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新舊教材的過渡與教師施教方案的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新課改逐步深化的背景下,新教材紛紛推出,是在舊教材基礎上的完善與更新,可以更好的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滿足其的知識需求等,為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關鍵詞:初中歷史 新舊教材過渡 實施方案分析
人教版初中歷史教材具有著較強的時代性、順序性,其中時代性體現在更加關注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的發展面貌,而順序性則表現在是以一條線為主的編排方式,這樣的方式更加符合初中生的接受及認知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更好的掌握歷史的發展脈絡,對于增強學生對社會、歷史、國家的理解有著較大的意義。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也應做好新舊教材間的過渡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新教材的價值,為教學活動的開展保駕護航。
一、初中歷史新教材的“新”體現在何處
?。ㄒ唬┬铝咙c的呈現
初中歷史教材中所包含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主要是從古至今的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的豐碩成果,并輔以人物點評、戰爭和平、民主思想、改革創新等內容,是站在全新的視角下所編寫出的教材。在新教材中,對舊教材做出了適當性的改變,刪減了其中一些結構、頭緒復雜的內容,并將人類的文明進步著重的呈現了出來,記錄了較多人民所取得的創造成就,使得新教材中含有更多的先進理論、歷史研究成果等,亮點多多,這是新教材的特點之一。
?。ǘ┬聲r代的體現
伴隨著科技時代的到來,教育事業更顯得尤為重要,將直接關系到民族的興衰與國家的發展[1]。而在現代社會中,培養出有個性、有理想、敢于創新的人,才是教育的最終目標,也是時代的真正呼喚。與舊教材相比較,新教材在此方面就更能滿足于時代的需求,在編排上采用新體系、新理念等,大大的突顯出人文精神,可以使教師在教學中真正的實現因材施教,著重的強調學生時代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等,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模式上都要符合這一定位,實現從舊教材到新教材的過渡,將新教材的導向作用最大化的展現出來。
?。ㄈ┬绿魬鸬陌l起
在舊教材的導向下,部分歷史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由于受到了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都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就只是對教材內容照本宣科,很難將歷史教材的應用價值展現出來。而在新教材推出之后,就使得教師在教學中面臨著新的挑戰,要求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有所更新、有所舍取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以在提高教學針對性的同時,將新教材的導向性發揮到最大。
二、初中歷史新舊教材的實施方案分析
(一)整合教材體系,構建教學框架
新教材在編制上采用了新體系,對課程框架加以重新的構建,大膽的舍去了舊教材的一些知識板塊,使得編制體系更加的流暢、完善[2]。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教師通常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可以從文明史中觀全球史與近代史,對人類所創造的文明成果加以整合等,更加深化學生們對人類命運所具有的關注度,這對于學生本身責任感、使命感的提升有著非常大的意義。
因此,初中教師在開展歷史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實現新舊教材間的過渡,教師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對教學體系加以整合,促使教學框架的構建等,力求將新教材的價值全方位的展現出來。比如,縱向:可以清理一些歷史知識的連續性,建立歷史年表,比對新舊教材,將不同時期下的歷史事件對應在年表上,最終形成縱向坐標;橫向:將不同時期下的歷史事件按照思想文化、經濟、政治進行歸納、整理,以此形成橫向坐標,促使教材體系的構建,實現新舊教材間的良好過渡。在這樣的模式下,可以促使新舊教材間更好的進行互補,使教學體系更加完善,為教學活動的展開提供堅實保障。
?。ǘ╄b別教輔資料,實現合理運用
伴隨著新教材的推出,一些相應的輔助資料也會大量出現,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上看,教輔市場的規范性還有待提升,教輔資源的質量也參差不齊,很難獲取到質量上的保障。例如,部分學生在選擇教輔資源的過程中,質量好壞良莠不齊,雖然內容上比較豐富,但卻存在著較大的知識漏洞,經常是新題老解、選材陳舊,很難使學生在實際應用中得到本質上的提高。
因此,在促使新舊教材過渡的過程中,教師也應對此方面加以重視,并要充分的發揮出自身的導向作用,為學生講解一些鑒別、鑒偽輔助材料的方法、策略等,使學生能徹底的擺脫舊教材中的部分陳舊內容,使新舊教材間真正的實現過渡。
?。ㄈ┺D變教學思維,做到因材施教
在新舊教材過渡的過程中,教學思維的轉變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從當前的現狀上看,雖然大部分的教師都經歷了課程改革,但其在教學中應試教育的影子依舊非常重,主導意識過強,很難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現出來。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也應巧妙的規避這一點,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將生本理念彰顯出來[3]。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應找尋到自身的定位,充分的扮演好學習者、引導者的角色,大大的增強與學生間的互動、交流,不斷的利用教學素材激發學生們的探究精神,使其不安于現狀,敢于去挑戰經典等,將新教材的導向性展現出來,促使其的個性與創新發展。
?。ㄋ模┨剿鲃撔路椒?,注重新舊結合
初中教師在開展歷史教學的過程中,要想實現新舊教材間的過渡,創新方法的探索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模式中,教師應真正的做到新舊結合,使得教學流程更加具象、完善。
例如,教師可以充分的結合新教材的特質,將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探究法、微課、翻轉課堂等方法有針對性的引入進來,使學生在新教材的帶領下更好的感受到歷史課堂的新穎性,使新舊教材的過渡更加順利、自然。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教師在開展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新舊教材間的過渡,并在此基礎上實施好教學方案是非常必要的。在此模式下,不僅可以充分的挖掘出舊教材的價值,真正的實現新舊結合,也能使教材在實際應用中更加合理、科學等,使得教學效率、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雖然,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上看,部分教師在此方面的意識較為薄弱,但我確信只要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一定會解決好這些問題,為我國歷史教育的總體發展助力。
參考文獻
[1]朱啟勝,洪家喜.統編初中歷史新教材使用中值得注意的問題[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8(10):67-71.
[2]王俊昌.新教材新理念新方法——統編義務教育初中歷史新教材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寧夏教育,2018(01):43-44.
[3]許偉.部編版初中歷史新教材的新變化及施教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7(21):5-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58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