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古詩詞評點式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評點是我國傳統的讀書方法和文學鑒賞的重要形式,它直入文本,用簡潔的語言記錄閱讀者的感悟、品味、思考,體現閱讀者的眼光和情懷。實施評點式閱讀教學,尤其在古詩詞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評點式閱讀對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和矯正功能。本文從聯想式評點、對比式評點兩方面入手,探究了古詩詞評點式閱讀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古詩詞;評點式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9-103-1
  批注評點讀書法就是閱讀時在文中空白處對文章進行注解和寫批語。自古以來我國的文學鑒賞和文學批評都在采用這種方式。在閱讀過程中圈圈點點、筆墨追錄地進行批注評點,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
  精讀賞析階段的評點式閱讀是課堂閱讀教學的中心環節。在這一階段中,語文老師的指導功能是無形的,優秀的語文老師總是善于選取學生最有感觸、最有心得的二三處詩句,引導學生在整體掃描的基礎上圈點評點,反復玩味??梢詮木拔?、情感、手法、用詞等角度切入,從對內容的準確理解和對妙處的精妙賞析兩個層面推敲琢磨,賞析評價。這種評點式閱讀最能顯現學生獨具的審美眼光和情懷,也最能提升學生古典文學修養。筆者在多年的古詩詞的教學實踐中,側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評點習慣。
  一、聯想式評點
  聯想式評點要求學生在領會詩句內容基礎上,展開聯想。由此及彼,聞一知十,拓展文本內容的寬度,激起寶貴的思想火花,實現能力遷移。
  在教讀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聯想到其他思鄉的詩句,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做到知識的歸類和牽引,平時做的積累能得到了應用。
  在學習范仲淹詞《漁家傲》的“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可聯想到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中“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學習唐代詩人陸龜蒙《別離》“丈夫非無淚,不灑別離間”的詩句,可聯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詩;朗讀了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可以聯想到范仲《淹岳陽樓記》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朗讀到《登飛來峰》中表現作者抱負,蘊含站得高、看得遠之意的句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更可感受到它與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對比式評點
  對比式評點是指將一個作品與另一個有可比性的作品進行比較分析,從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藝術性和思想性。這是古詩詞閱讀的一個重要方法,也是古人煉字的重要手段。例如關于“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的“一字師”故事,人們耳熟能詳,不必贅述。蘇小妹曾要其兄蘇東坡為其詩句“輕風細柳,淡月梅花”中每句各加一字,東坡先是加‘搖’、‘映’二字:“輕風細柳搖,淡月梅花映。”又說用“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庇徐o有動,有聲有色。兩次都不合小妹之意,接著她說出各加一個“扶”和“失”字,改成“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睎|坡聽了不禁叫好!一“扶”一“失”,把輕風、細柳、淡月、梅花都寫活了,生動自然,確實高于東坡兩句之上。
  再如賞析《飲酒》詩五六句中的“見”字:“采菊東籬下”是俯,“悠然見南山”是仰,“采菊東籬下”的時候,無意中偶見,南山的美景正好與采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如果換用“望”字,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就失去了一種渾然天成的意趣。如能熟練地運用對比式評點,對于體會古詩詞詞句的妙處是很有幫助的。
  當然,指導學生進行評點式閱讀,教師必須要有扎實的文學功底、豐富的知識儲備,豐富的人生閱歷。要用“心”去讀詩文,用自己的心靈和作者的心靈、詩文意象的心靈相會、交流、撞擊,設身處地去感受、體驗他們的境遇,歡樂與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補充發展作品提供的藝術空間,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義。正如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學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精神修養和興趣,取決于他的知識淵博和眼界廣闊程度,取決于書籍在老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如果你的學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斷地豐富著,如果學生深信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復昨天講過的話,那么閱讀就會成為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對于一個教師來說,最大的危險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虛,沒有精神財富的儲備。”
  《語文課程標準》中“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是“課程目標”的重要內容,而進行評點式閱讀就是發展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要想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教師自己就必須先對詩文進行“個性化閱讀”,這種“個性化閱讀”是一種敏感的閱讀,要求教師頭腦中舊有知識要與新接觸到的文本交融碰撞,擦出共鳴的火花。教師必須要豐富自己的底蘊,評點起來才能自由揮灑,左右逢源。只有教師的精彩評點,才能起到示范引領的作用。教師的評點就像一根絲線,串起了學生智慧的珍珠,打開了學生真情的大門,學生的評點就會情真意切。否則,評點就落不到實處。
  總之,評點式閱讀的開展,尤其是古詩詞評點式閱讀的開展,是個性化閱讀的要求,評點既是一種良好的讀書方法,也是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研制組編寫.語文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施良方.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53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