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游戲”為媒,讓小班繪畫“樂”起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綱要》中指出“每個幼兒都有熱愛美好事物的天性和學習藝術的潛能?!比欢诮M織小班幼兒開展美工活動中,我發現最大的困難就是孩子“不敢”動手,“懶得”動手,“無從下手”。這大大影響了幼兒對美術活動的熱情。而游戲化的教學活動又是一種特別適合小班幼兒的活動,在游戲的情節中、在角色的扮演中使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獲得快樂的情感。我在指導小班幼兒美術活動過程中,針對發現的問題,從幼兒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出發,從繪畫興趣、繪畫內容、繪畫評價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使游戲與美術活動自然的結合。從而保持幼兒對美術活動的熱情,激發小班幼兒的繪畫潛能。
關鍵詞:策略;游戲情節游戲情境;互動評價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幼兒才會主動思考,并自學采取行動。教師應該尊重幼兒的興趣,并在幼兒的興趣點上挖掘具有教育價值的內容,使幼兒獲得有關經驗,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心。小班孩子年齡小、手部小肌肉群發展不夠完善、知識經驗缺乏想象力弱。在繪畫活動中一般不愿拿筆,有的甚至有思想負擔一看見筆和紙就哭,直叫“我不會”,真叫人頭痛。通過實踐教學我體會到: 組織小班幼兒繪畫活動的關鍵是激發孩子的繪畫熱情,培養他們的繪畫興趣,讓他們在有趣的繪畫活動中感受到繪畫帶來的快樂和成功。
那么,如何組織小班的繪畫活動,才能使孩子們喜歡繪畫活動呢?
策略一、游戲情節的導入,提升小班幼兒動手的愿望
?。ㄒ唬┰O置神秘有趣的氛圍,引起幼兒的好奇心
要使幼兒對學習內容感興趣,教師首先要感興趣。在組織教學中,教師的語氣表情和動作都會不自覺地影響幼兒的情緒。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夸張的表情和語氣,會使幼兒的興趣高漲,一下子調動起他們的好奇心,幼兒會積極參與。
如:在上美術活動《我給水果寶寶穿新衣》、《我給葉子寶寶穿新衣》……時,我在活動前先將一個水果寶寶藏在教室的某個角落,活動開始后我先是很神秘的對幼兒說:“快聽是誰在哭呀?”然后邊學哭聲便認真地找起來,這時孩子們也很好奇,當孩子們也投入的尋找時我就驚奇的發現了水果寶寶,并對水果寶寶說:“你們為什么哭呀?”以水果寶寶的口吻說出水果寶寶的困難,激發幼兒幫助水果寶寶的困難,為水果寶寶穿新衣的愿望。再以水果寶寶找朋友的方式發給每位幼兒兩個水果寶寶,請幼兒為水果寶寶穿新衣。教師投入的表演感染了幼兒,形成積極愉快的活動氛圍,達到了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目的。給樹葉寶寶們穿新衣、給小烏龜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也都是這樣的。
?。ǘ⒗L畫工具擬人化,引發幼兒繪畫興趣
繪畫工具是美術活動中必備的物品,讓幼兒與繪畫工具建立起情感聯系將有利于幼兒的繪畫活動。如繪畫用的油畫棒、水彩筆我們擬人化的稱之為筆寶寶,筆帽稱之為筆寶寶的帽子,筆盒稱之為筆寶寶的家。并且告訴幼兒筆寶寶要回自己的家,每個筆寶寶都有自己的帽子,要給筆寶寶戴好帽子再回家。把用畫筆畫畫以擬人生動的形式比喻為幼兒筆寶寶要出來做游戲了,畫紙就是筆寶寶的游樂場。為了鼓勵小班幼兒能夠運用多種顏色繪畫,我會告訴孩子們筆寶寶都想出來游戲,要讓每個筆寶寶都到游樂場上玩一會兒好嗎。然后,我拿著畫筆在紙上跳舞,美麗的花紋讓孩子們驚嘆。接著,我讓幼兒找筆寶寶做朋友,和筆寶寶一起隨樂曲跳舞,或圓圈舞,或踏步舞,或蹦蹦舞……,舞跳完后,畫紙上便出現了各種痕跡:直線、曲線、點、圈等還有各種的色彩。除了油畫棒、水彩筆外,我還為孩子們準備了棉簽寶寶、粉筆寶寶、吸管寶寶等。幼兒覺得這些作畫工具新奇、有趣,他們會迫不及待地讓棉簽寶寶跳舞,和吸管寶寶吹泡泡畫。豐富多樣的作畫工具自然提升了幼兒的繪畫興趣。
策略二、游戲情境的創設,激發幼兒繪畫興趣
?。ㄒ唬├L畫活動中的游戲情境
根據小班幼兒的繪畫特點,我在開展小班繪畫活動中多以填畫游戲活動為主,再附上一個有情趣的故事,使幼兒感到繪畫活動就是一個有情趣的游戲活動,從而敢于動手繪畫并樂于動手繪畫。如:美術活動《扭扭寶寶找朋友》的活動中,目標是認識曲線并嘗試畫曲線。我先請幼兒學做扭扭寶寶用身體扭一扭,感受扭扭寶寶的扭動的特點,感受扭扭寶寶的快樂。然后我就以扭扭寶寶的口吻生動有趣的講故事《扭扭寶寶找朋友》,邊講故事我邊出示了四幅畫面中有曲線的畫。講完故事后我又進行了“找扭扭寶寶”的游戲,請幼兒在四幅畫中找出曲線的扭扭寶寶。最后請幼兒扮演扭扭寶寶也去玩找朋友做游戲,就是在畫有畫面的畫紙上填畫曲線,如給小魚填畫水紋線和水草等。整個活動是在扭扭寶寶找朋友的游戲情境中進行的,使繪畫活動成為了游戲活動。由幼兒扮演扭扭寶寶使幼兒更加融入到游戲情節中,在游戲的情節中認識了曲線,并嘗試了畫曲線。游戲的情境消除了幼兒畏懼的心理,使幼兒在快樂中獲得了發展。多種填畫的畫面的選擇,又滿足了幼兒不同的個性發展。
?。ǘ┲谱骰顒又械挠螒蚯榫?
《綱要》中指出,“小班幼兒的制作活動是以盡可能多的讓幼兒接觸各種易于使用的工具,喜歡操作這些工具和材料,逐步掌握他們的用法,進行自我表現為目標的?!币虼嗽谛“嗟闹谱骰顒又形彝ㄟ^玩線、玩色、撕紙、玩泥、團紙粘貼、剪面條等一個個小游戲,促進幼兒小肌肉的發展。
如:美工活動《我的花雨傘》中,我們先觀看了老師制作的課件“快樂的小螞蟻”了解從一群小螞蟻快樂的生活情境。有一天小螞蟻出去玩,突然下起雨來,然后由教師扮演大蘑菇,小朋友扮演小螞蟻寶寶,小螞蟻們都希望到蘑菇底下去躲雨了,這時蘑菇媽媽提出要求,希望小雨點越下越大。螞蟻寶寶就用蠟筆把雨點一點點的加粗加長,這樣小螞蟻們都可以到大蘑菇下去躲雨了。活動以動畫的課件吸引幼兒進入游戲的情節,游戲中幼兒把自己當做了螞蟻寶寶,在把雨點越下越大的過程中反復的鞏固了畫畫的技能,并且發展了小肌肉的靈活性和準確性,通過打扮蘑菇媽媽多種顏色的選擇還發展了幼兒搭配顏色的能力。通過游戲的情境使幼兒的小肌肉獲得了發展。 策略三、游戲化的互動評價,提升幼兒繪畫動力
?。ㄒ唬├L畫活動后的游戲評價
針對小班幼兒的特點,我采取富有童趣的評價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和自信心。如在畫圓圓的蝌蚪時,我以“青蛙媽媽笑了”來評價幼兒畫的畫?!澳銕湍盖嗤軏寢屨伊诉@么多小蝌蚪,青蛙媽媽笑得多開心呀!”“你找的蝌蚪有的長得胖胖的,有的長得大大的,青蛙媽媽真高興。”“這些小蝌蚪有的手拉手,有的抱在一起,它們是好朋友嗎?”“某某小朋友幫青蛙媽媽找了許多彩色的小蝌蚪?!薄澳衬承∨笥训男◎蝌降奈舶瓦€在跳舞呢!”……又如畫花兒時,我用指偶蝴蝶找喜歡的花的方式來評價。再如在地上用粉筆“筑籬笆”后,我讓“大灰狼”來檢查哪邊的籬笆歪了可以擠進來,哪邊的籬笆短了可以跳進來,從而指導幼兒馬上補插“籬笆”。這樣的評價既有趣,互動性又強,幼兒充滿了期待,提升了繪畫興趣。
(二)制作活動后的游戲互動
獲得成功是讓人歡欣鼓舞的,教師在孩子成功后,要讓孩子確切地感受到這種快樂,孩子的制作興趣才會如潮水般奔涌不息。如:在制作完“小兔面具”后,我就和孩子們一起唱有關小兔的歌,學小兔的動作,戴著小兔面具孩子們一起跳兔子舞。如:裝飾完小羊后,把小羊送到動物園了。又例如,在完成各色點心的泥工制作后,讓孩子開展點心展覽評比活動,過后再送到角色區“娃娃家”中,供孩子游戲,把成功的快樂延長再延長,這樣,讓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制作帶來的快樂和自豪。同時教師對孩子成功后的精神和物質獎勵,給孩子今后“勤”于制作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實踐證明,小班幼兒的情感易受游戲情境的影響,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性美術活動使小班幼兒繪畫興趣和繪畫潛能得到提升,活動中我以游戲的形式和自身的激情去引導幼兒激發幼兒,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產生濃厚的繪畫、制作的興趣,并且提高了幼兒的美術水平。我在用游戲的巨大力量引導幼兒的同時,還不斷的鼓勵幼兒敢于動腦動手,敢于鉆研,大膽創造,獨立思考,并將這種引導和激勵始終如一地堅持下去,讓幼兒感到繪畫活動帶來的樂趣,從而更大的激發小班幼兒的繪畫潛能。
參考文獻:
[1]朱家雄、林淋、呂堅.學前兒童美術教育[M].華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幼兒園快樂與發展課程編寫組.幼兒園快樂與發展課程(小班)[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解讀[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ㄕ憬∮嘁κ兴拿饔變簣@ 3154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0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