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談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幾點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師生進行教與學雙邊活動的重要形式,是師生進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徑。“真提問”會給我們的課堂增添無窮的魅力,會對孩子思維的培養產生神奇作用。筆者結合其他老師上的一節常態課,粗淺地談談有關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數學問題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9-081-1
教師在課堂向學生提出有價值的、能激起學生思維劇烈活動的問題,往往比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更重要。今天,筆者結合其他老師上的一節常態課《兩位數乘以整十數的口算》,粗淺地談談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一些看法。
一、深入學生已知處:了解學生發展區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經驗基礎之上”。根據這一教學理念,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要重視學生的認知水平,尊重學生的學習起點,并以這個起點為基礎設計問題,使每位學生主動投入到適合自己最近發展區的學習中去。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樂此不疲。
例如本節課,教師在揭示課題前進行了如下的提問:
師:現在來觀察黑板上這三種方法中的算式,哪些算式是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算式?
方法一:9×12=108(瓶)
108+12=120(瓶)
方法二:12×5=60(瓶)
60×2=120(瓶)
方法三:10×12=120(瓶)
生齊答:9×12=108;108+12=120;12×5=60;60×2=120;
師:聽清老師提問的問題——哪些算式是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算式?
?。ㄓ械膶W生說不包括108+12=120,因為它是加法算式。)
師:所以大家一定要聽清老師的要求,再來回答。那么觀察這3道乘法式子,有什么特點?
生齊答:都是兩位數乘一位數。
師:而這個式子有何特點?(教師指著10×12=120)
生:它是兩位數乘兩位數。
師: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兩位數乘整十數”(板書課題)
“兩位數乘一位數”是學生已有的知識,通過“哪些算式是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這一問題的提出,引起學生的思考,回顧舊知,并通過“這個式子有何特點?(教師指著10×12=120)”這一問題,使學生進一步比較幾個算式的特點,并水到渠成地揭示課題。
二、一花獨放不是春:考慮學生差異性
本節課中,教師在創設情境時,提出了如下幾個問題:
“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還有什么隱含的條件?”“提出了什么數學問題?”
可以說,這些問題都是基礎性問題,比較簡單,因而教師喊了三位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回答。
而在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中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求什么?”“那么這個問題你會解決么?”“該怎么解決呢?誰來說說你的方法?”
在回答這樣的問題時,教師喊了成績較好的幾位學生來回答,原因是:像這樣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成績差的學生解決起來比較吃力,容易挫傷其學習的積極性,因而教師選擇了成績較好的同學來回答這幾個問題。這樣的課堂提問,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提問中來,讓每個學生都有問題可答,都能歡欣鼓舞的站起來,又能比較體面的坐下去。
三、問題指向要明確:有的放矢促思考
提問是為了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提的問題只有明確具體,才能為學生指明思維的方向。
現以下面片段為例:
生:12×5=60(瓶);60×2=120(瓶)
師: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我先算5箱牛奶有多少瓶,再乘2就算出10箱牛奶一共有多少瓶。
師:大家同意他這種做法嗎?(有的說同意,有的說不同意,還有其他的方法。)
師:咱們先看他這種做法是否正確?
生齊答:正確。
先來看教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你又是怎么想的呢?”很顯然,這個問題的指向性不太明確,教師究竟想問什么,不是很明確,不過還好,學生還是能“揣測”出老師的“意圖”;而在接下來的“大家同意他這種做法嗎”的提問中,卻不能達到教師的提問目的了,在課后我特意問了該老師,她告訴我,其實她真正想提問的是“他這種做法是否正確”,當然在看到自己提問的目的未達成時,只好接著又用“咱們先看他這種做法是否正確”這個問題來加以“補救”,不過,這勢必影響課堂進行的節奏。
四、且圖錦上添花:提問反饋要合理
新課程標準強調對學生的尊重和賞識,于是有的老師便不管學生怎么表達、表現,只是一味地給予表揚,不論是問題的深淺,只要是回答正確,老師就會對學生說“你真棒”,并多次提醒學生給予掌聲。學生不但體會不到成功學習的喜悅,相反過多的夸獎,會讓學生習以為常,無動于衷,起不到任何鼓勵的作用和效果。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也同樣注重評價語的使用。例如,在學生回答“9×12表示什么意思”和“再加上12就得到了什么”后,先是讓同學一起來說“他回答得對不對”,接著教師再給出“你回答的很好,不僅知道如何列式子,而且明白每個式子所表示的含義”這樣的評價語。先讓同學們說“對不對”,既是對回答的判斷,也是對課堂氣氛的一種調節;緊接著教師給出自己的評價,在這里教師沒有單純的使用“很好”、“對”,“你真棒”之類的評價語,而是給出了比較具體的評價,不僅指出了學生回答的好,而且明確了在哪里,這樣的評價更具說服力,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課堂提問是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自行發現、培養能力的重要手段。它能對教師調控課堂,調動學生積極性,優化課堂教學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課堂中的真提問,既可以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又可了解學生對當堂教學內容的接受情況,及時進行教學反饋,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采取靈活多樣的提問方法,以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5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