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農村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文是小學學段的一個大科,是對小學生進行啟蒙的學科。隨著近些年來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各界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同樣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不僅僅是生字詞的教學,更多的是培養小學生獨立自主的欣賞能力和觀察社會的能力,朗讀就變得十分的重要。但是在農村小學中,在進行低學段的朗讀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就這一方面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想法與建議。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學 語文學習 朗讀能力
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蔣仲仁先生也說:“就學習語文而言,朗讀最重要??梢哉f,不朗讀,不出聲朗讀,光靠看,光靠瀏覽,是學不好學問的”??梢娎首x對于語文教學是十分重要的。那么,何為朗讀呢?所謂的“朗讀”就是不是指單純地將文字轉化為聲音,它所強調的是讀的過程,也就是“文字——視覺——思維——情感——聲音”的轉化過程。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真正做到“眼到心到口到”,對于語文學習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一、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ㄒ唬┖雎岳首x的過程,只重視記憶的結果
在很多農村地區的小學語文課堂上,經常能聽見“把這個生字詞記住”、“把這段句子背熟”等這樣的話語,這樣的要求背后所折射的就是老師重視掌握知識的結果,卻忽略了引導學生去閱讀,去朗誦。在這種情況下,語文對很多學生來說成為“背誦記憶課”,失去了很多趣味。小學生為了完成背誦任務,常常是花費很長時間去死記硬背,根本沒有理解文本,更別提體悟作者思想了。
?。ǘ└∮谖淖直砻?,沒有深入理解
這一方面的問題首先出自老師身上,老師沒有對文本進行深入解讀,也就是說教師自身就沒有結合背景,通過朗讀真正地走到作品當中去,對于作品的理解是淺顯的、表面的,所以在對學生做出要求的時候只是告訴學生“讀幾遍”、“記住生字詞”等,很少有老師會引導學生去體悟作者的情感,并在朗誦中融入情感,有感情的朗誦。筆者認為朗讀就是與作者進行溝通的過程,我們只有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去理解作品才能夠真正體會到作品的內涵所在,這種體悟絕不是將主旨背住、記住能夠達到的。
?。ㄈ├首x形式單一,教學方式死板
低年齡的小學生專注力差,非常容易出現走神等現象,很多老師為了達到課堂教學目標,往往讓學生長時間的大聲朗讀和背誦。在朗讀的過程中老師沒有強調怎么去讀,也沒有告訴學生怎么樣抑揚頓挫,怎么有感情的抒發情感,只是單純的簡單的大聲朗讀。筆者認為這樣單一的教學方式不符合現下素質教育的要求,也不能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朗讀的樂趣,從而提高語文素養。
二、那么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的朗讀能力,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ㄒ唬┲匾暲首x,制定朗讀教學目標
提高農村小學生的朗讀能力,首先要從內心里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重視朗讀。老師要重視朗讀,在課堂之上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設置專門的朗讀課程,向學生明確朗讀要求。對于農村地區的學生來說,老師要帶領學生糾正字音,要求學生們吐字清晰,用普通話朗讀;教會學生正確地斷句,讀出不同句式的特點;在理解材料的基礎上,帶著情感去讀,有感情的朗讀甚至背誦。
?。ǘ┴S富朗讀形式,活躍課堂氛圍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專注力十分有限,較長時間的朗讀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男生女生分開讀,表演讀,比賽讀等有意思且能夠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朗讀并不意味著只能夠大聲朗讀,還可以小聲默讀,在心里讀等。我們可以把不同形式的朗讀方式教給學生,用有意思的競賽式的方式激勵學生,調動起每個學生的朗讀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
?。ㄈ┡囵B朗讀情感,體現個人特點
朗讀是與閱讀捆綁到一起的語文學習方式,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進行閱讀,也要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的朗讀。所以,為了提高農村地區小學生的朗讀能力,老師必須保證讓每一位學生能夠讀懂材料,在理解閱讀的基礎之上進行朗讀,這是有效朗讀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體會作者的情感,讓小學生們想象材料中的小動物等在說某句話的時候有什么情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ㄋ模┕膭顚W生朗讀,科學評價學生
有感于在農村從教的經歷,筆者深深地感受到農村地區的孩子普遍較內向,他們不善于表達和表現,而且自尊心容易受傷。但是筆者認為好學生都是夸出來的,我們同樣可以用鼓勵的方法激勵農村地區的孩子成才。在農村小學的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多多地鼓勵學生進行朗讀,對學生評價的時候不能只著眼于成績因素,還要看到學生的進步情況和個性特點,做出有針對的評價,而不是簡單的“好”與“不好”。
(五)注意事項
一切的教學方法都是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服務的,也應該以學情為基礎。我們在進行朗讀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到學情和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以此采取有效的朗讀教學。其次,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對于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農村地區的教育教學水平相比其他地區較低,但是我們應該響應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號召,著力于提高農村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了提高農村地區小學生的朗讀能力,老師首先要向學生明確朗讀要求,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為了提高學生的朗讀積極性,我們可以豐富朗讀形式,在課堂上采取分角色朗讀,表揚讀,競賽讀等方式;要確保學生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的朗讀,提倡個性閱讀。在對學生進行朗讀評價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注意保護農村地區小學生的自尊心,鼓勵他們多多表現,多多朗讀。
參考文獻
[1]楊廷峰.淺談農村小學朗讀教學[J].青海教育,2016(Z2):49.
[2]邱元法.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J].華夏教師,2015(03):55-56.
[3]曾鳳鸞.農村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現狀及對策[J].基礎教育研究,2009(06):35-3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022.htm