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課程中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建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通過對學術研究資料進行整理可知,新課程給高中階段的教學提出更多的教學要求,而教師是學校教育的根本,需他們在全新理念指導下可以改變之前的工作模式以及觀念,進而改變高中生的學習方式。但是,教師體現的專業水平和新課程提出的能力要求有著差距,為此應該提升高中教師的綜合能力,促使他們給學生開展更高層面的知識教育。而教師學習共同體可以解決這一教學問題,能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能力,更好滿足新課程提出的教學能力需求。
關鍵詞:物理教師 新課程 教師學習共同體 校本教研 構建策略
新課程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不僅是對知識維度提出更好的需求,同時也從教學能力以及品質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新課程更是對學科教師的具體工作模式提出新的要求,教師應該轉變之前的授課模式以及講解理念,從點線面等層次構建學習共同體,這樣可以提升教師隊伍專業發展能力,也能推進課程改革的深度實施。為此,高中校園應該在新課程指導下積極構建教師學習共同體,促使教師隊伍的組建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一、對教師學習共同體的理解
從學術角度對其進行思考,可得知教師學習共同體可以這樣定義:將那些具有共同的專業發展愿景教師組建一起,將校園文化作為其靈魂,將教師個體工作合理匯集為教師集體的資源,通過共同反思以及學習的方式實現教學交流以及各項資源的共享。和傳統的教學培訓相比,它更加重視自主自發,鼓勵教師在具體教學工作中進行感悟和思考,然后和大家進行教學經驗或者是觀念的交流,這樣可提升個體的自覺性。
二、在新課程指導下構建高中階段教師學習共同體的策略
?。ㄒ唬娀處焾F隊的合作意識
新課程要求教師改變之前的授課理念,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也可以和同事進行密切的交流以及合作,通過取長補短的方式去創建一個能夠合作交流以及實施學術探討的教學隊伍,創建具備發展性的教研學習共同體。這樣可以讓教師實現相互學習,也能讓他們的教學思想以及觀念實現碰撞,以相互鞭策的模式實現專業能力的共同成長[1]。高中學校應該讓教師開展多元化的教師隊伍管理,教學觀點以及資源應該是開放性的,同時也應該是動態化的,不是某個或則是某些教師去獨吞教學資源。因為教師在個體上有著明顯的差異性,無論是教學觀念、授課思維、知識結構以及管理能力上都有著很大差異,也在語言表達和教學步驟上呈現出明顯的不同。為此,高中校園應該強化教師團隊的合作意識,學習其他教師優秀的教學思想或者是行為,以增強合作為方式更好改正自身一些錯誤的教學行為,這樣可以實現對取長補短。
?。ǘ┝⒆阈1窘萄刑嵘處煹木C合能力
在上文研究中指出,教師學習共同體主要是將校園文化作為其靈魂,將教師個體工作合理匯集為教師集體的資源,通過共同反思以及學習的方式實現教學交流以及各項資源的共享。這樣就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教學能力,可以對教學問題進行獨立性的解決,促使高中生得到更優質的課程教育[2]。而校本研究能促使教師實現專業發展,主要是教學問題進行深度的思考以此可以合理該教學問題,實現教學能力的成長。為此,高中學校應該立足本校教師的綜合水平開展基礎性的校本教研,如進行說課、評課以及名師講堂等方式開展教學研究。同時也需要拓展其空間和研究深度,如通過教學經驗分享、智慧型教師以及校際合作等途徑提升教研活動的創新性。這樣可以提升教師隊伍的理論研究能力,同時也能為教師隊伍的創新發展奠定基礎。
?。ㄈ┮跃W絡教學為載體優化教師學習共同體
教學的本質價值就是教師通過合作交流等方式可以共同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這樣能提升專業學習的樂趣。教師應該轉變之前的授課模式以及講解理念,從點線面等層次構建學習共同體,這樣可以提升教師隊伍專業發展能力。網絡學習給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良好的平臺,讓教師可以得到更多的學習資源,也能給教師搭建自由交流以及民主平等的成長平臺,促使教師在網絡學習空間中實現更高層面的發展,可以提升自身的授課能力。教師可以立足微博、教學論壇或者是QQ空間等方式記錄自身的教學感想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樣可以加深自身對教學工作的理解[3]。教師通過開展以上幾方面的交流以及學術探討,能接觸不同教師的授課觀念以及教學行為,吸取這些教師的優勢和創新思想,這樣就能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授課能力和專業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在網絡空間中和其他教師開展學術交流,分享自身的授課觀念以及改進思想,這樣能提升教師開展專業學習的主動性和自由性,強化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創建效果。
結語
新課程要求教師改變之前的授課理念,以合作交流以及取長補短的方式創建具備發展性的教研學習共同體,提升教師隊伍的創建效果。本文認為教師團隊的合作意識,學習其他教師優秀的教學思想或者是行為,實現專業能力的共同成長。同時,也需要立足校本教研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為教師隊伍的創新發展奠定基礎。此外,高中學校也應該以網絡教學為載體優化教師學習共同體,從點線面等層次構建學習共同體,提升教師隊伍專業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魏立成.淺談可持續發展的移動網絡社群學習共同體的建構[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7(8):21-22.
[2]左瑞紅,姜珊珊,楊飛龍.微時代背景下U-S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建構[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7(6):201-202.
[3]趙惠.基于微課展示交流的高校教師網絡學習共同體建構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6(1):74-7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58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