在于如何讓學生用各種演唱形式創編場景表現《猜調》。作為一首臺灣民歌《搖船調》,平時流行音樂聽得較多,民歌較少的學生來說,如何讓學生吸引注意力。本人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二個游戲。一個類似于沖頂大會,讓學生先自己看,然后設計了一系列題,讓學生答,答對的學生有資格繼續答下一題,直至結束,最終全對的學生獲得獎勵。通過一個個問題串聯,讓學生了解到整個《猜調》的音樂知識。接著第二個游戲就是和學生玩起對歌。《對花》、《打豬草》、《劉三姐片段》等片段,讓學生與老師一起對歌玩。在游戲過程中感受類似《猜調》的意境。
  四、游戲貫穿課程,讓音樂充滿歡聲笑語
  與其他教學一樣,小學音樂課程將游戲融入,也需要靈活的方式。下面具體本人以人音版三年級下冊欣賞課《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為課例對象,分析本人如何將游戲貫穿其中的。
  整個課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搜集整理階段 。二是知識游戲競賽階段。三、音樂運用實踐階段。 層層提高難度,環環相扣。 不斷鼓勵學生在課程中主動了解帕米爾,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合作意識。以新穎的方式與幼兒共同學習,讓學生們在課程中感受到音樂美。
  1.搜集整理階段
  在上課前,就讓學生在之前一堂課中留下作業,就是搜集與帕米爾有關的圖片、照片、書籍、事物等,讓學生在親自參與中更多地了解和感受帕米爾的美。在課上,通過游戲設計,指導學生對所搜集的資料進行分類,讓學生深刻體驗到帕米爾的美。
  2.知識游戲競賽階段
  在課程中,通過知識游戲競賽活動,鞏固學生在第一階段所了解的帕米爾知識,了解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的音色特點,知道這三種人聲的分類,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在具體知識游戲競賽中,讓學生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親子的快樂。培養競爭意識,以促進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
  具體游戲形式就是讓學生組隊,并按顏色分為紅,橙,黃三隊,圍繞不同顏色開展不同聲部的演唱。女生分為兩組,分別唱女高音,女中音,男生唱男高音。
  3.音樂運用實踐階段
  通過旅游觀光的游戲形式,幫助學生感受和體驗曲調歡快流暢、歌詞質樸、具有濃郁的民歌風格及人物特征,加深對民歌文化知識的了解與記憶,學習靈活運用知識,培養學生愛家鄉、夸家鄉的情感。具體游戲就是學生組隊當導游,說說自己了解的帕米爾。隨著優美的歌曲,聽學生講述,最后進行評比。
  整個活動以游戲貫穿音樂欣賞課,學生從開頭玩到結尾。有些學生直至下課鈴聲響起,還沉浸在音樂里。
  當然游戲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音樂,所以游戲必須以具體教材內容為主,同時要迎合小學生的興趣,在整體課程協調情況下,將游戲的作用發揮最大。不能讓游戲喧賓奪主,同時也要讓課堂氛圍良好,才能讓核心素養真正通過小學音樂課程建立起來。
  參考書目:
  1.《基礎教育新理念——有效教學》陳厚德著教育科學出版社
  2.《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曹理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3.《合唱學新編》馬革順著 上海音樂出版社
  4.《從評價中反思有效教學》 黃纓嵐著 上海音樂出版社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471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